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市场这几天就像坐过山车!
刚创下历史新高的金价,转眼间暴跌10%,每盎司从4380美元摔到3950美元附近。
这一切的转折点,竟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一句“别急着押注明年降息”。
随后,美元应声大涨,黄金瞬间“哑火”。
但就在散户纷纷抛售黄金ETF时,各国央行却仍在默默囤金。
看来,这场多空博弈的胜负手,或许就藏在今晚将发布的世界黄金协会季度报告里。

10月22日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后,市场原本期待鲍威尔释放更多宽松信号。谁知他当场“泼冷水”:“2025年是否继续降息尚无定论。”此言一出,美元指数应声跳涨0.3%,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同步攀升。
由于黄金以美元计价且不产生利息,这两大“天敌”的走强直接触发了程序化交易的大规模抛盘,彭博社数据显示,黄金ETF已连续5天资金净流出,创下5月以来最长减持纪录。
但诡异的是,就在散户疯狂撤离时,新加坡央行近日被曝在3950美元价位悄悄增持了20吨黄金,这种“散户割肉,央行抄底”的反差,暴露出市场参与者对黄金价值的认知鸿沟。

世界黄金协会9月报告曾透露,今年前三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800吨,其中中国、波兰、印度央行位列前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波兰央行在10月中旬金价回调时公开表示:“将继续执行每年100吨的购金计划,外汇储备多元化是长期战略。”这种“越跌越买”的官方态度,恰好解释了为何金价在3950美元附近获得强力支撑。
更微观的案例来自迪拜黄金交易所,其10月交易记录显示,一批总重5吨的金条在价格跌破4000美元后,被中东某财富基金整批收购。
该基金经理在邮件中透露:“地缘政治风险叠加全球债务规模膨胀,实物黄金比任何主权货币都可靠。”

当黄金陷入调整时,白银却悄然实现三连涨,铂金、钯金也跟风上涨。这种分化背后是工业属性的发力——全球光伏装机量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长40%,白银作为核心原材料需求暴增。但更深层逻辑在于:白银涨幅常滞后于黄金,一旦启动往往暗示贵金属板块整体动能未消。孟买贵金属交易商基肖尔透露:“近一周来自欧洲的银币订单量翻倍,散户正把黄金获利转向白银。”
回顾2020年和2022年的黄金牛市,中途都出现过10%-15%的技术性回调,但随后均在央行购金和避险情绪推动下再创新高。
瑞士炼金商MKS Pamp的熔炼记录显示,10月以来北美地区的小规格金条订单量同比增25%,“金价每跌50美元,就会引发一波抢购潮”,这种“跌出来的需求”与各国央行的战略囤积,共同构筑了黄金的长期价值基底。
当前黄金市场的震荡,本质是短期政策预期与长期价值逻辑的博弈。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与其被美联储的“鹰派言论”牵着鼻子走,不如关注今晚世界黄金协会报告中的央行购金数据——那才是决定黄金命运的“压舱石”。历史反复证明,真正的牛市总是在分歧中成长。
更新时间:2025-11-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