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云端 瞰胜景——媒体采风团试乘南昌梅岭云端索道沉浸式感受洪城风光


 梅岭风光 

  索道下站游客中心


  11月20日上午,天气晴朗。在梅岭山脚下的南昌梅岭云端索道下站,一场期待已久的“向云端”之旅启程。由中央、省、市媒体记者组成的采风团作为首批“空中游客”,沉浸式试乘这趟山城之间的“空中列车”。

  11时许,阳光洒在“人”字形的索道下站,记者抬头望去,棕色仿木纹铝单板包裹而成的立柱、深灰色彩石金属瓦与中式风格的建筑主体相得益彰,整座索道下站在阳光下气势恢宏、熠熠生辉。

  踏入索道下站宽敞明亮的游客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数字屏,向前来游玩的市民游客介绍梅岭风景区的四季风光与南昌梅岭云端索道的功能特点。在左侧区域,6台崭新的自助售票机整齐排列,静候游客使用。候客区内,大家脸上写满了兴奋与期待。

  “南昌梅岭云端索道为一条单线循环脱挂抱索器八人吊厢式索道,吊厢采用水滴形外观设计,造型独特新颖,全球独有;颜色借鉴江西四色,分别为杜鹃红、马蹄金、香樟绿、青花蓝。”等候间隙,大湾集团讲解员左丹向采风团介绍起了索道。

  随着吊厢平稳到站,跳动而鲜艳的色彩映入眼帘。记者踏入这个可容纳8人的透明“空中观景台”。厢门关闭,世界瞬间安静,一个个水滴型的吊厢轻盈地脱离地面,开始了一段无声的攀升。

  在最初的几十米高度,还能清晰地听见山下传来的零星人语与车鸣,但很快,这些闹市的喧嚣便被脚下越来越密的树冠所吸收、掩盖。仿佛正在进行一场优雅的时空转换,从繁华都市缓缓驶向静谧山林。

  “第一次以这样的视角俯瞰南昌,城市天际线的轮廓真美啊。”

  “刚才还在都市的喧嚣里,转眼就沉浸在这无边的绿意中。这种‘出尘不离城’的体验,实在是太奇妙了。”

  ……

  行进过程中,大家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请注意脚下安全。欢迎来到南昌之巅——梅岭云端园区。”随着吊厢缓缓停靠,仅17分钟,记者就从梅岭山脚下来到了梅岭“云中秘境”。

  穿过连廊,采风团到达揽胜广场,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市集正热闹举行,为静谧的山巅注入了浓郁的文化活力。

  在豫章剪纸的摊位前,代表性传承人沈哲巧手翻飞,红纸顷刻间化作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精细的刻画令人叹为观止。一旁的罗亭绳编技艺展示区,色彩斑斓的丝线在匠人指间穿梭,编织出寓意吉祥的精巧饰物,古老技艺,就在这方寸指尖娴熟流转。

  “变化真大,和我之前来看到的样子大不相同。天净湖片区的建设让人眼前一亮,以后肯定会常来。”在集市上,记者遇到了来爬山游玩的市民黄筱媛,她期待着,等索道正式启航了,再和老友相约南昌之巅。

  山风轻拂,天净湖如一块碧绿的翡翠镶嵌于群山怀抱。湖水澄澈,倒映着蓝天白云与四周苍翠的山林。远处九星连廊连绵不绝,勾勒出山脉的轮廓,如灵动的丝带缠绕山间。

  当天的“云端漫步”在意犹未尽中接近尾声。当吊厢缓缓降落在下站,双脚重新踏上坚实的土地,许多人忍不住回望那条横亘于天际的轨迹,心中充满了震撼与回味。

  这5580米,不再是简单的空间距离,它更像是一轴流动的画卷,将自然山水、历史底蕴与现代都市完美串联,南昌今天的文旅故事,亦随着画卷舒展,娓娓道来。(洪观新闻记者 潇远/文 紫韬/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4

标签:旅游   云端   南昌   胜景   索道   风光   媒体   游客   记者   映入眼帘   豫章   期待   画卷   山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