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观点:深圳机场第四是自己争取来的!
2025年上半年,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3257.3万人次,同比增长10.8%,再次夺得全国第四的宝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湾区全国航空枢纽争夺最激烈的地区。
不大的空间内,有三大顶级航空枢纽:
香港机场:亚太航空中心
广州机场:中国三大全方位航空门户枢纽
深圳机场:中国七大航空门户枢纽
不过,相比较香港、广州,深圳机场的地位更是自己争取来的。
如果从地理布局角度来看,在香港、广州两大航空枢纽的压制下,深圳机场根本没有机会。
但深圳机场就如同深圳这座城一样,从无到有,能闯敢拼,在竞争中崛起。
深圳机场取得如此佳绩,背后是多种因素共同发力的结果。
一、国内航线:快
吸引众多航司,将国内客运通航点扩充至近130个,给旅客提供了更多出行选择。
和航司合作打造“深快线”的“公交化运营”是深圳机场的一大亮点。
如今“深快线”已增至17条,日均往返超700架次。
对于商务旅客来说,这种高频次、快节奏的运营模式,极大满足了他们即到即走的高品质出行需求。
也正是因为航线网络的持续优化,特别是快线网络不断扩容,使得深圳机场上半年国内航线旅客量增速在十大机场中独占鳌头。
二、国际航线:拼
说实话,开国际航线就是拼地方政府财力。
毕竟任何一条国际航线都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育,航空公司也不能赔本赚吆喝。
深圳地方政府可谓是财大气粗,这一点有优势。
除了深航作为基地航司,有着地方的股权关系外,其他如国航、南航、海航,都在深圳开辟国际航线。
随着跨境旅游复苏以及我国出入境政策调整优化,深圳机场敏锐捕捉到这一发展机遇。
联合航空公司积极新开或加密国际及地区航线,一口气新增万象、墨西哥城、利雅得、新加坡等12条航线。
上半年,国际及地区旅客量达305.4万人次,同比增长30.7%;客运航班量超2万架次,同比增长26.1%,双双超过2019年同期,创下开航以来的新高。
深港融合发展也为深圳机场带来新机遇,港人来深乘机热潮兴起。
上半年港人来深乘机旅客量达32.8万人次,同比增长10%,单周突破1万人次成为常态。
深圳机场顺势推出深港“机+车”联运产品,为香港旅客提供优惠,强化了两地航空出行的协同效应。
同时,借助深中通道辐射效应,推出珠江西岸旅客专属机票折扣,开通旅游线路,吸引周边城市旅客,进一步拓展客源。
尽管在深圳机场的周边有着香港和广州两大航空枢纽的压制,但深圳机场并没有因此而气馁。
相反,它通过自身的努力,内联外合,通过优化航线布局和提高航班效率,将地理位置的劣势转化为连接国内外航线的枢纽优势。
总之,深圳机场牛了!
更新时间:2025-08-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