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X 诞生于我们对“如何捕获 AGI 时代 beta 和 alphas”这一问题的深度思考。毫无疑问,AGI 代表了未来 20 年最重要的科技范式转换,会像互联网那样重塑了人类社会的运行方式,我们希望 AGIX 成为衡量这一新科技范式的重要指标,如同 Nasdaq100 之于互联网时代。
「AGIX PM Note」是我们对 AGI 进程的思考记录,希望通过学习 Warren Buffett、Ray Dalio、Howard Marks 等传奇投资者们的分享精神,与所有 AGIX builders 一同见证并参与这场史无前例的技术革命。
PM Notes
Default Alive
作者:Max
2015 年,Paul Graham 写下了那篇著名的 Default Alive or Default Dead? 。他的核心观点简单而残酷:如果一家公司,即使从今天起再也拿不到一分钱融资,仍能凭现有的收入增长和成本结构,走向盈利,那它就是 Default Alive。反之,必然会耗尽资金、无法自我造血,那就是 Default Dead——只能靠下一轮融资续命。
PG 指出,很多创始人甚至搞不清自己处于哪种状态。更危险的是,不少人以为“到时候融资补上就行”,但对融资的依赖越深,风险就越大。在市场情绪高涨、一个月达到 3000 万美元 ARR 的 AI 应用时代,这样的提醒似乎显得扫兴。但实际上,盲目追求增长的背后,暗藏着另一种死亡方式。
在当下,智能不是被推销出去的,而是被用户主动购买的。对于“更强、更便宜、更易用”的智能,用户的需求几乎无止境。尤其是在编程这样的场景,用户对高质量智能 Token 的渴求没有天花板。然而,限制并不在需求侧。原子总是比比特慢——AI 产品的上限,往往取决于算力和底层基础设施的供给速度与成本。当算力被垄断,或者像今天这样长期保持高毛利(由于 NVDA 一家独大),用亏损去补贴用户的无限需求,会陷入“负利润死亡螺旋”。
具象的例子来自于编程市场的竞争。Cursor 和 Windsurf 拥有数亿美元收入、数十亿美元融资,却以 -300% 的毛利率向 Anthropic 付费。根据 The Information 的报道,Anthropic 的 ARR 约 40 亿美元,其中 20%(8–10 亿美元)来自 Cursor;而 Cursor 自身 ARR 约 5 亿——换句话说,它的增长是用 -5 亿美元的亏损换来的。
回到 PG 的理论,真正能活下来的公司,是那些在创新速度和盈利边界之间,像走钢丝一样精准拿捏的公司。它们保持 Default Alive,有足够耐心去等待更便宜的算力、更成熟的时机、甚至下一个技术拐点——而不是在烧钱比赛中被耗死。尤其是当大模型公司不断拓展前沿边界时,应用 AI 公司若能扎进那些“脏活累活”的领域——垂直领域的数据清洗、定制化部署、实施落地、几十个系统的对接——就能建立起差异化护城河。这些工作,对巨头来说不经济,也不愿深耕。但对服务驱动型 AI 公司而言,这是高毛利、可续费、且客户依赖度极高的领域。
时间回到 2003 年,Salesforce 创始人 Marc Benioff 在 Cupertino 拜访 Steve Jobs。Jobs 给了他一个建议:“你必须建立一个云软件生态系统。” 这句话催生了 AppExchange 的构想。几年后,Apple 推出 App Store,Benioff 甚至将自己注册的 “appstore.com” 域名赠给了乔布斯,成就了 iPhone 生态的繁荣。Salesforce 的平台的力量不仅来自底层能力,还在于用生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落地问题的能力。
今天的云厂商——AWS、GCP 等——同样有动力推动 AI 应用生态的繁荣,因为它们是卖 Token 生意的最大受益者。而 AI 创业公司,也应该主动向最后一公里以及云厂商的生态靠拢。
曾经,无数投资者质疑 Palantir 的增长方式——部署周期长、产品高度定制化、销售到实施可能耗时一年以上,不像标准化 SaaS 那样可复制、可爆发。然而,随着最新季度营收首次突破 10 亿美元、同比增长 48%,其中美国商业收入更是同比飙升 93%,当年的质疑烟消云散。Palantir 用现实证明:在 AI 时代,“服务驱动增长”与“解决最后一公里”不仅可行,还可能是通往 Default Alive 的唯一路径。
01.
本周市场总结
对冲基金在各类策略中重新加码全球股票
本周,尽管部分因子与主题波动引发了较为剧烈的市场轮动,对冲基金仍大幅买入全球股票,其中美国股市占据了买入的主要份额。本周的总加仓规模完全抵消了 7 月期间约 1.7%的全球市场价值(GMV)减仓幅度。加仓行为遍布所有策略类型;多空基金(L/S)在净买入方面遥遥领先,其次是多策略/宏观对冲基金,而统计套利/量化基金则成为净卖方,因其加空幅度大于加多幅度。
美国大多数单一股票板块在本周实现净买入,同时对冲基金也增加了指数层面的对冲仓位。其中,TMT(科技、媒体与电信)板块贡献了最大买盘,本周半导体和软件板块均获资金流入,尽管半导体与软件相关指数(MSZZSFSE Index)在周四录得五年来最大单日跌幅。这一波动并未显著改变整体仓位布局,因为在事件发生前,对冲基金已普遍持有半导体多头、而对软件持更偏空的立场。值得注意的是,受周四抛售影响,软件并购相关股票(MSXXSWMA Index)出现一定卖盘,对冲基金在股价下行时平掉了部分多头。TMT 板块的买入还涉及 AI 受益股(MSXXAIB),该交易在本周中创下历史新高。除此之外,对冲基金还买入了医疗保健、工业/原材料以及可选消费板块;与此同时,能源板块则遭净卖出,对冲基金继续降低与二阶衍生 AI 交易相关的敞口,包括核电(MSXXNUCP)和天然气基础设施(MSXXGASI)。
受买盘推动,美国股票多空基金净杠杆率上升至 53%,在过去 12 个月中处于第 74 百分位。净杠杆率仍维持在全年大部分时间观察到的低 50%区间波动。然而,美国多空基金的总杠杆率则因市场波动下降至 209%,尽管在 12 个月维度上仍处于第 80 百分位,但从长期来看依然接近峰值。
从全球来看,本周欧洲市场同样实现净买入,美国及欧洲本土账户均通过加多和平空结合的方式买入该地区股票。几乎所有单一股票板块均获得资金流入,其中医疗保健、科技、金融和必需消费品板块领涨,可选消费板块则是唯一大幅遭抛售的领域。
在日本除外的亚洲市场,资金流向呈现分化,台湾的买盘抵消了新加坡、中国及韩国的卖盘。台湾的买入集中在科技板块,尤其是半导体板块,受益于关税担忧缓解而整体大涨;其他国家的卖盘主要集中在原材料、通信服务和与消费相关的行业。日本方面,7 月底出现的去杠杆压力在本周缓解,对冲基金加多的幅度超过加空,买入力度集中在此前减仓的 TMT 和工业/原材料板块。
全球与区域对冲基金八月开局表现稳健,亚洲与欧洲基金继续领跑
美股主要指数在最新交易日普遍上涨,标普 500 指数涨 0.94%,纳斯达克 100 指数涨 1.82%,道琼斯指数基本持平(+0.004%),AGIX 指数上涨 2.56%。截至 8 月首周,全球平均基金捕捉了约 45%的 MSCI 全球指数涨幅;相较之下,美国多空基金表现承压,整体下跌 0.14%,而同期标普 500 基本持平。今年以来,全球平均基金上涨 5.8%,美国多空基金上涨 5.2%,依然维持了能够支持高信念持仓的盈亏缓冲。区域来看,欧洲与亚洲基金在 8 月表现突出,平均分别上涨 0.6%与近 1%;年初至今,欧洲基金上涨 7.3%,亚洲基金上涨 9.6%,继续在全球绝对收益上领跑。
02.
AI Alphas
OpenAI 的 GPT-5 正式发布
北京时间 8 月 8 日凌晨,OpenAI 发布了新一代 GPT-5 模型。OpenAI 团队表示,GPT-5 在写作、编程、健康知识等多个领域相比之前的 GPT 模型都有显著提升。
OpenAI CEO Sam Altman 称,GPT-5 就像是在与一位“真正的 PhD 级专家”对话。公司还表示,与之前的版本相比,GPT-5 更不容易出现幻觉问题。GPT-5 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它包含一个能够解答大多数问题的智能高效模型、一个能够解决更复杂问题的更深层次的推理模型(GPT-5 Thinking),以及一个实时 router,可以根据对话类型、复杂度、工具需求以及用户的明确意图(例如,如果你在提示中说“认真思考一下”)。Router 会根据真实信号持续训练,包括用户切换模型的时间、响应偏好率以及测量的正确率,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进。一旦达到使用限制,每个模型的迷你版本将处理剩余的查询。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计划将这些功能集成到一个模型中。
Anthropic 发布 Claude Opus 4.1
8 月 5 日,Anthropic 发布了 Claude Opus 4.1,这是对 Claude Opus 4 在 Agent 任务、真实世界编程和推理能力方面的升级。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周内推出更大幅度的模型改进。Opus 4.1 目前已开发给 Claude 付费用户及 Claude Code,同时也可通过 API、Amazon Bedrock 和 Google Cloud 的 Vertex AI 使用,价格与 Opus 4 相同。
Opus 4.1 在 SWE-bench Verified 上的编程性能提升至 74.5%,并改进了 Claude 在深度研究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在细节追踪与搜索领域。在 Anthropic 官网分享的案例中,GitHub 指出,Claude Opus 4.1 在大多数功能上均优于 Opus 4,尤其是在多文件代码重构方面表现突出;乐天集团发现,Opus 4.1 能精准定位大型代码库中的具体错误,且不会做不必要的改动或引入漏洞,其团队更青睐这种在日常调试中体现的精确性;Windsurf 表示,Opus 4.1 在其初级开发者基准测试中较 Opus 4 提升了一个标准差,与 Sonnet 3.7 升级到 Sonnet 4 的性能跃升相当。
美国政府官员称已向 Nvidia(NVDA)发放芯片出口许可
美国商务部已开始向英伟达发放许可,允许其向中国出口 H20 芯片,一位美国官员周五对路透社表示,这一举措消除了这家人工智能龙头进入关键市场的一大障碍。美国上个月撤销了今年 4 月对 H20 芯片向中国销售的禁令。Nvidia 曾为符合拜登时期的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专门为中国市场定制了该款微处理器。Nvidia 此前发布业绩警告称,这些限制将使其截至 7 月的季度销售额减少 80 亿美元。
Barclays 在人工智能网络收入激增后看好 Arista Networks(ANET)
8 月 7 日,Barclays 将 Arista Networks 的目标价从 119.00 美元上调至 151.00 美元,并维持“增持”评级。此前,该公司公布了第二季度财报,业绩超出预期,并对第三季度及 2025 财年给出了高于市场预期的指引。分析师指出,这一业绩超预期的表现有助于缓解投资者的担忧。Arista 还将 2025 年的增长预期上调至同比 25%。
Duolingo (DUOL) 上调业绩指引,股价上涨 14%
Duolingo 在 2Q 业绩会上将全年营收指引上调至 10.1 亿至 10.2 亿美元,高于此前的 9.87 亿至 9.96 亿美元。同时,公司还将全年预订量(bookings)指引上调至 11.5 亿至 11.6 亿美元。为了扩展课程内容并吸引更多用户,多邻国引入了多项 AI 工具,包括为部分付费用户提供视频通话情景对话练习功能。公司业务也已拓展至语言学习以外的领域,如新增国际象棋课程。
多邻国 2025 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大增约 41% 至 2.52 亿美元,超过华尔街预期的 2.41 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 84% 至约 4500 万美元,折合每股收益 0.91 美元。公司预计第三季度营收在 2.57 亿至 2.61 亿美元之间,高于华尔街分析师预测的 2.53 亿美元。
Datadog(DDOG)因 AI 驱动的使用量增长,目标价上调至 170 美元
8 月 7 日,DA Davidson 分析师 Gil Luria 将Datadog 的目标价从 160.00 美元上调至 170.00 美元,并维持“买入”评级。该机构继续将 Datadog 视为首选标的,此次评级重申是在公司交出“显著超预期并上调指引”的季度业绩后做出的。这家总部位于纽约的公司报告称,由于 AI 原生应用活动的推动,以及其他业务板块的正常增长,使用量增长好于预期。整体增长前景有所改善,Datadog 正加大在表现良好领域的产品投资力度。分析师表示,在最新业绩公布后,公司今年的良好增长定位依然稳固,继续将 DDOG 视为首选标的,重申“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上调至 170 美元。
高盛重申对 Adobe(ADBE)的“买入”评级,目标价维持 570 美元不变
7 月 30 日,高盛重申对 Adobe 公司的“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维持在 570 美元。高盛分析师 Kash Rangan 在 Adobe 公布 2025 财年第二季度业绩后,继续看好该公司的增长前景。Rangan 指出,Adobe 拥有庞大的内容供应链平台,这推动了 Adobe Experience Platform 和应用订阅量同比增长 40%。在第二季度,Adobe 实现创纪录的营收 58.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Rangan 认为,这表明 Adobe 的企业市场份额正在不断扩大。
瑞银在 AppLovin(APP)二季度业绩超预期后重申“买入”评级,目标价 540 美元
8 月 7 日,瑞银分析师 John Hodulik 重申对 AppLovin 的“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定为 540.00 美元。此次评级重申是在公司公布二季度业绩后做出的,业绩超出华尔街预期,并对本期销售额给出更高指引。瑞银将公司 2026 财年的 EBITDA 预期上调至 61.8 亿美元,高于华尔街普遍预期的 56.5 亿美元。这一调整主要得益于二、三季度游戏相关业务表现好于预期。该机构对 AppLovin 分阶段推出其自助式网页广告平台的计划持乐观态度。该平台将于今年 10 月启动,首先向基于推荐的广告客户开放,并计划在 2026 年上半年向所有客户全面开放,这有助于降低中期网页广告收入增长的风险。
排版:夏悦涵
AI 产品定价指南
Chatbot 落幕,企业 LLM 才是 AGI 关键战场|AGIX PM Notes
对谈 Pokee CEO 朱哲清:RL-native 的 Agent 系统应该长什么样?|Best Minds
Figma:年度最火 IPO,设计与代码生成一体化的最佳选手
bootstrap 到十亿美元 ARR:Surge AI 这匹黑马如何颠覆 Scale 霸权 ?
更新时间:2025-08-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