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也没想到,25岁的世界冠军李盈莹,竟要走上自己的"老路"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齐达

编辑| 王娜娜

初审| 高亮

——【·前言·】——

2025年全运会的赛场上,31岁的朱婷站在河南队这边,看着对面天津队25岁的李盈莹。

这两个中国女排的顶梁柱,一个是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的老将,一个是正值当打之年的队长。

谁能想到,这场比赛之后,年轻的李盈莹会做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意外的决定——出国打球。


这条路,不正是朱婷当年走过的吗?

为什么李盈莹会在这个时候选择离开?

她和朱婷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

赛前的两种状态,透出不同的人生选择

全运会开打之前,朱婷和李盈莹的状态完全不同。

朱婷早就签好了国外俱乐部的合同,这次回来帮河南队纯粹是因为家乡需要她。

31岁的年纪,身上的伤病她自己最清楚,能打一场是一场,保护好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李盈莹呢?


年初的联赛里受了伤,全运会前一直在接受康复治疗。

25岁本该是运动员最好的年纪,可她的身体已经在向她发出警告。

天津队把所有希望都压在李盈莹身上。

她是队长,是核心主攻手,队伍能走多远全看她的状态。


李盈莹知道这份责任有多重,带着还没完全好的伤,她还是选择上场。

袜子里浸透的血水,比赛间隙的眼泪,这些细节后来才被人知道。

那时候没人能想到,这届全运会会成为她在国内赛场的一个转折点。

小组赛的表现,暴露出实力的差距

小组赛阶段,两支队伍各打各的。

河南队对阵四川,朱婷带着队伍打得特别轻松,完胜拿下比赛。

朱婷在场上就像一颗定心丸,年轻队员有她在旁边,心里踏实多了。

她不需要每个球都自己来,点拨一下战术,鼓励一下队友,比赛就能顺利拿下。


天津队对上对手就没那么轻松了。

李盈莹带着伤病硬撑,最后3比1险胜。

看起来赢了,可过程打得很艰难。

李盈莹几乎每个关键球都要自己来,进攻端全靠她一个人扛。


这种打法对身体消耗太大,特别是她本来就有伤在身。

比赛结束后,李盈莹坐在场边,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队友们都知道,那不是输球的委屈,是身体和精神双重压力下的崩溃。

前五强的较量,李盈莹输给了现实

真正的交锋来了。

河南队和天津队争夺前五强的名额,这场比赛李盈莹特别想赢。

她从小在天津长大,天津女排培养了她,这支队伍对她来说就像家一样。

能为天津拿到好成绩,是她心里最大的愿望。


朱婷也清楚这场球的重要性。

她没有因为已经签约国外俱乐部就松懈,反而更加认真。

第一局开始,朱婷的每一次扣球都势大力沉,拦网卡位也特别准。

她用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把河南队的节奏完全带起来了。


李盈莹拼尽全力想要追回比分,可脚上的伤让她起跳没有以前那么高,扣球的力量也打了折扣。

三局比赛,河南队3比0拿下天津队。

比分虽然悬殊,可每一分都打得很激烈。

李盈莹不是技术不行,是身体真的顶不住了。


旧伤还没好,新伤又添上,她在场上咬牙坚持的样子让人心疼。

朱婷赛后也走到李盈莹身边,拍了拍她的肩膀。

两个人没说什么话,可那个眼神里的理解和心疼,只有她们自己懂。

朱婷的轮休,让天津队看到了希望

赢下这场关键战之后,朱婷选择了轮休。

她的身体需要休息,河南队后面的比赛她不打了。

这个决定很理性,31岁的运动员必须学会保护自己。

朱婷坐在场边,换上了教练的角色,给年轻队员们讲解战术,指出场上的问题。


天津队抓住了这个机会。

没有朱婷的河南队,实力明显下降了一个档次。

李盈莹重新找回了信心,带着天津队一场一场往上追。

最后天津队反超河南队,拿到了第五名的成绩。


这个名次对天津队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李盈莹是带着伤打完全部比赛的。

拿到第五名那天,李盈莹哭得更凶了。

这次不是压力和委屈,是终于完成任务后的释放。

她为天津队拼尽了全力,交出了一份还算满意的答卷。


可她心里也清楚,这样的身体状况,这样的打法,撑不了太久了。

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

全运会结束没多久,李盈莹官宣出国打球的消息刷爆了社交媒体。

很多球迷不理解,25岁正是黄金年龄,为什么要离开国内联赛?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选择出国?

其实答案早就藏在全运会的赛场上了。


李盈莹看到了朱婷的状态,看到了31岁的老将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如何在职业生涯的后期做出正确的选择。

国内联赛的强度太大,场次太密集,对运动员的身体消耗特别严重。

李盈莹的伤病已经在提醒她,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

出国打球能让她的职业生涯更长。


国外俱乐部的训练更科学,比赛安排更合理,有专业的康复团队。

这些条件对于有伤在身的李盈莹来说太重要了。

她需要时间让身体恢复,需要更专业的指导来延长职业生涯。

这条路朱婷走过,证明是可行的。


朱婷出国这些年,技术更加全面了,伤病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李盈莹眼中的朱婷和天津队

官宣出国的声明里,李盈莹说了很多心里话。

她说自己特别敬佩朱婷,不仅仅是因为朱婷的技术和成就,更是因为朱婷对职业生涯的规划。

朱婷知道什么时候该拼,什么时候该保护自己,什么时候该做出改变。

这种职业素养,是李盈莹一直想学习的。


对天津队,李盈莹说不出的不舍。

从小到大,天津女排就是她的家。

教练们手把手教她技术,队友们陪她一起成长,球迷们给她最热烈的支持。

离开天津去打球,这个决定她想了很久,纠结了很久。


可她也明白,出国不是背叛,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她需要学习更多东西,需要让自己变得更强,这样才能在将来给天津队更大的帮助。

全运会结束后,记者问朱婷下一届还会不会回来打。

朱婷笑着说不确定,要看那时候的身体状况和家乡是否需要。


这个回答很真实,31岁的她已经不需要用全运会来证明什么了。

该拿的冠军拿过了,该实现的梦想实现了,现在最重要的是享受排球,保护好身体。

李盈莹听到这个回答,大概更坚定了出国的决心。

她不想等到31岁才开始考虑这些问题,不想让身体拖垮了职业生涯。


25岁做出这个选择,还有时间去尝试,去学习,去成长。

朱婷用自己的经历给了李盈莹一个参考答案,而李盈莹选择了相信这个答案。

全运会上李盈莹袜子里浸透的血水,不是她第一次带伤作战。

中国女排的训练强度大,比赛任务重,很多运动员都是带着伤病在打球。


年轻的时候可能感觉不明显,可伤病会累积,会在某个时刻突然爆发。

李盈莹年初的那次受伤就是一个信号,身体在告诉她该放慢节奏了。

出国打球能给她更多时间恢复。

国外联赛的赛程没有国内那么紧张,训练强度也更加合理。


李盈莹可以在保持竞技状态的同时,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

这对一个想要打到30岁以上的运动员来说,太关键了。

朱婷就是最好的例子,出国这些年她的伤病控制得很好,状态一直保持得不错。

两代人的传承,体现在选择上

朱婷和李盈莹相差6岁,可这6岁代表着两代排球人。

朱婷是开拓者,她出国的时候承受了很大压力,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离开国内联赛。

可朱婷用自己的表现证明了,这条路是对的。

她在国外俱乐部拿到了很多荣誉,技术水平提升了一大截,还把中国女排的影响力带到了世界各地。


李盈莹是追随者,但她的选择更加理性和从容。

有了朱婷的先例,大家对出国打球的接受度高了很多。

李盈莹不需要去证明这条路是否正确,她只需要走好自己的路就行。

这就是传承,前辈用经历铺好了路,后辈可以走得更顺畅。


中国女排的精神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的。

不是说非要怎样怎样,而是在不同的时期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朱婷选择出国是为了提升自己,李盈莹选择出国是为了保护身体,出发点虽然不同,可目标都是让职业生涯走得更远,为中国排球做出更大贡献。

结语

李盈莹走上朱婷的"老路",不是什么坏事。

两个不同年龄段的世界冠军,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延续职业生涯,都在为中国女排的未来做打算。


朱婷31岁还能在全运会上打出高水平,靠的就是这些年在国外学到的东西和对身体的保护。

李盈莹25岁就懂得了这个道理,说明她成熟了,也说明中国女排的理念在进步。

出国不是逃避,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信息来源:

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官方赛事数据

中国排球协会官方公告

河南省体育局相关报道

天津市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发布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4

标签:体育   老路   朱婷   天津   全运会   身体   河南   伤病   职业生涯   中国女排   排球   运动员   俱乐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