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克拉现世,品牌关店100家?国内消费者:材质不如国产钻

156克拉钻石巨响,潘多拉们听见丧钟了吗?

丹麦珠宝品牌潘多拉的二季报,炸穿了其在华神话。原计划关店50家,如今翻倍至100家;中国区营收占比从2019年巅峰期的9%,断崖式萎缩至1%。消息落地,股价应声暴跌近20%。

当潘多拉门店陆续拉下卷帘门,贴上“撤店清仓”告示时,一千多公里外的河南商丘迎来了一则重磅消息,156.47克拉的TK培育钻石,喜获全球最大培育钻石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这不仅是一颗钻石的荣光,更宣告中国高端钻石制造,已稳稳跻身世界第一梯队。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孤例,其诞生地河南柘城,年培育钻石产量达600万克拉,早已是名副其实的“钻石之都”。

潘多拉的溃败,早有伏笔。“如果能重来,我肯定不买!”一位老用户的吐槽戳破真相:镀金露底、锆石碎裂、珐琅脱落,廉价材质撑不起其营销包装的“精致”。

主打的“个性化串珠故事”,新鲜感褪去后,只剩材质硬伤暴露无遗。当用户发出“如果能重来,我肯定不买”的感叹时,丧钟其实已经敲响。

而中国培育钻石的崛起,则精准地瞄准了这一价值洼地,发动了一场“降维打击”。“以前收到潘多拉串珠觉得浪漫,现在看着发黑的链子只想扔。”北京白领王女士的转变很有代表性。她果断地“弃暗投明”,在河南本土品牌柘.光定制了2克拉钻石吊坠。

“原以为只有花大价钱才能买到高品质钻石,没想到柘.光钻石净度能达到VVS级,还有顶级D色、3EX切工和IGI认证,算上终身售后一克拉才卖8000元,真是相见恨晚啊。”王女士补充道。

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向正在蔓延。京东数据显示,2025年培育钻石定制订单同比暴涨300%,30-45岁消费者占比超七成。

反观潘多拉,它的失宠绝非单纯价格与品质问题,而是在中国钻石崛起之下,消费市场逐渐回归理性的结果。过去,轻奢珠宝靠品牌溢价和情感营销称王。潘多拉深谙此道,用“每颗串珠一个故事”的叙事,将廉价材质包装成昂贵情感符号,曾俘获大批年轻女性。


中国培育钻石的爆发,让“钻石自由”照进现实。见识更广、更务实的Z世代与千禧一代,开始拒绝为虚无故事和过度溢价买单。他们要的是实打实的价值:物理属性的永恒、精湛工艺、可靠服务,以及“钱花得明白”的踏实感。

如今的柘城,已成钻石消费新地标。国庆期间,外地游客纷纷涌入柘.光线下店抢购钻石。当地媒体对此作了报道,一位60多岁的上海游客专程到柘.光品牌店,为85岁母亲定制毛发生命钻石。


“老人家就喜欢珠宝,对比了好几家,柘.光钻石净度、切工都没得说,还有权威认证,这次用她自己头发做钻石,我母亲非常开心!”据柘.光专属顾问称,2025年上半年该品牌线上线下总销售额已超1000万,大克拉白钻与彩钻尤为畅销,其中生命钻石还吸引到了沙特富豪光顾。

在国产钻石的冲击下,潘多拉从2015年高调入华,到2025年惨淡离场,它用实际行动警醒着所有市场参与者,在当下中国市场,缺乏产品质量核心支撑的模式,再动人的营销、再新颖的概念,都只是沙滩上的城堡,潮水一来便不堪一击。

而那枚156.47克拉的河南钻石,它昭示着理性价值的回归。消费者的选择,终将流向更透明、更优质、更可持续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6

标签:时尚   材质   消费者   品牌   国内   钻石   潘多拉   中国   柘城   河南   串珠   丧钟   溢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