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门当户对"到"SwagGap",穿搭正在杀死爱情?

最近刷TikTok的朋友,大概率刷到过"SwagGap"这个词。

翻译过来就是"时尚差距",本来是网友调侃情侣穿搭不搭的玩笑话,现在居然成了不少年轻人择偶的硬标尺。

简单说,就是把咱们老辈"门当户对"的规矩,挪到了衣服穿搭上,觉得潮人和"土狗"之间有道墙,绝对不能谈恋爱。

SwagGap,从玩笑到择偶红线

有个叫@daishagutierrez的博主,发了条视频说"连有时尚差距的朋友都不能交,他们迟早会变成模仿你的神经病"。

这条视频现在赞都超30万了,评论区几乎一边倒支持。

我一开始以为这就是博主博眼球,没想到真有人把这当回事儿,还搞出了一套"品味筛查规则"。

比如黑色短袖配灰色卫裤,在他们眼里就是"时尚洼地",戴个墨镜、穿双过膝靴,或者敢穿瑜伽裤配露脐上衣,才算"安全牌"。

更直接的是,不少人觉得"时尚不一定是奢侈品,但奢侈品肯定是时尚",衣服上有大牌Logo,基本就能轻松通过网友的"考察"。

本来想吐槽这太物质,后来发现真有人这么干。

比如博主@kelply_,就因为约会女生穿了破空军一号Shein买的首饰,直接说"再也不联系了,不想委屈脚上的RickOwens"。

支持与反对,审美背后的分歧

不过这事儿也不是没人反对,支持的人觉得,时尚差距大了,潮的那方会被拉低档次"土"的那方会没安全感,最后肯定闹矛盾。

有个叫@isaduffyy的博主就说,之前约会总搞砸,后来才发现是穿搭差距太大,对方总嫉妒她。

反对的人倒看得明白,说时尚本来就没好坏,不能拿这个分等级。

有个叫JessicaRaiola的时尚博主,男友就是典型的"滑板少年"。

平时就穿鸭舌帽、复古T恤和灰色Vans,但她觉得"每个人穿的衣服里都有酷的地方"。

我更站反对这边,凭一件衣服就否定一个人,也太武断了。

但支持方提的Hailey和JustinBieber的例子,又让我没法完全反驳,Hailey的美妆品牌越做越大。

Justin的音乐事业之前一直没起色,俩人穿搭差距也大,网友还说他俩关系"有毒",这确实能看出点权力失衡的意思。

算法助推,品味筛查的放大器

这事儿能火到全网吵,TikTok的算法功不可没,你有没有发现,刷到一条SwagGap视频后,接下来总还能刷到?

平台就爱推这种有争议的内容,越吵越有流量,越有流量越推。

而且这些视频都一个模板,博主把观点打在屏幕上,自己穿着光鲜在后面扭,重点不是说观点,是秀自己多酷。

本来想看看有没有不一样的内容,后来发现全是"我最潮""别人配不上我"的调调。

比如有个博主说"我打扮得时髦走前面,对象在后面乱糟糟,根本忍不了"。

很显然,这些博主不是在讨论问题,是在借话题自恋,反正不管站哪方,最后都要夸自己一句"太酷了"。

平台还特别吃这套,这种视频的互动率比普通内容高不少,自然就被推给更多人看。

阶级密码,审美里的身份焦虑

但往深了想,这事儿根本不是穿搭的问题,是阶级和经济的问题。

之前看过布尔迪厄的《区隔》,里面说时尚是隔离阶级的标志,现在看SwagGap,这不就是现实版吗?

参与讨论的大多是家境不错的Z世代,他们不用愁吃饭住房,才有空纠结穿搭。

为啥他们这么在乎品味?说白了,还是经济不好闹的。

有数据说Z世代特别在乎伴侣的财务状况,不少人因为钱的问题分手。

而且现在财富继承的情况越来越多,去年新出的亿万富翁里,靠继承的比白手起家的还多。

如此看来,年轻人用穿搭筛对象,其实是在变相筛家庭背景,毕竟审美这东西,跟成长环境、家庭条件挂钩,不是买件爆款就能补上的。

就像有人说"你觉得什么好看,就是你的阶层",这话虽然扎心,但挺实在。

最后再说说我的看法,追求好审美、想找志同道合的伴侣,这都没问题。

但把穿搭当婚恋红线,甚至搞"生殖隔离"似的筛选,就有点过了。

现在经济不好,年轻人焦虑能理解,但用衣服给爱情设门槛,怕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毕竟日子过不过得下去,看的是两个人合不合得来,不是衣服搭不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8

标签:时尚   门当户对   爱情   衣服   差距   视频   阶级   年轻人   发现   红线   网友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