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丽独自在家感到异常的疲惫。几天来反复高烧,最高体温甚至飙到39℃,全身酸痛,头疼欲裂。短短一周,她已三次挂号就医,却始终查不出病因。
医生一脸困惑,反复询问生活细节,最终竟把视线锁定在厨房的一枚“安静躺着”的鸡蛋上——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她持续发烧感染的元凶,竟然是鸡蛋!

你是否也和小丽一样,买回来的鸡蛋随手就进了冰箱?其实,很多人不知道,鸡蛋放冰箱并非绝对安全,甚至隐藏着你忽视的健康“陷阱”。
到底鸡蛋该如何保存?这样做,真的能保鲜防病吗?一场关于家庭常识的大反转,就从这颗“小小鸡蛋”开始。
在不少家庭,鸡蛋和蔬菜、水果一样,被理所当然地塞进冰箱。但鸡蛋保鲜的正确方式其实远比想象中复杂。
哈佛大学等多项食品安全研究发现,鸡蛋表面其实有天然的保护膜,可有效防止细菌、病毒的侵入。这层膜,如果被清洗、擦拭或者破损,就会大大增加外界污染物进入蛋内的风险。
冷藏环境虽然能延缓细菌生长,却不具备杀菌功能。

如果鸡蛋表面已经有细菌(比如沙门氏菌),氧气、潮湿、温度波动等条件就可能让细菌逐渐繁殖。如果冰箱温度不稳定、储存过久,鸡蛋变质的风险反而上升。
据了解,我国市场流通的鲜蛋,表面带菌率高达15%-35%。一旦鸡蛋在冰箱冷藏过程中遇到温差反复和交叉污染(如生熟食放在一起),安全隐患其实加重。
小丽手中那枚“问题鸡蛋”,就是因为表面保护层已被洗刷掉,加上传统冰箱门橱多次开关温差反复,使得细菌繁殖并渗入蛋壳内。医院检验结果证实,她感染的正是鸡蛋相关的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感染会导致发热、腹泻、呕吐、身体乏力,甚至引发全身性感染,对中老年及免疫低下者尤为危险。

坚持将鸡蛋冷藏,看似安全,其实诸多细节决定鸡蛋的“生死”。权威数据显示:
鸡蛋若在常温下保存且不清洗,保鲜期为14-21天。
冷藏保存(4℃)情况下,鸡蛋表面未被破坏时,保鲜时间可延长至30-45天。
一旦清洗破坏保护层,即便冷藏,细菌入侵风险上升约50%。
专家提醒,出现以下症状时要高度警惕鸡蛋污染:反复发热或突发高烧;持续腹泻或呕吐;起夜、乏力和食欲不振。
这些症状,很可能是食物中毒或细菌感染的肠胃表现。如果家中有老人、小孩、孕妇,更要注意风险,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尽快就医。

2024年7月,广东多地报告鸡蛋相关感染案例,多因表面保护层被损坏、冰箱儿童误放“生鸡蛋入熟食区”而引发。
此外,鸡蛋本身营养极其丰富,每100克鸡蛋含优质蛋白约14克,富含维生素A、D及多种矿物质,是免疫力提升的重要来源。可一旦保存或加工不当,再好的营养也变成健康“定时炸弹”。
想远离疾病,鸡蛋保存切忌盲目。专业营养师建议,可以遵循如下方法:
买回家的鸡蛋无需清洗就直接低温保存。如确需冷藏,放在冰箱内层最下侧,不要放冰箱门,避免频繁温差。
分开放置生熟食物。避免交叉污染。鸡蛋盒保持干燥、定期清理。
鸡蛋有裂纹或异味即刻舍弃。勿贪图“省钱”勉强食用。尤其要避免生吃。

家庭常温保存时,尽量在两周内食用为宜。高温潮湿环境更需缩短时间。
针对常年误把“鸡蛋放冰箱就万事大吉”的家庭观念,专家提示:只有保持鸡蛋壳完整,无油污、无水洗,低温保存才有意义。清洗或碰撞后,应尽快食用,切忌久存。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理与应用》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4年第3期
《家庭冷藏食品安全关键点分析》
《沙门氏菌及其食品中传播机制》
《健康中国饮食指南(2022年版)》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