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吉樱
她是曾经的跳水女皇,集美貌和才华于一身。
不仅成就了跳水天才全红婵,还为中国赢得了多枚奥运金牌。
事业巅峰的她惨遭病痛折磨,只能宣布退役。
她就是长着一张国泰民安脸的陈若琳。
作为全红婵的教练,她宽中有严,和学生打成一片。
比起教练,她更像一个母亲。
陈若琳为何如此优秀?曾经的她又经历了什么?
要说陈若琳和跳水的缘分,还要从她四岁时说起。
当时,其他的小朋友还在上幼儿园,陈若琳就开始接触游泳了。
因她身体不太好,三天两头感冒发烧,爷爷奶奶为了增强她的免疫力,让她学习游泳。
一方面可以让陈若琳有一技之长,另一方面可以让孙女有一个健壮的体魄。
就在陈若琳学习游泳时,阴差阳错,被跳水教练看上了。
虽然陈若琳游泳学的也不错,但是以她身材比例,简直就是跳水运动的天选之才。
于是,陈若琳开始在跳水上下功夫。
后来,她发现跳水远比想象的更困难。
站在几米高的跳台,一眼望下去,让人窒息。
陈若琳努力克服内心的恐惧,但始终对跳水提不起兴趣。
直到1997年,她观看了其他运动员跳水比赛之后,深深被运动员的勇气和能力折服。
陈若琳开始热爱跳水,她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被万人瞩目,成为家喻户晓的运动员。
有了这个目标,陈若琳每天更加努力。
每天早早就起床跑步,晚上训练到很晚才回去。
不知从何时起,跳水已经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陈若琳享受跳水带来的快感,在这个过程中她的成绩突飞猛涨,让教练都刮目相看。
2003年,年仅11岁的她,在全国少儿跳水比赛中独揽三金。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她优异的表现很快被国家队看上,顺理成章地进入了运动员们梦寐以求的国家队。
国家队里高手如云,陈若琳只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将。
为了能够在众多运动员中脱颖而出。
陈若琳每天都付出百倍的努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6年世界杯上,陈若琳一路披荆斩棘,杀到了决赛。
决赛上,她稳定发挥,将金牌揽入怀中。
成为了当时中国跳水队最年轻的现役世界冠军。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陈若琳愈战愈勇。
终于在两年后,她迎来人生的转折点……
2008年,奥运会拉开序幕。
中国作为此次奥运会的承办方,更是重视这次比赛。
陈若琳经过层层选拔,获得了参加奥运会的机会。
13亿双眼睛盯着她,陈若琳深知自己身负重任,不得出一点差错。
作为奥运会的新秀,陈若琳从容不迫。
最终,成功为中国赢得两枚金牌。
此次比赛的胜利,结束了中国跳水队十多年来无缘女单10米跳台冠军的历史。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个低调的奥运冠军,竟然成绩也非常优异。
2011年,陈若琳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
不可否认,这其中有奥运光环的加持,到更多的还是陈若琳本身就无懈可击。
无论是从学习上,还是从专业上,都更胜一筹。
同年,陈若琳还成为了实现了大满贯的跳水选手第一人。
她被称为“跳水女皇”,只要有陈若琳在,冠军就非他莫属。
年轻有为的她,神一般的存在。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身体也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
常年的超负荷训练,也让陈若琳积累了一身病伤。
可眼下里约奥运会迫在眉睫,如果自己退出,队员还要重新磨合。
不仅给其他成员拖了后腿,还可能与金牌失之交臂。
可如果继续训练比赛,陈若琳可能会瘫痪,一辈子无缘跳水。
陈若琳进退两难,她该做出怎样的抉择呢?
陈若琳抱头痛哭,她想为国争光,不想半途而废,让国人失望。
瘫痪就瘫痪,如果能拿得了金牌,这一切都值得了。
经过斟酌再三,陈若琳义无反顾,决定坚持参加奥运会。
可伤痕累累的她,还能在奥运会上稳定发挥为国争光吗?
陈若琳迅速调整好状态,投入到了训练中去。
在这场比赛中,陈若琳实现了奥运三连冠,共计获得奥运金牌五枚。
一片片热烈的掌声响起,五星红旗也缓缓升起,陈若琳却面露难色,笑不出来。
她紧紧地握着手里的金牌,她知道,这可能是她人生最后一次金牌了。
回国以后,陈若琳销声匿迹,再也没听到过她的消息。
后来,她顶着巨大的舆论,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则信息。
陈若琳表明自己因伤病,无法继续参加比赛,正式退役。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为之动容,没想到年纪轻轻的陈若琳,就此告别了赛场。
一年之后,陈若琳再次以新的身份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
这次,她不再是运动员,而且裁判长。
与此同时,她还担任了跳水队的教练。
身兼多职的她,活得比之前更通透,更潇洒。
正是陈若琳的出现,让全红婵在比赛中得心应手,无人可敌。
陈若琳从全红婵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两人的家庭条件都一般,但有毅力有干劲。
毕竟是过来人,陈若琳知道如何高效的训练,如何在学习时少走弯路。
她将自己的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了全红婵,成就了这个跳水天才。
陈若琳不像其他的教练墨守成规,要求苛刻,而是和学生处成了朋友。
在陈若琳的指导和教育下,全红婵在2024年奥运会上,再次为中国添置了金牌。
全红婵比赛完的第一件事,就是和陈若琳紧紧相拥。
可以看出,陈若琳真的很爱很疼自己的学生。
虽然在这两天的比赛中,全红婵与金牌失之交臂。
陈若琳并没有因此训斥全红婵,而是给予她更大的鼓励。
比赛结果固然重要,但是以后的路还很长,比赛的机会还很多。
比起结果,更重要的是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以更好的状态面对接下来的比赛。
短短三十年,陈若琳实现了从奥运冠军到金牌教练的转变。
以后的路还很长。
相信在陈若琳的指导和帮助下,越来越多的运动员能突破自我,实现自身价值,为国家争光!
参考资料:
“跳水皇后”陈若琳:从小被舅舅养大,创造奥运五冠王传奇,如今成了全红婵的“贵人”|澎湃新闻
继郭晶晶、李婷、吴敏霞后,陈若琳传来喜讯!|光明网
陈若琳|百度百科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