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乍一听,可能觉得有点玄乎。教孩子多重要啊,讲故事、立规矩、辅导作业……哪一样能少?但您先别急,听我慢慢说,这里的“气场”,可不是什么玄幻的东西,它指的就是您——作为妈妈——每天自然而然散发出的那种状态:您是松弛的还是紧绷的?是快乐的还是焦虑的?是温暖的还是冷漠的?

一、孩子的天线,灵敏得很
您有没有发现,有时候您嘴上说“没事,宝贝”,但心里的烦躁和不安,孩子却能立刻感觉到,变得特别粘人或者易怒。这是因为,孩子,尤其是小小孩,他们认识世界、感受安全与否,主要不是靠耳朵听我们说了什么大道理,而是靠全身的“感觉雷达”在接收妈妈的情绪和能量。
这就是我说的“气场”。它是一个背景色,一个家庭情绪的土壤。您想想,如果妈妈的气场是温暖、平和、有力量的,那孩子就像一颗种子,被放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他自然会感到安全、放松,有向外探索的勇气。他在这片土壤里,自然而然地就能学会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处理情绪。因为妈妈平稳的呼吸,就是最好的情绪管理课;妈妈面对困难时的那份从容,就是最棒的逆商教科书。
二、“教”是在水面之上,“气场”是整片海洋
我们通常说的“教育”,往往是有意识的、刻意的,像是在水面上划船,目标明确,动作清晰。比如:“来,宝宝,我们要学会分享。”“不可以打人,这是不对的。”
这重要吗?当然重要。但它只是冰山一角。
而母亲的“气场”,则是承载着这条船的整片海洋。海面是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直接决定了船能不能顺利航行。如果您自己整天焦虑不堪,那么无论您怎么苦口婆心地教孩子要“耐心”,他都很难学会,因为他从您的气场里吸收到的全是“急躁”。如果您和伴侣关系紧张,家里冷冰冰的,那您再怎么教他“与人为善”,他也可能学不会真正的温暖。
孩子是从整个环境的“水温”里学会游泳的,而不是仅仅记住您教的您教的几个泳姿动作。

三、调整气场,比琢磨方法更重要
所以,当我们苦恼于孩子的某个问题时——“他怎么这么胆小?”“脾气怎么这么大?”——我们第一时间要做的,可能不是去寻找更厉害的管教技巧,而是反过来,内观一下观一下自己:
亲爱的妈妈们,请一定记住:记住:滋养孩子的前提,是滋养我们自己。 您让自己让自己喘口气,偷个懒,有个爱好,情绪稳定些,心情愉快些,这不叫自私,这是在为整个家庭的生态系统的健康做贡献。您的气场顺了,柔和了,开阔了,孩子在里面呼吸到的都是健康的养分,他自然而然地就会朝着阳光的方向生长。
说到底,养育孩子,最核心的不是一套技术,而是一种生命状态的彼此映照。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根本的办法,是我们自己先活出那种状态。我们的存在方式,本身就是最有力、最深远的教化。

好了,聊了这么多,都是我的一些观察和体会。我很想知道想知道你们的想法。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瞬间——突然发现孩子的某个表现,其实就是自己内心状态的翻版?你们又是如何在忙碌琐碎中,努力为自己、也为孩子营造一个稳定美好的“气场”的呢?评论区里,一起,一起聊聊吧。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