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对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普利)依法从严作出行政处罚。
该公司的2021年和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重大虚假记载,连续两年虚增利润总额合计超过5亿元,且占比超过50%,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同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深交所)对*ST普利启动股票终止上市程序,这标志着这家曾经的明星药企正式步入退市倒计时。
普利制药通过虚构药品销售业务,虚假确认销售收入和利润,2021年和2022年虚假记载的营业收入合计达10.3亿元,占这两年披露的年度营业收入合计金额的31.08%;虚假记载的利润总额金额合计达6.95亿元,占这两年披露的年度利润总额合计金额的76.72%。。
严厉处罚与追责
证监会对普利制药及其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厉处罚。公司被责令改正、警告并罚款1000万元。多位高管包括董事长、总经理、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会计机构负责人、监事会主席、董事会秘书等均受到警告并被处以不同金额的罚款。董事长范敏华和时任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罗佟凝分别被采取10年和8年的市场禁入措施。
证监会表示,对于存在严重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行政处罚、强制退市并非终点。证监会将会同有关部门推进实施全方位、立体化追责。对于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将坚持应移尽移的工作原则,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移送公安机关。
对于因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承受损失的适格投资者,中证投服中心表示将积极发挥专业作用,综合运用支持诉讼、示范判决、专业调解、代表人诉讼等方式依法帮助投资者维权,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同时,证监会也将对相关中介机构的执业行为进行调查。
关于普利制药
作为国内注射剂领域的龙头企业,普利制药自1992年成立以来,始终聚焦化药制剂研发生产,其核心产品地氯雷他定系列曾以超70%的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头部。
凭借这一优势,公司于2017年3月28日登陆创业板,以每股11.49元的发行价募集资金3.14亿元,上市首日收盘价即冲至16.55元/股,随后更以连续十个一字涨停板的强劲走势引发市场关注。至2018年5月8日,公司股价(未复权)飙升至112元/股的峰值,较发行价暴涨近10倍,成为资本市场瞩目的“十倍牛股”。
业绩层面,普利制药在2017年至2020年,其营收从3.25亿元攀升至11.89亿元,归母净利润由0.98亿元增长至4.0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显著。上市四年间,公司累计现金分红达3.18亿元,展现出稳定的盈利能力。2021年5月28日盘中,其股价一度触及56.20元/股(前复权)的历史高位。
伴随业绩增长,公司实控人范敏华的财富版图同步扩张。2020年,范敏华以74亿元身家跻身新财富女性富人榜第23位,其与配偶朱小平以95亿元财富登顶海南首富,成为医药行业造富传奇的典型代表。
机构投资者的追捧进一步推高了公司热度。被誉为“医药女神”的基金经理葛兰,通过其执掌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与“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重仓持有普利制药,巅峰期合计持股量超3000万股,彰显市场对其成长性的强烈信心。
然而,这家曾被资本簇拥的明星企业,却在2024年后深陷财务造假漩涡。监管调查显示,公司通过虚构销售业务等手段,在2021年及2022年年报中虚增利润总额6.95亿元,占比高达披露利润的76.72%,最终触发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条款。
更新时间:2025-05-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