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pidus官宣:2027财年启动1.4纳米级晶圆厂建设,2029年量产

2025年11月25日,日本本土半导体企业Rapidus宣布,该公司将于2027财年启动下一代1.4纳米级晶圆厂建设,预计2029年在北海道千岁市实现量产。

Rapidus的发展获得日本多家行业巨头的鼎力支持,包括丰田、索尼、NTT、NEC、软银等企业,以及私人金融机构的融资。 此外,日本政府通过补贴和直接财政注入,为这家2022年成立的初创企业提供强大后盾。目前,Rapidus已获得总计1.7万亿日元(约合110亿美元)的资金承诺,其中政府补贴占比最大。

未来数月内,还将有数千亿日元的追加资金陆续到位,总投资规模预计达7万亿日元。 这些资金将用于北海道工厂的扩建、设备采购和技术研发,确保Rapidus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占据一席之地。

尽管资金充裕,Rapidus仍面临多重严峻考验,必须与台积电、三星电子和英特尔等行业巨头展开激烈竞争。英特尔已启动其18A制程的量产工作,并计划在2025年全面发力; 台积电则受AI数据中心强劲需求驱动,加速美国亚利桑那工厂的最新制程量产计划,其2纳米工艺(N2)预计2025年底进入高量产。

相比之下,Rapidus的2纳米制程预计最早于2027年下半年在千岁工厂实现量产,整体落后于竞争对手约2至3年。

更棘手的是,所有领先代工厂在量产先进制程前均遭遇良率难题。比如,三星的3纳米工艺曾因良率不足而延误客户订单,英特尔也曾在10纳米节点上挣扎多年。

这意味着Rapidus很可能面临类似的技术瓶颈,包括晶体管密度优化、功耗控制和极紫外光刻(EUV)设备的集成挑战。 此外,Rapidus在供应链稳定性和人才储备上也处于劣势,其初期产能仅规划为每月2.5万片晶圆,远低于台积电的10万片以上。

尽管在2纳米制程上处于追赶位置,Rapidus仍坚定推进更先进节点的研发。除了北海道工厂计划量产的1.4纳米芯片,该工厂未来可能进一步投产1纳米级芯片,进一步拉近与台积电的差距。

据悉,Rapidus的北海道工厂已于2025年4月启动2纳米试产线,并于年底接收ASML的EUV设备。 如果能克服良率和产能瓶颈,该项目预计将为北海道经济贡献18.8万亿日元,并吸引全球AI企业合作。

总体而言,Rapidus的1.4纳米计划凸显日本在半导体领域的雄心,但成功与否取决于技术突破和市场验证。客观而言,有成功的可能性,但是同样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和挑战。小编将在第一时间分享更多相关最新动态和爆料,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7

标签:财经   量产   三星   北海道   纳米   工厂   英特尔   千岁   日元   日本   资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