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让沉寂许久的易建联重回公众视野。
镜头里的他,颧骨微凸,肤色黝黑,与记忆中那个在CBA赛场上叱咤风云的“男篮一哥”判若两人。网友惊呼:“这是去非洲支教了,还是改行当了渔民?”
照片拍摄于美国洛杉矶的一处私人训练馆。37岁的易建联穿着简单的黑色运动服,正在指导几名青少年练习投篮。没有聚光灯,没有赞助商logo,甚至连标志性的“11号”球衣都没穿。
若不是那双骨节分明的大手和2米13的挺拔身姿,几乎认不出这是曾单场砍下31分19篮板的“太空易”。
事实上,这已是他退役后的常态。2023年宣布退役时,他曾在微博写下“感恩篮球,未来依旧在路上”。彼时球迷以为这只是客套话,没想到他真把“路上”走成了生活——半年飞三次非洲参与公益篮球营,在洛杉矶投资青训基地,甚至悄悄考取了潜水证。友人透露:“他现在日程比打球时还满,只是不再为别人拼命,全为自己活。”
面对“憔悴”的质疑,专业健身教练一眼看破玄机:“体脂率不超过12%,肌肉线条清晰,这分明是长期功能性训练的结果。”退役运动员最易陷入“代谢骤降→暴肥→伤病”的恶性循环,而易建联却用更严苛的标准对抗自然规律。他的食谱被曝光:早餐藜麦沙拉,午餐深海鱼配糙米,晚餐仅喝蔬菜汤。网友调侃:“这伙食还不如CBA食堂的鸡腿饭。”
肤色变化则另有故事。今年夏天,他带着12名中国小将赴肯尼亚训练两周。当地日均紫外线指数超10级,他却坚持和孩子们一起露天训练。随行教练回忆:“他总说‘黑人球员不怕晒,我们凭什么娇气’,结果自己先晒成了焦糖色。”回国时海关差点没认出护照照片,成为队内经典段子。
并非所有人都理解这种“归零”心态。有球迷痛心疾首:“以他的影响力,随便直播带货年入千万,何必自讨苦吃?”更有人翻出旧账:“当年改年龄传闻还没解释清楚,现在又搞神秘主义。”
但深谙体育圈规则的媒体人点破关键:“中国运动员退役后只有两条路——要么消费情怀,要么彻底消失。像他这样既不卖惨也不炒冷饭的,反而是真狠人。”的确,对比某些退役即发福的球星,或是靠“回忆杀”捞金的网红教练,易建联的沉默更像一种宣言:英雄可以主动走下神坛,但绝不为五斗米折腰。
如今再看他社交媒体最后一条动态——2024年春节发布的雪山徒步照,配文“高处见”。当时被解读为告别宣言,现在想来竟是伏笔。知情人士称,他正在筹备篮球纪录片项目,试图记录全球草根球员的故事。“不找明星站台,不要宏大叙事,就拍普通人和篮球的真实羁绊。”这种“去易建联化”的创作,恰是他对过往光环最彻底的切割。
当记者问及是否考虑复出时,他笑着摇头:“我现在跳起来只能摸到厨房吊柜,还是把篮板留给年轻人吧。”这句自嘲,比任何励志语录都更有力量。
褪去战袍,仍是自己的国王
37岁的易建联不需要白皙的皮肤证明养尊处优,也不用圆润的脸庞彰显生活安逸。那张被烈日和汗水重塑的面孔,恰恰写着最朴素的真理:真正的自由,从不再讨好任何人开始。正如他代言的某运动品牌广告词——
“人生下半场,换自己当裁判。”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