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制造丨凯里酸汤:从千年风味到百亿蓝图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

视频加载中...

在黔东南的山水之间,一碗酸汤承载着苗族、侗族“以酸代盐”的千年饮食智慧,更孕育着一个新兴产业的蓬勃生机。随着2025第二届中国凯里酸汤产业发展大会的举办,这碗富含20多种乳酸菌群的“健康汤”,正从技术突破到品牌保护,从产业链延伸到文化出圈,加速从“区域特色”向“全国名片”转变。

酸汤源于传统发酵,但“靠天吃饭”的方式,曾是制约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瓶颈。多年来,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大学等科研团队深耕酸汤研究,从菌株培育、发酵周期优化到健康功效解析,为酸汤产业突破技术瓶颈提供了关键支撑。

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贾利蓉介绍,他们团队2018年开始研究凯里酸汤的发酵机理以及物质基础,论证了黔东南州的气候因子、环境微生物与关键风味物质之间的相关性。从红酸汤中筛选出了58种关键香气物质,也发现红酸汤对幽门螺旋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这些研究结果,他们在国内外重要的期刊上发表了很多论文,为企业向着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向奠定了基础。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博士臧建威说,他们主要是把酸汤的功能性提上去。优势菌株进行复配能够大幅度地将发酵周期缩短。180天传统发酵周期,他们能够做到在半个月以内,把酸汤的风味以及感官体验控制到一致性,这对于企业的标准化以及未来的功能性开发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凯里市已构建起政校企合作的产学研机制,未来还将深化与顶尖院校合作,推动传统工艺向现代化、标准化升级。

在技术破局的同时,凯里酸汤也在构建品牌“护城河”。2025第二届中国凯里酸汤产业发展大会上,“凯里红酸汤”国家地理标志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基地正式授牌,通过原料溯源、侵权追责等机制,从源头守住“正宗”底线。

此外,当地还推动“酸汤+文化”擦亮“凯里酸汤”名片,30名“凯里酸汤品牌推荐官”受聘上岗,开展产品创新和线上推广。

“凯里酸汤品牌推荐官”黔东南州食品行业协会会长赵星权表示,这一次把大家推到品牌推荐官位置来,责任更大,协会将把凯里酸汤的内涵文化宣传好,结合全国各地的饮食习惯, 开发更多的系列,把凯里酸汤这个品牌做起来。

万人长桌宴上,游客们品酸汤赏非遗感受传统苗侗文化。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杨青江希望,通过长桌宴美食和旅游文化的深度场景,游客从旁观转为参与,更直观地感受到酸汤的文化氛围,游客能够直观了解到长桌宴待客的传统内涵、高山流水的礼仪寓意。

产业要壮大,产业链协同是关键。本次大会“凯里酸汤+”招商推介会现场,22个重点项目签约总金额超9亿元,覆盖原料种植、生产加工、供应链合作等领域。随着以凯里为核心、麻江和台江为两翼的产业布局,从田间原料种植,到工厂标准化生产,再到餐桌终端消费,凯里酸汤正逐步完善“从田园到餐桌”的全链条体系。

贵州玉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其明说,这次公司与新希望等4家企业合作签约,目的就是通过供应链的赋能,让凯里酸汤出山出海。前年公司投资了8000多万,建了1万多个平方的厂房和138座地窖,还有储量5万吨的发酵罐,产能在去年的基础上翻了一倍多。公司在全省各地有5万亩的辣椒和西红柿种植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免费提供辣椒苗、农业技术指导,保底收购,让农民在种之前就吃下定心丸。

从技术赋能破解量产难题,到品牌保护守住“正宗”底线,从产业链延伸拓宽市场空间,到文化出圈提升产业价值,2024年黔东南州酸汤总产值达25.37亿元,带动了数万农户增收。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副市长杨寰介绍,凯里市正在强链、补链、延链,建设凯里传统产业园、完善冷链物流,引进企业来研发酸汤。凯里市已经明确了全力打造百亿级特色食品的产业集群目标,以市场拓展、智能化的建设、政策的集成,来推动凯里酸汤产业的发展。凯里酸汤这一坛千年陈酿必将焕发新的生机,从深山走出贵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4

标签:美食   凯里   贵州   蓝图   风味   千年   凯里市   侗族   苗族   品牌   文化   传统   产业   产业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