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命赚没命花!又一餐饮巨头去世,年收入超10亿,死因曝光太可惜

编辑|小Z

前言

9月19日,一则消息,让整个餐饮圈心头一紧。

知名连锁餐饮品牌云海肴创始人赵晗不幸去世,年仅40岁。

40岁,是什么概念?

是事业巅峰,是孩子刚会喊“爸爸”,是父母刚能喘口气说“儿子出息了”。

可他,把生命停在了这个本该最沸腾的年纪。

餐饮巨头去世

2009年,24岁的赵晗刚从人大硕士毕业。

同学们一个个进了体制或者大企业,赵晗却反着来,拉上堂哥和两个朋友,把家里给的买房首付和结婚存款全凑一块儿,总共三十万,在北京后海开了第一家云海肴。

当时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让云南菜走出大山。

可理想很快撞上了现实,装修比预算多花了十几万,错过了国庆黄金周,店刚开业就天天亏钱,一天能亏五千。

几个年轻人站在冷清的店里,看着空荡荡的桌椅,心里直冒凉气,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家人心疼他,不想看他彻底折在第一步,咬牙“打出最后一颗子弹”,帮他借债开了第二家店。

没想到这次赶上了购物中心兴起的好时候,生意一下子火起来,云海肴算是真正站住了脚。

之后的赵晗,就像陀螺一样停不下来。

为了摸透食材,他和团队钻进云南的深山老林,跟村民学怎么挖牛肝菌,怎么用香茅草入菜,把原本小众的食材带回餐桌。

为了把菜做准,他三个月泡在后厨,天天盯着汽锅鸡的火候,分秒都要掐准。

公司扩张那几年,他更是连轴转,一天能飞三个城市看选址,晚上回到酒店还在微信群里改方案。

朋友笑他:“你是把公司当儿子养吧?”

他也笑说:“今天累点,是为了明天能自由。”

可惜,这份自由,他终究没等来。

15年时间,云海肴从后海的一家小店,开到北上广深,成了全国知名的连锁云南菜馆,年销售额突破十亿,赵晗也被业界叫成“云南菜教父”。

哪怕在2024年,新加坡分店出了食物中毒的事故,他第一时间关停门店,重新搭建食品安全体系,硬是把那场危机扛了下来。

可他没能扛过自己的身体。

医生说,他的心梗并不是突然爆发,而是多年高压、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积累下来的结果,身体早就被透支。

餐饮人的“过劳死”困局

赵晗的离世,并不是孤立的悲剧,而是餐饮行业里“过劳常态”的一个缩影。

中国饭店协会公布的数字让人心里发凉:2023年,餐饮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6.2%,可是超过六成从业者每天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

到了创始人、店长这种级别,更常见的是连续干上14个小时,全年几乎没什么休息日。

2024年,42岁的亚伟餐饮创始人秦亚伟,也倒在心脏病上。

他最后一条朋友圈,还在发新店开业的活动方案。

更让人心酸的,是游志庚,九江一个38岁的餐饮老板,刚刚投了200万开新店,还没来得及看到回本的希望,就因为过度劳累诱发心肌炎去世,留下了年幼的孩子和白发父母。

行业媒体统计过,过去五年,餐饮行业创始人因心脑血管疾病去世的平均年龄,只有48岁,比全国人均预期寿命少了整整12年。

一个连锁品牌的老板说过一句话:“我手机里存着3个同行的病危通知书,全是40岁左右的年纪。”这句话听着像抱怨,更像是一种无奈的求救。

为什么餐饮人这么能“熬”?说到底,是被生存压力逼的。

开一家餐厅,房租、人工、食材这三座大山压在头上,每天一睁眼就是几万块的固定开销,稍微松口气,可能就要撑不下去。

赵晗当年哪怕做到年营收10亿,仍然要操心上百家门店的供应链、管理和顾客口味,神经时刻绷得紧紧的,不敢有一丝放松。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种“拼命文化”还常被包装成“美德”。

很多老板以“睡在店里”为荣,员工则拿“连轴转”当作表现忠诚的方式。

别等失去才后悔

很多创业的人都说“今天的劳累,是为了明天的自由”这样的话,可赵晗最后却用生命告诉我们:要是拿健康去换,再大的成绩也没什么意义。

有人为了签单,酒桌上硬撑到胃出血,第二天还笑着说:“这单能顶三个月”。

有人赶项目连续熬夜到头发一把一把掉,安慰自己“年轻扛得住”。

有人为了省点钱,几年不去体检,出了事才发现身体早就亮了红灯。

可现实往往很残酷,赵晗拼下了157家店、年营收10个亿,到头来连陪家人吃一顿饭的机会都没了。

那些突然倒下的创业者,银行卡上的数字再多,也没办法换回命。

其实医生们早就提醒过,国内每年大概有一百万人突发心梗,而且越来越年轻,四十多岁甚至三十多岁的人都有。

可这些病不是一天两天冒出来的,都是熬夜、压力大、乱吃乱喝一点点拖出来的“旧账”。

有医生说得直白:“你透支身体,它迟早会找你要账,只是很多人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少熬一会夜,比你吃什么补品都靠谱。

一周哪怕抽三天出去走走路,也比整天窝着强。

每年花点钱做个全身检查,可能就能提早发现问题。

对老板来说,也别什么事都自己扛,多培养几个能独当一面的帮手。

对员工来说,更别把“过劳”当成忠诚,命都没了,谁会记得你多拼命?

结语

9月20日,昆明殡仪馆,赵晗的亲友们送走了他。

这个曾经满口说着“要让云南菜走出去”的年轻人,没能等到云海肴的下一个十五年。

他的离开,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很多打拼中的人。

我们一边拼命想过上更好的日子,一边又在拼命的过程中把生活弄丢了。

我们嘴上说追求自由,但最重要的健康,却常常被我们放到最后。

餐饮行业的过劳问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可更该反思的,是我们心里那个习惯性的念头,觉得身体可以先扛一扛,等以后再说。

可有时候,根本没有以后。

参考信源

光明网

潇湘晨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6

标签:财经   死因   年收入   巨头   可惜   餐饮   云海   身体   老板   餐饮行业   自由   创始人   云南   店里   忠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