城事匠心 美好同行|坐着可观黄鹤楼可赏通透小景,黄鹤楼西门广场给游客带来新体验

极目新闻记者 卢成汉

通讯员 费帆 李玲 王越

“坐在黄鹤楼西门广场新增的条石坐凳上,可以歇脚也可观看黄鹤楼,欣赏花坛中的点状小品景观。”9月18日,临近中秋国庆佳节,来自上海的吕女士说,她多次来武汉,这次来游黄鹤楼,给人一种新体验。

花坛中的点状小品景观

吕女士的这一新体验,是武昌城管对黄鹤楼西门广场1500平方米的区域内实施微改造带来的变化,形成了“登楼观景——广场休憩——街区消费”的文旅闭环体验,既有效缓解了国庆节期间的人流承载压力,又实现了历史文脉与现代审美的有机融合。

在黄鹤楼西门广场花坛中央,伫立着一棵树龄数十年的雪松。里面原有的3株较大的海桐球被美人蕉、银叶菊、矾根、花叶络石等点状小品景观所取代,花坛中铺设上了黑白双色砾石,与黄鹤楼的古朴气质相得益彰。

点状小品景观

“海桐球不是特别通透,移除后现在视野开阔多了。”武昌区城管执法局绿化队副队长王建红介绍,这既解决了原先花坛中黄土裸露的问题,又能有效透水透气,“景观效果、游客体验和通行效率是西门广场改造主要考虑的问题。”

在该广场靠近铁路线一侧的围墙下,新增9组条形石凳,长约36米。家住司门口的市民王婆婆带着孙子在广场游玩时说,以前逛累了只能坐在花坛边,现在石凳可坐蛮多人。

游客在条石凳上歇脚

新增的条石凳

王建红介绍,为扩大广场平面和空间面积,增强游客通行效率,武昌区城管执法局绿化队努力做“加法”,将原先13处高于地面的传统树穴改造为与地面齐平的生态树池,并安装13套定制树池篦子。

树穴被改造为与地面齐平的生态树池

广场上西门正门口有一棵雪松,因树根较高,其树穴高出地面约30厘米,游客们常坐在树穴边短暂歇息。然而,坐满一圈人后,会影响黄鹤楼西门游客进出的通行效率。改造后,成为“可歇脚可观景”城市客厅,减少了人流拥堵,增加了通行空间,不仅极大提升了游客通行效率,还让整体区域看起来更整洁通透,形成“步移景异”的视觉效果。

共享单车停放有序

节日期间,武昌城管大桥清洁队安排60名环卫工人,每天将进行长达16个小时的清扫保洁,确保环境干净整洁。针对单车可能出现的聚集现象,武昌城管联合相关单位和单车企业,推出“电子围栏禁停+政企联动疏导+全天候巡查清运”的组合措施,让游客在黄鹤楼西广场及周边获得更舒心的体验。

环卫工进行清扫保洁作业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0

标签:旅游   黄鹤楼   匠心   通透   西门   可观   同行   美好   游客   广场   武昌   花坛   城管   石凳   景观   小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