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们才是“小丑”!
本来以为买个飞利浦的电器就能够享受到进口产品,结果没想到竟然是“假货”!
没想到不知不觉中飞利浦已经“脱胎换骨”,这些我们所有人以为是飞利浦自己生产的产品,竟然全是中国小工厂代工的!
6月27日飞利浦大中华区总裁和一众影像学专家,在中欧影像高峰论坛上交流讨论,飞利浦这个荷兰企业再次吸引了所有人注意力!
飞利浦为什么还和影像学医疗器械扯上了关系,恐怕所有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飞利浦不是卖剃须刀的吗?
细扒之下才发现飞利浦原来这么不简单!
成立于1891年的飞利浦,最初是荷兰的一家电灯泡制造商,凭借着创新的技术,迅速占领了欧洲市场。
占领了欧洲市场的飞利浦,很快就扩展了业务,业务范围一下子扩展到收音机、电视、家电甚至还有医疗设备等多个领域。
尽管飞利浦的步子迈的很大,但是飞利浦照样凭借顽强的生存能力,依旧活的非常好,甚至业务还拓展到了全球。
尤其在20世纪中后期,飞利浦不仅在消费电子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甚至在医疗设备领域也一度领先。
不过随着全球化的进场影响,飞利浦逐渐发现日本美国还有中国等其他国家也纷纷涌现出了众多的家电品牌。
美国的通用、惠而浦等,日本的松下、东芝、夏普等,以及来自中国的格力美的和海尔等实力强劲的企业。
正是因为这也企业的崛起,飞利浦逐渐发现自己在电子消费品领域的竞争力,逐渐被追赶,并且他们也几乎横扫了整个市场。
这让飞利浦不得不在战略上进行深刻的反思,于是飞利浦便开始了多元化转型,逐步缩减了消费电子产品的业务,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医疗健康领域。
于是在2001年飞利浦决定转型,当时飞利浦已经因为互联网泡沫的崩盘而亏损了32亿欧元。
为了生存飞利浦选择了“断臂求生”,大幅度缩减了自己的业务规模。
显示器、手机、照明,甚至连一度代表飞利浦的家电产品剃须刀、空气炸锅也都卖掉了。
2004年,飞利浦将显示器和电视的业务卖给了冠捷科技。
到了2014年飞利浦则是彻底退出了电视业务,而照明业务也在2014年拆分并出售给了昕诺飞。
到2021年飞利浦几乎已经将自己能卖的家电业务全都打包转手,只剩下医疗健康领域的业务勉强维持着昔日的辉煌。
如今飞利浦已经不再生产家电产品,所谓的飞利浦家电几乎都已经变成了“贴牌产品”。
这些产品都由其他厂商代工生产,而飞利浦自己则是只赚取品牌授权费用。
不得不说如今的飞利浦走上了一条更为轻松的赚钱道路,那就是贴牌授权,甚至自己连生产都不用,只需要坐着拿钱就行。
比如一款售价高达2999元的空气炸锅,而飞利浦从中可以获得的利润则是可达60-120元,如此之高的利润率令人咋舌。
去年2024年飞利浦的品牌授权收入达到了4.19亿欧元,占总收入的3.4%,虽然说这种躺赚的模式让飞利浦大把大把的捞钱,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贴牌商为了压低成本于是大幅度降低生产质量,比如飞利浦的电吹风、吸尘器、烤炉等产品,就屡屡被中国的监管部门抓到质量问题。
甚至某些产品还因为结构缺陷、辐射超标等问题被列入黑名单。
2021年飞利浦自身的医疗健康领域还因为呼吸机产品质量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召回了400万台设备,飞利浦的股价也随之暴跌80%。
不仅如此飞利浦曾经拥有的光刻机技术和半导体领域的优势,也已经被ASML和恩智浦这些公司抢走。
现在的飞利浦已经不再是皇家的代名词,而是山寨产品的代名词。
消费者对产品的期待不仅仅是品牌的名字,而是实实在在的质量,如果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飞利浦也会和许多已陨落的品牌一样,逐渐走向衰败!
能够看的出来,飞利浦其实也仅仅只是全球化的一个小小缩影,对此也有很多网友调侃“原来以为购买的是百年老牌,没想到竟然是个假货”!
虽然贴牌代工是飞利浦的无奈选择,但是飞利浦也不应该放任贴牌商不管,毕竟贴牌商代表的是飞利浦的名声,名声一旦臭了那就离毁灭不远了!
参考信源:
飞利浦Q1销售额超预期 下调全年盈利预期
环球网财经2025-05-07
逆周期进击:飞利浦的中国式破局
新浪财经2025-07-07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