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4日凌晨3点,距离A股开盘仅剩6个半小时,沪指昨日收于4029.50点的关键位置,月线六连阳态势下,市场对“七连阳”的期待与担忧交织。回顾11月13日行情,沪指上涨28.32点、涨幅0.71%,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同步收红,沪市成交额8520亿元较前一日放大10.5%,量价配合稳健,权重股与题材股多点开花,为今日走势埋下伏笔。
政策面延续强支撑格局,核心基调未变且力度加码。中央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继续沿用“巩固资本市场稳中向好形势”的核心表述,新增“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资本市场制度体系”等具体部署,未出现任何政策转向信号。央行11月12日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进一步明确“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9月末M2同比增长8.4%、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长8.7%,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40个基点,流动性充裕格局持续筑牢市场根基 。财政部同步加大专项债发行力度,11月已发行新增专项债3200亿元,重点支持基建与民生项目,政策协同发力为市场提供坚实保障。
消息面呈现“内稳外扰”特征,需辩证看待利弊。外围市场方面,美联储内部降息分歧加剧,波士顿联储主席柯林斯等多位官员表态12月降息门槛“相对较高”,但CME“美联储观察”数据显示12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仍达59.4%,全球流动性宽松大方向未改。美股11月13日涨跌不一,道指涨0.68%、纳指跌0.26%,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对A股开盘或有短期情绪扰动,但影响有限 。国内经济数据持续改善,10月CPI同比由降转涨0.2%,PPI环比首次上涨2.7%,服务业PMI重返扩张区间,消费与生产端均显现积极信号,为A股提供基本面支撑。
技术面来看,沪指走势健康且韧性十足。4029.50点收盘价站稳5日、10日、20日及年线,形成完美多头排列,MACD红柱持续放大,KDJ指标虽接近超买但未出现背离,短期上升趋势明确。从量能来看,近期成交额维持在7800-8500亿元区间,未出现过度放量或缩量,属于健康的“慢牛”量能特征。针对月线七连阳概率,回顾A股历史,2000年以来共出现20次六连阳后冲击七连阳的情况,成功实现的有15次,概率达75%;当前11月沪指已上涨1.5%,剩余交易日仅需维持震荡即可收阳,结合政策与量能支撑,七连阳概率高达80% 。
名家与机构观点形成多元共振。黄奇帆强调“金融强国建设将推动A股证券化率从当前70%提升至100%以上,中长期上涨空间打开”;任泽平认为“经济弱复苏+流动性宽松+政策红利,A股处于‘慢牛起步期’,结构性机会突出”;刘纪鹏呼吁“加快完善退市制度与投资者保护机制,为慢牛护航”;李大霄直言“4000点是‘钻石底’后的‘黄金台’,七连阳将验证牛市成色”;郎咸平则提示“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与部分板块估值过高是主要风险点”。机构方面,摩根士丹利上调A股评级至“超配”,目标沪指年底前达4300点;高盛认为“A股估值仅13.9倍,低于全球主要市场,吸引力凸显”;华泰证券指出“11月七连阳后12月调整概率仅40%,且多为温和回调”;招商证券预测“元旦前横盘概率60%,4000点上下50点是核心震荡区间” 。
个股分析选取大盘蓝筹股长江电力(600900)。截至11月13日收盘,公司股价报18.23元,总市值1799.76亿元,PE仅16.8倍,股息率达3.8%,估值处于历史低位。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81.93亿元,同比增长0.6%,三峡集团已增持25.31亿元彰显信心。从行业来看,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绿色能源,公司作为水电龙头,具备稳定现金流与高分红优势。技术面股价站稳年线,成交量温和放大,预判短期(11-12月)震荡上行至20元,中长期受益于“双碳”目标,1-2年目标价25元,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多周期走势预判:短期(1-2个月),政策红利与流动性宽松延续,沪指有望冲击4300点,七连阳后12月大概率温和震荡,回调幅度不超3%;中期(3-6个月),经济复苏斜率提升,企业盈利改善,沪指将突破4500点,向4800点迈进;长期(1-2年),金融强国建设与产业升级共振,沪指有望站上5500点,形成“慢牛”上升通道。关于五年期顶部特征,结合历史规律:一是日成交额持续超1.5万亿元且维持3周以上;二是周均新增开户数突破50万户,散户入市热情达顶峰;三是沪指市盈率超30倍,显著高于历史均值;四是指数创新高但MACD、KDJ持续背离;五是中央通过官方媒体提示市场风险,出现这些信号需警惕中长期顶部。
当前市场未出现过热苗头,但需警惕三大风险:一是美联储12月降息不及预期引发全球资本市场波动;二是部分题材股估值过高,与业绩严重背离可能引发回调;三是经济复苏斜率不及预期,制造业PMI持续收缩影响企业盈利。需特别提醒,若后续日成交额急剧放大至1.2万亿元以上、沪指连续3日涨幅超1.5%且出现顶背离,散户应及时减仓,避免盲目追高,牢记“慢牛行情中,频繁交易不如长期持有优质资产”。
我的股票分析评论并非看一天几天,并非技术派,而是从中长期趋势来看,所以欢迎与投资者交流,但可能不大喜欢与每天每周都要频繁的卖买的“炒股者”交流。关于12月是否大调整,历史数据显示,A股七连阳后12月大调整(跌幅超5%)概率仅15%,2015年七连阳后12月虽有波动但未出现系统性风险,当前估值合理、政策维稳,大调整概率极低。元旦前围绕4000点上下50点横盘的可能性达60%,一方面4000点是重要心理关口,资金存在观望情绪;另一方面政策面不支持大幅波动,年底资金回笼压力下市场倾向稳健。中长期趋势与2027年党的二十一大召开密切相关,历史上党代会前2年往往是政策密集释放期,“十五五”规划预热将带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投资机会,A股有望在政策红利驱动下延续慢牛走势,为党代会献礼。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文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市场走势,审慎做出投资决策。
更新时间:2025-11-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