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27日,特朗普如愿以偿地宣布了一件大事:美国和欧盟达成了一项“史上最大贸易协议”。镜头前,他一脸胜利者的姿态,称这是一份“对美国制造业的伟大胜利”。而站在他旁边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却脸色复杂,话语模糊,仅用“稳定”、“避免冲突”、“务实”等空话来应付媒体提问。
这到底是一份怎样的协议?
从数据上看,这根本不是所谓的“双赢”:美国将对欧盟所有出口商品征收15%的统一关税;欧盟三年内必须向美国采购7500亿美元的天然气、页岩油等能源;军工领域也被迫开放,欧盟必须为美国军火制造商敞开市场大门;作为“回报”,美方只是象征性地放宽了部分工业品的进口限制。
这场被特朗普包装成“历史性交易”的协定,本质上是单边强压下的强行妥协。就在协议宣布前一周,美国财政部突然放出消息,威胁可能对欧盟征收高达30%的惩罚性关税。欧盟高层慌了,紧急与华盛顿联络,在短短数天内达成了这份“压价协议”。
不少欧洲媒体形容这是“被拿着枪逼着签下的合同”,而冯德莱恩的表现,更像是在配合特朗普上演一场“胜选戏剧”。要知道,几天后就是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特朗普急需一场胜利来巩固党内地位,这份协议恰好成了他最亮眼的外交“战利品”。
而欧盟呢?得到了什么?除了避免被打30%的重税,几乎什么都没捞到。
更可怕的是,这份协议还悄悄重塑了欧盟的地缘战略地位:能源依赖美国、军火采购依赖美国,连外贸顺差都因此大幅缩水。据测算,仅因这一协议,欧盟每年可能将损失超过600亿美元的顺差,更别提战略自主性被进一步削弱。
这不是合作,而是“变相投降”。
而这场交易真正的讽刺之处还不在于它的内容,而在于——几天前冯德莱恩刚刚结束访华,得到的警告,几乎被她亲手验证了。
冯德莱恩访华的时间点极其微妙:7月中旬,中欧关系因欧盟对部分中资银行和企业的制裁而骤然紧张。欧方以“与俄罗斯存在间接联系”为由,制裁中国企业,而中方虽回应克制,却句句带锋,明确表示:“欧方若一意孤行,中方将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这样的背景下,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一同踏上访华行程,名义上是出席中欧峰会,实际上是为缓解紧张气氛与争取经济合作空间。
冯德莱恩带来了三大诉求:要求中国控制对俄技术出口;要求中方缩减“产能过剩”产品的出口;要求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提高欧企准入比例。
但中方的回应既直接又明确:“对俄技术出口应以对等为原则”;“‘产能过剩’是谁定义的?谁测算?”;“欧企在华经营数十年早已受益匪浅,如今反指规则不公,逻辑站不住脚。”
三项要求,三次否定。这场峰会不仅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连联合声明都未能发布。冯德莱恩最终空手而归,只在发布会上强调“中欧关系正处于重要拐点”,但并未对中方表态做出实质回应。
中方其实早已看清欧盟的“两面性”——一边要从中国市场赚钱,一边跟着美国在安全、技术、价值观问题上围堵中国。外交层面,中方的警告极为清晰:“不能搞双重游戏,不能边合作边制裁。”
这次中欧会晤,中方释放的不是愤怒,而是理性且明确的“底线交代”。但冯德莱恩似乎并未真正领会。刚回到欧洲,便立即投入特朗普怀抱,连夜敲定了这份几乎全输的贸易协议。
而从更深的战略角度来看,这份协议恐怕只是一个开始。
特朗普公开表示:“与中国的谈判仍在继续,但难度很大。”
这句话看似无关紧要,其实是宣告下一步的施压对象——中国。
通过先压服日本,再击垮欧盟,美国便可腾出手对中方展开新一轮谈判攻势。而欧盟的妥协,恰恰成了美国施压中国的“战略示范”。
美国要的不是贸易互利,而是全球产业链和话语权的“再塑造”,其核心逻辑是:先让欧洲站队,再逼中国低头。
问题在于,中国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被动迎战的角色。
面对特朗普的威胁,中国多次以行动说明,只有对等反击才能争取对等尊重。从对日、美加征反制关税,到限制关键原材料出口,中国清楚地表明:谁若踩线,谁就得承担后果。
反观欧盟,一味妥协换来的不是稳定,而是越来越深的战略依赖。天然气从俄罗斯转向美国,军火从本地制造转向美国采购,金融政策受制于美方资本体系。这不是“避险”,而是“送死”。
更讽刺的是,冯德莱恩访华期间反复提到“战略自主”,但回国后的行为却完全背离这一立场。这不只是失策,而是自我打脸。
欧盟是否已经彻底失去了“独立性”?或者说,在中美之间,欧盟早已不是一个自主平衡者,而是“次要顺从者”?
这场美欧协议,不仅撕下了“盟友合作”的虚假外衣,也让中欧关系迎来现实对照。中方明确表态,合作大门没有关闭,但信任正在流失,若欧方不在实际行动上改弦更张,那么被边缘化的,将是欧盟自己。
欧盟本有选择权,但它却亲手把这张牌打烂了。
冯德莱恩访华,本应是寻找一条真正的“战略自主”之路,但她最终却选择了用一份单边让利协议,为特朗普的政治秀站台。代价是欧盟数千亿美元的订单,是对外贸易顺差的缩减,是在能源与安全领域的“被锁死”。
而中方的态度,已经不可能再更明确了:不能既要赚钱,又要搞遏制;不能一边制裁中国,一边谈什么“互利合作”;更不能在中美之间玩平衡游戏,幻想“两头通吃”。
信息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冯德莱恩称15%关税是“最好结果”,法国总理叹“黑暗一天”
澎湃新闻:美欧就15%关税达成协议,多品类关税细节仍存分歧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万能生活指南##夏日生活打卡季#
更新时间:2025-08-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