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居民喜欢把钱存在银行里。资料显示,2025年一季度居民新增银行存款为9.22万亿元。按照总人口14亿算,平均每人净增加存款6585元。此外,我国居民存款总额为151.25万亿元,人均约10.8万元。国内居民之所以爱存钱,主要是为了应对失业、疾病等突发事情。此外,现在投资风险大,不如把钱存在银行里面。
虽然,国内居民喜欢存钱,但是多数家庭手里的存款并不多。数据显示,国内90%的家庭存款低于10万元,而存款超过50万的家庭数量只有0.37%。也就是说,如果你的个人存款达到30%,就已经超过了90%的家庭存款了。
那么,如果个人存款达到30万元,能带来什么好处呢?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手里有了这笔钱,可以应对失业、疾病等不时之需。比如,所在公司突然宣布裁员,如果手里有了30万存款,就不用急着找工作,可以慢慢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
另一个,如果有了30万存款,遇到子女教育、家庭装修、购买大型家电、出去旅游等场景支出,就不用太担心钱的问题。总之,手里有这笔30万存款,心里就更踏实了。
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手里有30万存款,就可以超过90%以上的家庭,而多数家庭却存不下这笔钱呢?对此,我们认为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第一,高房价严重削弱了居民存款能力
现在国内房价仍然是居高不下,这就导致了95%以上的家庭都要贷款买房。这不仅会掏光家里所有积蓄,还要欠下银行几十年的房贷。每个月还完房贷之后,剩下的可支配收入,仅够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根本没有办法存下钱。
根据银保监会的数据,截止2024年底,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到41.7万元,同比增长5.6%。平均每个房贷家庭,每月需要将收入的42.3%用于还贷。所以,高房价严重削弱了居民的存款能力。
第二,居民收入不高,生活成本却在上涨
现在国内多数居民的月收入在3-6000元之间,而每年各类物价却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这就意味着,在生活开支的不断上升,收入增幅不明显的情况下,居民存款的能力被挤压了。不仅如此,很多家庭还要应对子女教育、医疗费用、交际应酬等支出。每个月能保持收支平衡已经不错了。
即使有些家庭没有房贷压力,而且还省吃俭用,每月存下3000元,一年能存3.6万元,要想存够30万,也需要8年以上的时间。而在此期间不能生大病、不能失业,人生不能发生任何变故,这对于多数家庭来说太难了。
第三,现代人对存钱也并不是太在意
过去老一辈人,他们都喜欢存钱,每个月省吃俭用,总能省下一点钱,时间久了就能存下一笔较大存款。而现代人追求对存钱并不是太在意,他们更会享受当下的生活。比如,去饭馆吃饭、去各地旅游、购买奢侈品等。所以,现代人往往都是月光族,没有欠下债务已经很好了,指望他们把钱存到30万,根本就不现实。
个人存款达到30万,你就超过了国内90%的家庭了,不知道你达标了吗?实际上,手里有了30万存款,就可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还能够应对各种消费场景,人的心里就非常踏实了。其实,普通家庭如果想存款达到30万,也并不难。就是在没有房贷、消费贷款的情况下,减少不必要的生活开支,降低各种消费欲望,时间久了多数人的存款也是能够达到这个目标的。
更新时间:2025-05-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