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文,我们继续介绍欧洲现存的几处领土争议。欧洲另外两处相对严肃且具有现实影响的领土(海洋)争议都与克罗地亚相关。分别是该国与黑山存在争议的普雷瓦拉卡半岛(Prevlaka Peninsula),以及与斯洛文尼亚存在争议的皮兰湾(Piran Bay)。这两处争议,可以说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引发欧洲大规模战争的南斯拉夫解体事件的持久回响。
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及黑山仍有领土争端
在克罗地亚宣布独立之初,普雷瓦拉卡半岛曾是克罗地亚军队与南斯拉夫人民军激烈交战的战场。停火后,该地区被设定为非军事区,双方边界并未明确划定。2002年,克罗地亚与当时的南联盟(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的联盟)达成一项临时协议,划定了临时边界线。根据该协议,克罗地亚控制了半岛的主体部分,但一些靠近黑山的沿海区域被指定为中立区。
2006年黑山独立后,这一争议区域自然转变为克罗地亚与黑山之间的双边争端。黑山政府不承认克罗地亚对半岛周边水域拥有主权,同时主张半岛本身相当一部分领土应归属黑山。
普雷瓦拉卡半岛曾经爆发战事
目前,虽然两国因该争端重启战事的可能性极低,但双边关系确实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2024年,已成为欧盟成员国的克罗地亚,在欧盟与黑山进行的入盟谈判中,延迟了某一议题的结束时间。一些欧洲舆论认为,此举与一系列影响两国关系的因素有关,其中普雷瓦拉卡半岛争端便是重要因素之一。
与普雷瓦拉卡半岛的情况不同,在南斯拉夫解体的过程中,克罗地亚与斯洛文尼亚之间并未爆发战争。然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成为皮兰湾争端长期悬而未决的原因。因为在南斯拉夫联邦时期,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同属一国,没有必要精确划定彼此的海上边界,联邦政府也从未具体规定皮兰湾及周边水域的确切归属。
皮兰湾关乎斯洛文尼亚的出海权
南斯拉夫解体后,皮兰湾及周边水域的归属问题变得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斯洛文尼亚是否拥有直接进入国际水域(亚得里亚海)的通道。斯洛文尼亚方面主张,由于南斯拉夫时期由斯洛文尼亚负责在该水域巡逻,因此其拥有相关水域的主权。克罗地亚则反驳称,南斯拉夫时期内部确实没有正式划界,斯洛文尼亚的主张缺乏法理基础。
2015年,位于荷兰海牙的常设仲裁法院(PCA)曾对此争端作出裁决,裁定斯洛文尼亚拥有经由皮兰湾部分水域进入国际水域的权利(即保障其出海口)。但克罗地亚认为该仲裁程序存在严重不公(指控斯洛文尼亚在仲裁过程中与仲裁员不当接触),因此拒绝承认和执行该裁决结果。迄今为止,皮兰湾的争议仍处于僵持状态。
在欧洲现存争议中,另有两项直接与西班牙相关。相比于前文提到的那些争议,这两项争议的重要性显著更高,因为它们涉及的是有相当数量人口居住的陆地领土,其历史根源也更为悠久和复杂。
奥利文萨争端源于西葡之间700多年前的一段往事
位于西班牙与葡萄牙边境的小城奥利文萨,目前约有1.1万居民,处于西班牙的实际控制之下。然而,葡萄牙坚称该城是被西班牙非法占据,理应归属葡萄牙。葡萄牙主张的法理依据需追溯到七百多年前。
公元1297年,葡萄牙与西班牙的前身之一卡斯蒂利亚王国签署了《阿尔卡尼西斯条约》(Treaty of Alcañices),其中规定卡斯蒂利亚需将奥利文萨移交葡萄牙控制。但在1801年的“橙子战争”中,西班牙联合拿破仑法国对葡萄牙开战,重新夺占了奥利文萨。
1815年,拿破仑战败后签署的《维也纳条约》明确规定,西班牙应将奥利文萨归还葡萄牙。然而,西班牙政府始终对此项要求置之不理,持续管控奥利文萨至今,导致这一历史争端绵延不绝。
现代奥利文萨街景
近年来,该城的归属问题多次引发两国舆论的激烈交锋。2024年,葡萄牙国防部长努诺·梅洛(Nuno Melo)再次公开宣称奥利文萨理应归属葡萄牙,葡萄牙将永不放弃对其的领土主张,引发了新一轮的两国舆论战。当然,在西欧当前的整体环境下,两国为奥利文萨爆发实质性对抗行动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但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历史心结似乎也难以解开。
在本文探讨的所有欧洲领土争端中,规模最大、争夺最激烈、影响最深远的,无疑是西班牙与英国之间的直布罗陀争端。直布罗陀是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南端的一个小半岛,面积仅6平方公里,人口约3万。此地原属西班牙,但在1704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被英国联合荷兰攻占。1713年,战败的西班牙根据《乌得勒支和约》(Treaty of Utrecht),正式将直布罗陀割让给英国。
若世界仍停留在18世纪的国际秩序中,直布罗陀的归属本应无太大争议——西班牙接受了战败结果。然而,二战后的去殖民化浪潮改变了游戏规则。西班牙援引《联合国宪章》中的去殖民化原则,主张直布罗陀是英国的殖民地,理应根据历史潮流,实现非殖民化并回归西班牙。
直布罗陀地域虽小却事关重大
英国对此坚决反对,其核心论据是直布罗陀人的意愿。当地居民在英国的统治下生活了三个多世纪,虽然许多人仍会说西班牙语,但社会文化已深度英国化,主要通行语言是英语。相关调查都显示:多数直布罗陀人倾向于继续保持与英国的联系,同时在当地实行自治。
直布罗陀的战略价值极其突出,它扼守着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唯一海上咽喉要道(直布罗陀海峡),是国际航运的关键节点。英国在当地设有重要的海军基地、空军基地和港口设施。此外,现代直布罗陀已发展成为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企业避税天堂)和在线博彩业枢纽,蕴含了极为可观的经济利益。
而且,2020年英国正式退出欧盟后,直布罗陀问题超越了传统的英西双边争端,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了英国与欧盟之间需要协商解决的议题,其战略意义和复杂性进一步提升。
俯瞰争议焦点直布罗陀
毋庸置疑,在西欧目前的总体社会框架下,英国与欧盟(或英国与西班牙)为直布罗陀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同样微乎其微。然而,由于直布罗陀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战略价值和经济利益,英欧(英西)双方都抱有真诚且强烈的意愿去争取或保有它,甚至愿意为此采取相对强硬对抗措施(如外交施压、经济手段、边境管控等)。这一点,与前述那些主要停留在口头和象征层面的争端,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在2023年至2025年间,英国与欧盟经过艰难谈判,就英国脱欧后直布罗陀与欧盟的关系达成了一系列协议。核心内容包括基本取消直布罗陀与欧盟之间的人员和货物边境管制,以及在关税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这些安排相当于通过务实合作暂时搁置了主权争议。然而,基于前文所述的根本矛盾——主权归属与巨大经济利益——直布罗陀的领土争议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持续存在,并可能随着地区和国际格局的变化而起伏。(图片来自网络)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