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今日头条「头条深一度」独家稿件)
这是一个奇幻的故事。
阿尔巴尼亚,一个老一辈中国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国家,好像从某一个时刻,突然消失在了国人的视野里。直到现在,年轻人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国家。
多年以后,当我们再看到关于阿尔巴尼亚的消息,基本没有一点正能量,往往与偷盗、抢劫和人口贩卖相关。
那么,在阿尔巴尼亚消失的这些年里,这个曾经的“欧洲的明灯”,究竟发生了什么?
实际上,几十年来,阿尔巴尼亚经历了它自己的奇幻漂流。
阿尔巴尼亚位于地中海东岸,巴尔干半岛西南部。在欧洲古代史上,几乎没有存在感。他们崇拜民族英雄斯坎德培,自诩为“山鹰之国”。
这个国家有多小呢?
阿尔巴尼亚领土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三百万。什么概念呢?
我的老家,内蒙古通辽市,面积大约6万平方公里,人口三百二十万。阿尔巴尼亚只有半个通辽市大,人口还没有通辽多,而通辽在中国已经算是人口比较少的地级市了。
阿尔巴尼亚的体量,在中国也就是一个小地级市或者是大县城的水平。但是这个国家,却在国际舞台上曾经有很强的存在感。
地图位置
因为在20世纪,阿尔巴尼亚诞生了一个传奇人物——恩维尔.霍查。
恩维尔霍查,国际外交界的祖安老哥,统治阿尔巴尼亚近半个世纪的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一书记。整个二十世纪,人们提起阿尔巴尼亚,几乎都是因为这位存在感极强的领导人。
霍查出生在一个阿尔巴尼亚南部的商人家庭,青年留学法国,二战期间领导了阿尔巴尼亚的反法西斯游击队,并在战后成为了国家的领导人。从1945年到1985年,阿尔巴尼亚被霍查统治了整整四十年。
霍查统治期间的阿尔巴尼亚,废除了落后荒凉的传统民族宗教习俗,成长为一个世俗国家。工农业和医疗事业均有较大发展。跟历史纵向比,霍查干的还算可以。
但在一个二百万人口的小国里专修内政是无法给他创造这么大的名声的。霍查之所以能够如此出名,是因为他统治下的阿尔巴尼亚,是国际外交界的一股泥石流,堪称北方乌干达,东欧冈比亚。
后世有人评价霍查,说他是一个真正的国际主义者——对外交关系的指挥全凭个人好恶,完全不考虑国家利益。
恩维尔.霍查
阿尔巴尼亚独立以后,霍查非常推崇斯大林,亲近苏联。由于身处社会主义阵营,霍查自然而然的拉黑了英美,跟英国美国断绝了外交关系。
但霍查的表演才刚刚开始,1948年,苏联和南斯拉夫交恶。对于南斯拉夫这位曾经大力援助阿尔巴尼亚,巴尔干半岛上的老大哥,霍查没有半分客气,毅然决然的跟苏联站到了一边,猛烈攻击铁托,拉黑了南斯拉夫。
1956年,苏共20大召开,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作为原教旨主义的斯大林主义者,霍查开始猛烈攻击苏联和赫鲁晓夫。最终于1961年,彻底拉黑了苏联。
1968年,布拉格事件发生,阿尔巴尼亚愤而退出华约,拉黑了一票东欧国家。
拉黑了一票国家之后,阿尔巴尼亚只剩下了唯一的朋友——中国。可是面对中国的大量援助,阿尔巴尼亚不仅不感恩,反而认为是理所应当!更有甚者,霍查居然对中国的政策指指点点。中美关系正常化后,霍查居然问中国为什么不事先和阿尔巴尼亚商量?
八十年代,阿尔巴尼亚又拉黑了最后一个朋友中国,而且攻击了不结盟运动和第三世界。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阿尔巴尼亚终于成功拉黑了美国、苏联、中国、英国、南斯拉夫和一大堆欧洲国家。成为了在冷战中极其罕见的同时得罪两大阵营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国家,几乎全世界独一份。
得罪多国的恩维尔.霍查
感人的是,由于霍查曾经留学法国,阿尔巴尼亚把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拉黑了四个,居然坚持没乳法。法国人民感到心头一暖,情不自禁的举起了双手。
阿尔巴尼亚持续多年的祖安行为,终于把自己变成了国际社会的孤儿,成为了一个几乎完全封闭的国家,让阿尔巴尼亚人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丧失了对世界的认知。
这个结果是灾难性的。
由于拉黑了全世界,霍查拥有了严重的被迫害妄想症,总觉得有人要侵略阿尔巴尼亚,有人要杀自己。
霍查曾经命令,阿尔巴尼亚起飞任何战斗机,必须同时起飞两架,一架在执行任务,一架在上面监视下面的飞机,一旦发现下面的飞机叛逃就立刻开火,堪称空中督战队。
霍查晚年,觉得两架还不保险,于是命令一次起飞三架,第三架在上面监视第二架,给督战队配备督战队。
如果霍查的妄想症仅限于此也还好,不过是多费点油钱。可是这老哥思来想去,觉得阿尔巴尼亚这么小,也没啥战略纵深,万一别人来打怎么办呢?
于是霍查想了一个绝妙的主义——修碉堡。
霍查觉得,修碉堡可以显著的提高敌人侵略的难度,增强反抗军抵抗能力。于是,阿尔巴尼亚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长时间的战备基建活动。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在一个两万多平方公里国家里修建了足足七十多万个混凝土碉堡!平均每小时就有一座碉堡落成,遍布全国每一个角落。其中绝大多数是半球型的埋藏地堡。经过多年基建,霍查时期平均每三个阿尔巴尼亚人就拥有一个碉堡,是绝对的碉堡之国。
碉堡之国
霍查修建的这些碉堡耗资相当不菲,每个碉堡的建造成本相当于一套两室一厅,十个碉堡相当于一公里公路。二十年基建下来,阿尔巴尼亚在碉堡上的用料是马斯诺防线的三倍,花掉的预算是马斯诺防线的两倍。阿尔巴尼亚以举国之力修了一个比法国还贵的无用防线,可以说是在用亲身行动抗拒乳法。
实际上,阿尔巴尼亚的这些碉堡没有任何意义。且不说这些没有后勤和交通供给的碉堡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单说阿尔巴尼亚的国际环境,虽然他拉黑了大部分国家,但是基本都是自己愤怒的对空输出。由于阿尔巴尼亚实在太小太穷,各国对他始终都没有什么兴趣,对阿尔巴尼亚的战备行为哭笑不得。
比如苏联一直以来的原则是,对于不听话的小弟是要敲打敲打的,所以1968年入侵了捷克。可是对于退出华约的阿尔巴尼亚,苏联就全无办法。因为苏联国防部对着几十万个阿尔巴尼亚碉堡算了一笔账——苏联一个个的攻击拆毁这些碉堡,大概需要四十万士兵,三千辆坦克攻击两年半,才能差不多占领阿尔巴尼亚。可是阿尔巴尼亚这地方除了石头啥都不产,就算把阿尔巴尼亚卖了,可能都不够苏联折腾这一趟的油钱。
经过这么多年的折腾,阿尔巴尼亚的国民经济水平可想而知。阿尔巴尼亚不像苏联地大物博,经不起这样的战备。在霍查去世时,横向对比,阿尔巴尼亚已经成为了欧洲最穷的国家。
喂不熟的白眼狼
1985年,霍查去世,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声称:霍查这么伟大的人不会死,只有生日没有祭日。因此在墓碑上只写了霍查生于1908年而不写卒日,时至今日,霍查的支持者们在祭奠霍查时也是说“纪念霍查同志永生xx年”。
但阿尔巴尼亚不可能永远保持孤立。1989年东欧剧变波及到了阿尔巴尼亚。1991年,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更名为社会党,进行了多党选举,改国名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1992年,反对派民主党上台,阿尔巴尼亚第一次开始拥抱资本主义。
然后就跳进了坑里。
1919年,查尔斯.庞兹在美国波士顿发明了一套“商业模式”,他声称自己获得了一种通过邮票套利的方式,向社会融资,许以三个月40%的高利,而且真的按期付了利息。一时间,整个波士顿甚至整个美国为之癫狂,人们无论穷富纷纷对庞兹慷慨解囊。一年的时间里,庞兹融到了1500万美元的巨款(1920年),被美国人誉为与哥伦布、马可尼齐名的三个最伟大的意大利人。
直到1920年8月,庞兹破产,人们才发现,他从头到尾只买了两张邮票,所谓的套利模式实际上一分钱都没赚过。之前支付的利息全部靠的是新获得的融资。
这套借新债偿旧债,拆东墙补西墙的玩法,后来被人们成为庞氏骗局。一百年来,抓住了人性弱点的庞氏骗局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年代以不同的形式轮番上演,而他们无一例外的走向同一个结局——爆雷。
庞氏骗局在一百年来爆了无数次的雷,但在阿尔巴尼亚,它即将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1992年,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政府在靠选举上台后,迫于反对派压力举行了二次选举,又把自己选了下去。反对派民主党上台,民主党领导人贝里沙过去是霍查的私人医生,接任了阿尔巴尼亚总统。贝里沙靠政治投机上台,虽然名曰民主党,但一上台就大规模打击异己,操纵大选,迫害社会党人士。对于阿尔巴尼亚国内的局势,贝里沙也并无策略,阿国内部依然贪腐横行,行政效率低下。
跟同时期很多经历巨变的国家一样,突如其来的资本主义让阿尔巴尼亚无法适从。国库穷的叮当响,曾经的国企转型艰难,大量破产,这就带来了一个灾难性的后果。
靠着过去的惯性,阿尔巴尼亚国有银行的贷款基本都是贷给了国企。而国企糟糕的经营状况让阿尔巴尼亚银行的坏账率达到了惊人的程度。1994年,阿尔巴尼亚三大国有银行中的两家坏账率达到了50%以上,已经达到了破产标准,被国际组织认为是欧洲信用最差的银行。老百姓由于担心银行破产,大量提取自己的储蓄,宁可将现金掐在手里。为了拯救银行,阿国政府收紧贷款额度,从1994年底,国有银行只能按申请额度的45%发放贷款,银行的业务基本算是废了。
还记得我们之前讲过的苏联黑帮吗?苏联黑帮崛起的一个重要节点就是苏联银行放款的低效率,给黑帮的民间高利贷提供了生存空间。同样的剧本在阿尔巴尼亚重新上演,银行业务半瘫痪的情况下,阿尔巴尼亚需要贷款的中小企业就该自己想办法了。
从1991年开始,阿尔巴尼亚就开始出现了民间融资借贷公司。这些公司以高于银行的利率从民间吸储,借贷给阿尔巴尼亚的企业,补充了银行的业务空白。在一开始,阿尔巴尼亚政府觉得这种民间借贷有利经济,支持他们发展。
但是很快,这些民间融资公司就发现,与其把钱贷款给普通企业,身边还有一个更大的金矿等着他们去开发。
阿尔巴尼亚前总统贝里沙
从1991年开始,南斯拉夫开始了内乱,很快就陷入了长期的内战。国际社会开始制裁南斯拉夫参战各方,实行物资禁运。而阿尔巴尼亚作为南斯拉夫的邻国,此时成为了南斯拉夫重要的地下走私通道。民间融资集团发现,干贷款不如干走私,大量的资金开始不向企业贷款,而是用来资助走私的犯罪集团倒卖紧缺物资。
很快,融资集团的业务又开始不断拓展,除了走私之外,他们还资助了贩卖毒品、非法移民、走私人口、军火贩运等等犯罪行为。东欧剧变后方兴未艾的犯罪集团们,集体从阿尔巴尼亚拉了一笔创业风投,堪称地下巴菲特,黑道孙正义。
因为干融资来钱快,90年代,阿尔巴尼亚的大小融资集团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一个区区两百万人口的国家,诞生了一百多家融资公司。除了资助犯罪外,阿尔巴尼亚融资集团还炒作房地产,进入证券市场,什么赚钱搞什么。靠着高额利润,融资利息也水涨船高。融资集团为了吸储愿意付出高利,毕竟能够通过黑道创业集团加倍赚回来。
直到1995年年底,意外发生了。
为了争取和平,联合国取消了对南斯拉夫的制裁,南斯拉夫可以自由进出口,不再需要走私货物。阿尔巴尼亚容易集团最重要的收入源没有了。
而之前许给储户的高利息在走私停止后无法偿付,各大融资集团迅速出现了资金紧张。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阿尔巴尼亚的融资集团们选择了解决问题的诸多方法中最糟糕的一条——他们决定抬高利率,继续吸储,借新债还旧债。
阿尔巴尼亚局势从此真正开始走上了庞氏骗局的道路。
阿尔巴尼亚是个小国,老百姓很穷,没什么钱。为了继续吸储,各个融资公司之间开始迅速内卷,从1996年开始,阿尔巴尼亚融资利率开始水涨船高。1996年7月,月利率先提高到了10%,后提高到了30%,1996年10月,月利率突破了40%,月底突破了44%,两个月就能让存款翻一倍。
面对这样的利率,整个阿尔巴尼亚疯狂了。
阿尔巴尼亚
前面说过,霍查的封闭政策给阿尔巴尼亚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其中最重要的恶果之一就是阿尔巴尼亚人民基本没接触过金融业,对于一些金融常识毫无概念,甚至连阿尔巴尼亚政府在1996年都不知道什么叫“庞氏骗局”。面对着天价的融资利息,阿尔巴尼亚老百姓真的以为天上掉馅饼了,工人不上班了,等着靠存款利息奔小康,农民卖掉了牲畜房子,排着队的给融资集团送钱。大家纷纷感叹资本主义真是好,等着一夜之间实现财富梦。
截止1996年11月,阿尔巴尼亚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在融资集团开户,这实际上就等于全国都参与了投资。整个阿尔巴尼亚各融资公司的融资金额超过了20亿美元,对于一个二百万人的欧洲第一穷国来说,这就相当于挖地三尺了。
这种做法,只要有一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要爆炸的趋势,1996年1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先后警告阿尔巴尼亚,要求立刻处置国内融资问题。
但是,阿尔巴尼亚政府对他们的警告完全不屑一顾,收了融资集团大笔资金的阿尔巴尼亚总统宣称,阿国现在的行为是“人民资本主义”,阿尔巴尼亚的钱是最干净的。
干净到1997年,该来的还是来了。
97年之后,阿尔巴尼亚国家会有怎样的境遇?请看封面为《欧洲黑道的风投之王》的本文下篇。
(搜索「头条深一度」,看更多深度好文。)
更新时间:2025-07-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