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胡明轩那记绝杀三分弹出篮筐,当赵睿忍痛继续比赛的身影烙印在球迷心中,当朱俊龙因犯规困扰提前告别赛场……中国男篮在亚洲杯决赛以一分之差惜败澳大利亚的夜晚,充满了令人扼腕的“如果”。
然而,社交平台上,并非只有叹息。无数网友将真挚的掌声献给了这支队伍。这不仅因为他们时隔十年重返亚洲杯决赛,更因为他们打出了久违的血性与荣耀。颁奖仪式上,队员们自发地将主教练郭士强簇拥到“C位”——这无声的敬意,是对这位教练,在口碑逆转背后所付出一切的最好注解。
△8月17日,中国队主教练郭士强在场边指挥。图/新华社
至暗时刻临危受命
时间倒回一年前,中国男篮深陷至暗时刻:世界杯惨败、亚运会遭耻辱逆转、热身赛终结88年对日不败金身……欧洲名帅乔尔杰维奇黯然离去,球队声誉跌至冰点。49岁的郭士强,就在这片废墟中接过了帅印。
质疑声如影随形。人们视他为“过渡主帅”,对他2009年天津亚锦赛决赛惨败伊朗后下课的经历记忆犹新。在很多人看来,这位在CBA联赛仅夺一冠的教练,似乎难以肩负起重振世界级强队的重任。但人们也许人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作为国家队助理教练十余年的郭士强,或许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支队伍需要什么。
△8月17日,中国队主教练郭士强在比赛中布置战术。图/新华社
争议不断风暴中心
上任之初的征程布满荆棘。亚洲杯预选赛虽头名出线,但末战弱旅关岛的狼狈险胜令人揪心。热身赛四连胜也难以掩盖场上失误频频、表现低迷的现实,球迷的期待值降至谷底。
最大的争议来自亚洲杯大名单的公布。徐杰、张宁等功勋球员落选,而高诗岩、李祥波这些曾在郭士强麾下效力的球员入选,被舆论贴上“任人唯亲”的标签。
质疑并未随赛事开始而平息。小将王俊杰上半场闪光,下半场却被“冷藏”;暂停时郭士强对他的严厉训斥视频在社交平台疯狂传播。球迷们不解为何“状态不佳”的胡明轩能获得大量上场时间,却不给表现出色的年轻人机会。每一次争议,都将郭士强推向风口浪尖。
△8月17日,中国队主教练郭士强(左二)赛后拥抱队员胡金秋。图/新华社
信任终获回响
最终,当亚洲杯硝烟散尽,那些曾引起争议的选择,最终闪耀出智慧的光芒。
半决赛对阵新西兰,高诗岩化身“男篮铁闸”,用一次次搏命防守锁死了对手核心。决赛舞台上,胡明轩轰下全队最高的26分,用行动回报了主教练贯穿始终的信任。当胡明轩投失关键三分,第一个冲进场内给予他安慰和拥抱的,正是郭士强。
“非常感谢郭指导一直相信我…他把大家团结起来,我们的路才刚刚开始。”胡明轩道出了郭士强知人善任的功力——将他调离首发,反而激活了他的能量。
小将王俊杰的经历更是郭士强担当的缩影。首战被严厉批评后,次战他竟被委以首发重任,并在之后越打越好,最终入选亚洲杯最佳阵容。王俊杰回忆道:“郭指导说过最让我感动的话是:‘人是我选的,战术都是我布置的,出了问题我来承担。你们要向我证明我的眼光没错!’”
队长赵睿则直言:“如果没有郭指导叫我回来,我可能就结束国家队生涯了。”郭士强不仅用战术,更用人格魅力重新凝聚了这支队伍。
△8月17日,中国队球员郭士强(右)在程帅澎得分后示意。
无声的付出
口碑的逆转,不仅源于赛场上的胜利和球员的爆发,更源于那些不为人知的、倾尽心血的点滴付出。
有细心的观众或许会发现,郭士强在场边时常单手扶肩。那是长期肩伤带来的剧痛,整个亚洲杯期间,他只能依靠止痛药支撑。
他的教练团队是幕后最坚实的后盾。视频分析组为了钻研对手,17天未曾踏出酒店大门,直至决赛才首次随队进入球馆。
最令人动容的一幕发生在决赛当天上午。因时间紧迫无法前往场馆训练,教练组在早餐后,用胶带在酒店大厅的地板上“贴”出了一个临时球场!球员们就在这方寸之间,完成了最后的战术演练和针对性部署。
△8月17日,中国队主教练郭士强(中)和队员在颁奖仪式上合影。图/新华社
尾声
当郭士强走上领奖台接受银牌,迎接他的是满场发自内心的欢呼与掌声。镜头下,这位上个月刚满50岁的主帅,已是满头白发。
从铺天盖地的质疑到赢得球员的真心拥戴与球迷的广泛认可,郭士强用一届亚洲杯实现了中国男篮精神面貌的惊天逆转。这枚沉甸甸的银牌,标志着中国男篮血性与荣耀的回归。
男篮的路,正如胡明轩所言,才刚刚开始,好在郭士强已为他们注入了最宝贵的财富——一个战斗到最后一刻的灵魂。
潇湘晨报记者邬成鼎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