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1651亿远超农夫山泉,日本茶饮伪装国货在中国如何闷声发财?

我们平时觉得卖得最火的农夫山泉,年营收竟然还不到另一个饮料品牌的三分之一。这个品牌就是三得利。

更让人意外的是,很多人一直以为三得利是个中国品牌,其实它是个地地道道的日货。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一个日本品牌的"中国脸"

三得利这个名字听起来确实挺中国的,但它其实来自日本,早在1980年代就开始生产乌龙茶了。不过,三得利能在中国市场混得风生水起,靠的是一套本土化策略。

从广告拍摄开始,三得利就把镜头对准了中国的茶文化。广告里出现的都是中国面孔,讲的是中国茶道,甚至还用上了戏曲、相声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并且,还在包装设计上也下了功夫,逐渐减少日文元素,增加中文标识,有些产品上甚至用繁体字来增加"文化底蕴"。

这套操作下来,很多消费者真的以为三得利就是个国产品牌。这种认知偏差直接转化成了销售业绩,三得利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确实亮眼。他们从最初进入中国市场时的小众品牌,逐步发展成为茶饮料领域的重要玩家。

三得利的成功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他们对中国消费者口味的精准把握。日本人做茶饮料有个传统优势,就是注重茶叶的原味,不会过度调味。这种理念在早期的中国市场并不受欢迎,因为那时候大家更喜欢甜腻的口感。但随着健康观念的普及,这种淡雅的茶味反而成了卖点。

无糖茶饮的风口来了

三得利能够逆袭,其实踩中了一个关键时间点。从2021年开始,国内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明显觉醒,甜腻的饮料开始失宠,无糖茶饮迎来了春天。

这个转变其实早有征象。国家层面开始倡导减糖限糖,各种健康科普也让消费者意识到高糖饮料的危害。年轻人开始关注热量摄入,中年人更是把控糖当成了日常习惯。在这种大环境下,原本被嫌弃"没味道"的无糖茶饮突然变成了香饽饽。

三得利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大力推广自己的无糖乌龙茶。他们的产品确实有优势,茶味纯正,没有添加剂的异味,喝起来就像真正的茶水。对比那些加了各种香精的茶饮料,三得利的产品显得格外"干净"。

东方树叶也是这波浪潮的受益者。作为农夫山泉旗下的无糖茶品牌,东方树叶在国内市场表现同样出色。但东方树叶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线,它从一开始就强调自己的中国茶文化基因,包装设计走的是中式简约风格,没有任何"洋气"的包装。

还记得东方树叶刚推出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它"难喝"吗?当时甚至被网友调侃为"最难喝的饮料"。但随着健康观念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这种"难喝"反而成了"正宗"的代名词,现在的年轻人都爱上喝东方树叶了。

品牌伪装的双向游戏

在中国市场上,既有外国品牌包装成中国货的,也有中国品牌包装成洋货的。

比如我们熟悉的"中华"牙膏,名字听起来特别爱国,实际上是荷兰联合利华的产品。"味好美"调料听起来很接地气,其实是美国品牌。就连春节必备的徐福记糖果,也是外资控股的企业。这些品牌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非常善于利用中国元素来包装自己。

反过来,元气森林早期在包装上大量使用日文元素,还标注"日本监制",让很多人以为它是日本品牌,其实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企业。慕思床垫的名字听起来很洋气,广告也走国际范儿,实际上也是中国品牌。美特斯邦威更是把自己包装得像个欧洲时尚品牌,其实就是温州的服装企业。

在改革开放初期到2000年代,"洋品牌"意味着高品质、高档次,所以很多中国企业要包装自己成洋品牌。那时候的消费者普遍认为,外国的东西就是比国产的好,这种心理给了很多企业投机的机会。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随着国货质量的大幅提升和文化自信的增强,消费者开始更倾向于支持本土品牌。特别是年轻一代,他们对国货有着天然的好感,甚至以使用国货为荣。

风向变了,套路也要变

这些年市场风向发生了明显变化,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奈雪的茶。这个品牌原来叫"奈雪の茶",日文的"の"字特别显眼,给人一种日式小清新的感觉。但随着国潮的兴起,他们主动去掉了日文元素,改成了现在的"奈雪的茶"。

类似的调整还有很多。一些原本包装成洋品牌的中国企业,现在都在想方设法证明自己的中国身份。他们开始强调自己的中国根源,在广告中大量使用中国元素,甚至请来知名演员为自己的"中国身份"代言。

这种转变背后,是中国消费市场的升级。现在的消费者不再盲目崇洋,他们更关心产品的实际质量和性价比。国货的质量确实在提升,华为、小米、比亚迪这些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也让国内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更有信心。

而且,新一代消费者成长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渠道更多元,也更容易识破各种营销套路。他们会主动去了解品牌背景,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消费体验,这让那些靠包装和噱头的品牌越来越难混。

质量才是硬道理

但真正决定品牌成败的,还是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三得利能在中国市场成功,核心还是因为它的无糖乌龙茶确实符合了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他们在茶叶选择、制作工艺、口味调配上确实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东方树叶的崛起也证明了同样的道理。虽然一开始被吐槽"难喝",但随着消费者对茶饮料认知的提升,大家开始欣赏它的纯正茶味。东方树叶没有任何添加剂,喝起来就是茶的原味,这种"回归本质"的理念正好契合了当下的消费趋势。

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他们关心的是产品的品质、口感和健康价值,而不是品牌的出身。无论是三得利的日式工艺,还是东方树叶的中式传统,只要能做出消费者喜欢的产品,就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说到底,品牌包装策略可能会在短期内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但长期来看,质量和口碑才是决定性因素。

与其纠结于如何包装自己,不如专心把产品做好,毕竟消费者的嘴巴是最诚实的试金石。

这个道理对所有品牌都适用。不管你是想包装成洋品牌还是国货,最终都要回到产品本身。好产品自然会有好口碑,差产品再怎么包装也走不远。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7

标签:美食   山泉   国货   日本   农夫   中国   品牌   消费者   产品   树叶   中国市场   日文   确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