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大撤退,李嘉诚再甩400套房,他到底急什么?

228亿美元的港口悬而未决,400套房产箭在弦上,李嘉诚为何这么着急跑?


文 | 单挑社

李嘉诚97岁了,还在折腾。

这次的动静不小:7月21日,长江实业突然抛售400套大湾区房子,最便宜的40万一套。

主攻香港买家。

40万在香港能买什么?一个车位都买不到,勉强够付个首付。但现在,李嘉诚告诉你,40万可以买一套完整的房子。

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位于惠州大亚湾的「泷珀花园」。次性放出 300 套,一房总价低至 40 万元,“两房”也只要 70 万元左右,折算单价 7 000–8 500 元/㎡。相比 2020 年高峰期 9 000–18 000 元/㎡ 的备案价,最多打了近四折

这让很多香港中产眼前一亮。毕竟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住得憋屈惯了,突然有个机会花车位的钱买套房,谁不心动?

但问题是,李嘉诚为什么要这样干?

十年的大撤退

要理解李嘉诚现在的急迫,得先看看他这十年都干了什么。

2012年开始,李嘉诚旗下公司开始大规模抛售其内地资产。刚开始没人在意,毕竟李家家大业大,买进卖出很正常。但时间一长,大家发现不对劲了——这老头是在有计划地撤退。

先是试探性的小动作。2013年,李嘉诚26亿卖掉广州西城都荟广场,71.6亿出售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买家是交通银行。卖的都是好地段,价格也不错,看起来像正常的资产处置。

但接下来的动作就露馅了。2014年,北京盈科中心58亿卖掉;同年1月,南京国际金融中心大厦也出手了。

最狠的是2016年。李嘉诚把刚建成的上海世纪汇广场以200亿的价格卖了,买家是中国人寿。这个项目在陆家嘴核心地段,刚落成就转手,简直就是急着套现的节奏。

更有意思的是卖房的理由。长实地产的公告写得很客气:"董事会认为出售事项能使公司变现在目标集团及物业的投资"。翻译过来就是:我要钱,急着要钱。

这哪是什么资产优化,明摆着就是在清仓。

而且李嘉诚的眼光确实毒辣。他卖的时机都踩得很准,基本都是在楼市高峰期出手。等到市场转冷,人家已经安全上岸了。

有人统计,自2013年以来,李嘉诚从中国内地和香港累计套现金额超过2000亿元。其中,抛售的内地资产,占抛售亚洲资产的近七成。

2000亿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一年的GDP。李嘉诚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把钱搬走了。

从北京7折到大湾区白菜价的加速度

今年李嘉诚的动作有点反常。

5月份,他在北京捂了23年的御翠园项目突然7折甩卖。这个项目2001年拿地时花了7亿,楼面价1750元。现在卖9万多一平,房价涨了50倍,妥妥的神级投资。

按常理,这种项目应该慢慢卖,赚个盆满钵满。结果李嘉诚来了个7折,就像辛苦养了23年的猪,临到过年突然半价处理。

香港的项目也是如此。4月蓝色海岸开盘价比周边低6000港元,5月洪水桥项目直接下调32%。现在轮到大湾区,东莞海逸豪庭从2.4万跌到1.3万,直接5折。

这哪是卖房子,这是在清仓。

专门坑香港人?

更有意思的是,这次李嘉诚专门搞了个"大湾区双居生活"计划,明摆着就是忽悠香港人过来买房。

中介说,"很多香港客户来买"。这些人大多是中产,在香港买不起房,但40万的内地房产还是咬咬牙能拿下的。

但你想过没有,为什么李嘉诚不直接卖给内地人?答案很简单:内地人不傻,这些项目早就没人要了。

大湾区楼市什么行情,稍微关注点的都知道。李嘉诚这些项目,有的在鸟不拉屎的地方,有的配套跟不上,内地买家早就用脚投票了。

现在专门跑到香港去推销,不就是因为香港人对内地楼市了解不够,容易被"白菜价"忽悠吗?

这招挺损的,但很有效。

23年的等待,3年的狂奔,老江湖的嗅觉

李嘉诚做生意,向来以耐心著称。


北京御翠园项目就是典型例子。2001年拿地,那时候四环外还是荒郊野岭。李嘉诚不急,慢慢等,等了整整20多年。

这期间北京房价从几千涨到几万,涨了十几倍。等到2024年项目拿到预售证,李嘉诚本来可以按市价慢慢卖,赚个痛快。

结果他选择了7折甩卖。

这就奇怪了。一个以精明著称的商人,为什么要在收获季节半价抛售?

答案只有一个:他急着走。

而且从2013年开始,李嘉诚就在不断抛售内地和香港资产。当时他说过一句话:"别问我为什么卖,问我为什么买。"

现在看来,这句话挺有预见性的。

李嘉诚不缺钱,长和集团账上现金多得花不完。那为什么要这样急着甩货?

答案可能很简单:怕了。

97岁的老头什么没见过?50年代从潮汕逃难到香港,一路摸爬滚打到今天,早就练就了一身察言观色的本事。现在他嗅到了危险的味道。

什么危险?说不清楚,但就是感觉不对劲。

就像动物地震前会躁动一样,李嘉诚的商业直觉告诉他:赶紧跑。

这种直觉救过他很多次。2003年非典前夕,他提前清仓了不少香港资产;2008年金融危机前,又是提前撤退。每次都被人骂胆小,每次事后又被证明是对的。

这次会不会又被他蒙对了?谁知道呢。

说李嘉诚可怜的,那是扯淡。

即使现在7折、5折甩卖,他的投资回报率还是高得吓人。北京那个项目,成本1750元一平,现在卖9万,哪怕7折也是几十倍的收益。

更狠的是,他现在还能忽悠香港人来接盘。

那些香港中产,在自己地盘上买不起房,听说40万能在大湾区买套房子,眼睛都绿了。至于房子在哪里,配套怎么样,交通方便不方便,谁管那么多?反正比香港便宜就行。

李嘉诚就是看准了这种心理。香港人对内地楼市了解有限,容易被"便宜"二字冲昏头脑。这波操作,妥妥的降维打击。

能从香港首富手里买到便宜房子,听起来就很有面子。至于是不是真便宜,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最后的家底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好奇:李嘉诚在内地还剩什么?

答案让人大跌眼镜。

按长实集团2024年财报,内地房产销售金额只有17.6亿港元,比2020年的271亿。已经不足10%。这是什么概念?李嘉诚当年一个项目就能卖几百亿,还不如过去的零头。

内地的利润贡献率也呈现雪崩式的下滑,从2020年的146亿港元,一路下滑到2024年的6.08亿。

根据长实历年财报整理 单挑社制表

更惨的是土地储备。截至2024年末,长实在内地的土储只剩557万平方米,比2020年少了102万平方米。看起来还有不少,但要知道,这已经是"近年来最低水平"了。

而且这些土储大部分都是早年囤的,现在的市场环境下,能不能顺利开发都是问题。

长实官网显示,目前内地还有14个在建项目。听起来不少,但这次甩卖的4个项目就占了将近三分之一。按这个清仓速度,用不了多久就得见底了。

有意思的是,长实还在嘴硬。官方解释说土储减少是"审慎土地储备政策所致",还表示要"积极寻找优质土地储备"。

这话听着就像是在说:我不是没钱,我是不想买。

但现实很骨感。东莞海逸豪庭去年7月就开始清盘了,从2.3万一平跌到1.3万,整整5折。现在又推出"双居优惠限时激赏",6万块就能拿到全屋装修,简直是在贴钱卖房。

这哪是什么"审慎政策",明摆着就是在清库存。

跑得最快的那个人

有句老话,叫"跑得最快的,不一定是对的,但一定是最安全的"。

李嘉诚显然深谙此道。

他可能不知道具体会发生什么,但他知道现在不跑,以后可能跑不了了。97岁的人了,经不起折腾,还是安全第一。

那些400套房子的买家,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自己买的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他们成了李嘉诚撤退路上的又一笔收入。

这就是商场,没有对错,只有早晚和方向。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娱乐   套房   香港   项目   内地   中产   北京   房子   资产   买家   明摆着   楼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