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4岁时在上海火车站走失,31年后,他用1个举动找到了亲生父母


经常听到新手爸妈感叹:“当了父母后才明白为人父母有多不容易。”

没有为人父母,永远无法体会到对子女的爱有多么具体真切。

2024年,上海的一位奶爸抱着怀里只有几个月大的孩子,脑海里突然出现一个让他茶饭不思的焦虑:

“孩子长大后会不会问我,我们是哪里人?老家在哪里?”

高中时期意外得知自己是父母领养来的后,薄一鸣(化名)并没有过于激动的情绪,这么多年也从未动过寻找亲生父母的念头。

可他却在女儿出生一年后,寻亲之愿愈发浓郁,最后来到了上海公安局采血寻亲。

意外知道真实身世

上高中后,成绩不错的薄一鸣还是班里出了名的调皮学生,让老师头疼不已。

高考在即,如果能收心专注学习,以后考上名校的机率还是挺大的。

一天,老师将薄一鸣的家长约到学校里面谈:

“薄先生您好,今天约您过来是想跟您说说薄一鸣同学在学校的情况。”

薄一鸣的父亲知道老师约谈肯定是孩子又闯祸了,便开口问道:

“老师,他是成绩下滑了还是闯祸了?”

“您不用紧张,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这孩子太调皮了,都已经是高中生,他还会经常在课堂上与同学玩闹。他自己的成绩是还保持得不错,但是其他学生受到了影响。”

“他有什么做得不对的,老师您尽管教育他,他确实有时不听管教,我也非常烦恼。”

薄父说完后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孩子活跃说明他的头脑灵活,这是好事,但高考是他们的人生大关,作为老师我还是希望薄一鸣能考到好高校的,所以才约您过来了解这孩子是不是从小就这样调皮。”

“老师,实不相瞒,薄一鸣其实是我从福利院领养的,领养时他已经挺大了,所以我也不清楚他是不是从小就这样,但是他到了我家后都还挺活泼的,脑子也活。”

薄一鸣小时候

父亲与老师的对话,一字不落地掉进躲在角落的薄一鸣耳朵里,他花了好长时间才自我消化了这个身世真相。

他决定问清楚养父母领养他的前因后果:

“爸,那天您跟我们老师的谈话我都听到了,包括我的身世。”

“既然你都知道了,那我就跟你说清楚吧。我和你妈妈在领养你之前有一个孩子,但是很不幸夭折了,之后我们便决定到福利院领养一个孩子,并将其视如己出。”

1997年,薄一鸣的养父母来到上海一所福利院。

收养证明

第一眼看到薄一鸣时,夫妻俩就非常喜欢这个孩子。

听说这对叔叔阿姨要把自己领回家,只有六岁的薄一鸣也不反抗。

办理了合法的领养手续后,薄一鸣就跟着养父母回家了。

在后来的日子里,养父母非常用心栽培薄一鸣,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用心良苦。

在养父母关爱下健康成长的薄一鸣也渐渐淡忘了在福利院长大的那段历史,真正地融入了这个家庭。

薄一鸣和养父母

在他眼里与心里,父母就是他的坚强后盾。

“这张就是当年福利院的记录,你是被好心人送到福利院的,至于是你的亲生父母放弃你的,还是你与父母失散的就不得而知了。”

还是学生的薄一鸣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之后也没执着于找到亲生父母,只是一改之前的调皮,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并以优异成绩被著名高校录取。

女儿出生的感悟

毕业后,薄一鸣顺利成家立业,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还有贤惠的妻子与可爱的女儿。

女儿的降生让他感受到为人父的快乐,也时不时会让他联想到自己的身世。

代入成自己的父亲,设想如果自己的孩子走失了,除了慌张应该还会抓狂。

看着女儿稚嫩的脸蛋,薄一鸣萌生了寻找亲生父母的想法。

但转念又想到 “或许他们压根就是不要我,才把我弃养的呢”。

薄一鸣的妻子清楚丈夫自从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后,寻亲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却也常怅然若失在自我矛盾中。

“他们当年到底是弃养你的,还是不小心与你走散的,找到他们之后问清楚不就好了,这样你心里的石头才能真正落地。”善解人意的妻子让薄一鸣动摇的心稳定了下来。

“可是……”

“不要再可是了,你已经35岁了,你的亲生父母也不年轻了,如果你再犹豫不决,就有可能给自己留下遗憾。”

薄一鸣

薄一鸣的养父母也支持他寻找亲生父母:

“如今你已经有自己的能力了,孩子也在一天天长大,以后她肯定会问到自己的根在哪里的,你不能欺骗她。”

“你也是做父亲的人了,应该能体会到失去孩子的感受,与孩子失散更是一种割肉挖骨的痛,伤心欲绝却又必须强迫自己活下去,才有希望找到孩子。”

养父母的一席话点醒了犹豫不决的薄一鸣,为了自己,也为了女儿,他果断地迈向公安局。

2025年5月28日,35岁的薄一鸣来到上海公安局采血入库:

“我想通过采血入库找到我的亲生父母。”

虽然我国如今的DNA比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如果薄一鸣的亲生父母没有采血录入我国的血样库里,那么薄一鸣找到父母的希望也是非常渺茫的。

怀着寻亲成功的希望,薄一鸣的生活依然按部就班地继续下去。

公安机关在接到薄一鸣的血样后,根据其登记的身份信息筛选匹配血样。

2025年6月3日,经过三联体比对核定,薄一鸣与2017年就采集血样的李先生夫妇是生物学上的亲子关系。

然而,刑侦队的侦查人员还是展开更为细致的核查,以确保比对结果万无一失。

从走访核实来历、梳理成长轨迹、排查拐卖等方面详细地核对薄一鸣的身世有无与李先生儿子重合的地方。

后来从福利院的登记表里了解到,薄一鸣是1994年9月1日被44岁的陈女士送到福利院的。

1994年8月底,陈女士在上海火车站铁道旁发现了一个浑身脏兮兮的男孩,一个人蹲在地上哭泣。

心地善良的陈女士在附近找了一圈都没发现寻找孩子的家长,便将他带回家里,帮他洗漱干净,又煮了可口的饭菜给他。

可是,无论她怎么问,小男孩都说不清楚父母是谁、住在哪里。

就这样照顾了小孩子一周后,陈女士便带着他来到福利院,希望福利院能善待他。

自此之后,福利院就成了小男孩的容身之所。

在这里生活了两年后,他才被领养成为薄一鸣。

31年后认亲成功

2025年6月的一天,李先生接到上海公安机关电话,告诉他已经找到他的亲生儿子了。

挂断电话,李先生颤抖着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老伴,反应过来后两人抱头痛哭在一起。

过去的31年里,他们无时无刻不是生活在悔恨和自责当中,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1994年,来自安徽的李先生夫妻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来到上海,准备他们的沪漂生活。

或许是水土不服的原因,来了上海两个月小儿子一直生病不断。

工作与照顾孩子无法兼顾的李先生,只能让母亲把大儿子带回老家生活,他与妻子一边打工,一边将小儿子带在身边照顾。

做出决定后李先生便为祖孙俩买了火车票,并拎着大包小包将他们送到上海火车站。

由于火车开车的时间是深夜十二点,为了赶最后一班轮渡回家的李先生将祖孙俩送到候车室便离开了。

临近开车时间,李先生的母亲提着行李便准备带着孙子小北检票上车。

此时小北提出想吃个苹果,奶奶担心赶不上火车,便与孙子商量着:

“我们上了车再吃苹果。”

没想到平时很懂事听话的小北竟闹了起来:

“不要,我就要现在吃苹果。”

不管奶奶怎么劝说,小北都听不进去,无奈之下奶奶只能从包里掏出一个苹果递给他。

谁知拿到苹果的小北,竟转身一溜烟就跑掉了。

火车站人头涌动,奶奶一见孙子跑了,马上背上包就顺着他离开的方向跑去,可是无论她怎么找,都看不到孙子的身影。

在那个通讯不方便的年代,奶奶围着火车站从深夜找到天亮都没有结果后,只能凭着印象走回儿子位于三林渡口的住所。

一路上,不识字又不会讲普通话的奶奶边走边比划着问路人,终于在三天后走到儿子位于渡口垃圾站旁的住所。

“妈,您怎么了?怎么搞成这副模样?”

李先生的母亲一见到儿子,还未来得及回话就晕倒过去了。

原来,心急如焚的她为了快点告诉儿子孙子走失的消息,三天三夜没吃没喝就一直步行赶路,母子相见那一刻终因体力不支晕倒过去。

得知儿子走失后,李先生夫妇立刻找了几个亲戚就到火车站周边找人。

可是几天过后依然没有打听到孩子的任何消息。

人一着急就容易慌乱,李先生夫妇找不到大儿子小北,竟也一时不知道报警寻求帮助。

冷静下来后,李先生通过上海广播电台播放了寻人启事,可惜已经错过寻人黄金时间的李先生一家再也找不到大儿子的踪迹。

从此以后,李先生便一边经营回收废品生意,一边在上海的街头巷尾寻找大儿子。

多年来,寻找大儿子小北成了他们夫妻俩的心结。

只要哪里有疑似信息,他们就第一时间赶到确认。

失望而归了无数次后,亲戚告诉他们:

“现在有一种先进的寻亲技术,通过采血比对,就能找到亲人了,你们不妨试试,去公安局登记一下。”

2017年,在失去儿子23年后,李先生与妻子走进上海静安区公安局,申请采血寻亲。

公安局刑侦人员非常同情他们的遭遇,并将这件事情挂在心上,平时在处理拐卖案件时都会特地留意与李先生的情况是否有联系。

在全体刑侦人员的努力下,终于让李先生寻得失散多年的儿子小北。

2025年6月18日下午2时许,在公安局会议室等待许久的李先生夫妇心情忐忑不安,既激动又害怕。

听到门口由远而近的脚步声时,李先生的妻子着急得站了起来,被坐在一旁的丈夫拉住手臂,安慰她:

“不要急,不要吓到孩子了。”

血缘是一种奇妙的激素,当他们时隔31年重新相见时,不用证明就能确定眼前就是自己的至亲。

“爸、妈。”

见到亲生父母那一刻,薄一鸣之前以为他们弃养自己的误解都被一扫而光了。

“终于找到你了,儿子。”

李先生夫妇忍不住上前紧紧拥抱住儿子。

走失时他还是个瘦小的孩童,久别重逢时他已经是有担当的父亲了。

解除误会后,薄一鸣不禁心疼父母这些年的奔走寻亲。

他也直言不讳地告诉父母,是女儿的出生与长大让他迈出采血寻亲这一步。

“为人父母后才能体会理解没有哪个父母愿意放弃离开自己的孩子的,如果我能早一点领悟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早点相认了。”

看着闪烁着泪光的儿子,李先生夫妇安慰他:

“一切都过去了,我们一家人团聚了就好。”

曾经,他们夫妇担心儿子被人贩子拐走受到苛待,结果儿子不但在走失的第一时间就被好心人发现,还被送到福利院照顾。

更难得的是,领养他的薄先生夫妇将儿子当成亲生儿子一样培养,还支持他找回自己的亲生父母。

“真的非常感谢你们,没有你们我不敢想象这孩子会变成什么样,能遇到这么富有爱心又深明大义的父母,是孩子的福气。”

虽然过往的遭遇是不幸的,但社会上还是好心人占多数。

这些善良的人遍布各地,在发现需要弱势人群的时候来到他们的身边,伸出援手。

只要心中有阳光,社会就会充满光芒。

幸好薄一鸣相信亲情寻求寻亲帮助,公安机关公职人员也将寻亲当成自己的事认真对待,才让越来越多的走失孩子找到自己的亲人。


参考资料:

31年前4岁男童在上海火车站走失 终于和父母团聚——案件聚焦

4岁男童在火车站走失,这个举动让他31年后找到父母!上海警方提醒——光明网

离散31年,他们一家三代在上海终团圆——澎湃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0

标签:育儿   他用   举动   火车站   年后   男孩   孩子   福利院   儿子   父母   上海   养父母   孙子   夫妇   公安局   大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