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影响免疫力!医生提醒:出现这3个症状,或是脾气虚弱的信号

在中医的认知里,脾被称作 “后天之本”,就像滋养身体的 “粮仓”,我们吃进去的食物,都要靠脾来运化吸收,转化成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进而滋养五脏六腑、维系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要是脾的功能变弱了,“粮仓” 储备不足,身体的抵抗力自然会跟着下降,就像失去了坚固屏障的城池,更容易受到外界病菌的侵袭。

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自己脾虚,其实身体早已发出了信号。第一个常见的信号就是食欲不佳,吃一点东西就觉得腹胀。正常情况下,脾运化功能良好时,我们对食物会有正常的渴望,吃完后也能轻松消化。可当脾气虚弱,运化能力减弱,食物在肠胃里难以被充分消化吸收,就容易堆积,导致腹胀,时间久了,还可能因为营养吸收不足,让人慢慢消瘦。

第二个信号是精神不振、容易疲倦。脾能将食物转化为 “气血”,为身体提供能量。脾气虚弱时,气血生成不足,身体各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能量供应,人就总觉得没精神,稍微活动一下就觉得累,甚至白天也常常想打瞌睡,这可不是简单的 “没睡好”,很可能是脾在提醒我们它需要调理了。

第三个信号则表现在大便上,比如大便不成形,或者粘在马桶上难以冲净。中医理论中,脾具备 “运化水湿” 之功效。它宛如身体的清道夫,可将体内多余的水分进行代谢,维持机体的水液平衡,保障身体正常运转。一旦脾气虚弱,水湿运化失常,多余的水分就会停留在肠道里,影响大便的形态,导致大便稀溏不成形,或者因为湿气重,让大便粘滞在马桶上。

当发现自己有这些症状时,也不用过于焦虑,通过生活习惯的调整,就能帮助脾气慢慢恢复。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温和、易消化且能健脾的食物,像小米、山药、南瓜等,它们性质平和,不会给脾增加额外负担,还能为脾的运化提供助力。同时,要尽量避免吃生冷、油腻的食物,比如冰饮、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容易损伤脾阳,加重脾虚的情况。

除了饮食,规律的作息和适度的运动也很重要。长期熬夜会消耗身体的气血,影响脾的功能,所以尽量保证每天晚上 11 点前入睡,让身体有充足的时间修复。而适度的运动,比如散步、太极拳等,能促进身体的气血运行,增强脾的运化能力,不过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以免适得其反,消耗过多体力。

其实,古人早就有调理脾胃的智慧。早在《黄帝内经》中,便有“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之论。此语着重强调,合理饮食与规律作息,于脾胃养护而言,至关重要。古代的养生家们也常通过食疗、艾灸等方式养护脾胃,比如用茯苓、莲子等食材煮粥,温和地滋养脾胃。这些流传下来的方法,至今仍对我们养护脾气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脾虚的程度和表现也会有所差异。如果这些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者通过生活调整后改善不明显,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调理。毕竟,养护好脾这个 “后天之本”,才能让身体拥有更强大的免疫力,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6

标签:养生   免疫力   虚弱   症状   信号   脾气   医生   身体   食物   大便   脾胃   气血   饮食   粮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