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旭15分 中国女篮63:76澳大利亚,本场比赛不得不承认的五个事实

来源:体育

北京时间7月6日,中国女篮国际邀请赛女篮姑娘迎来最后一个对手的练兵,中国女篮坐镇主场迎战澳大利亚女篮。本场比赛不得不承认的五个事实

第一

李月汝去WNBA闯荡是好事,但今天这比赛一打,才算真正体会到“内线支柱不在家”的难处。韩旭不是站桩中锋,得满场跑着防挡拆、补防线,进攻还要拉到三分线外策应;张子宇呢?这个18岁的小姑娘被推到了“救火队员”的位置,全场抢下8个篮板,其中5个前场板,每次卡位都像块粘在篮下的口香糖。

以前李月汝在,对手冲内线得先过她这道“肉盾”;现在李月汝不在,韩旭得兼顾协防,张子宇得硬扛对抗,两人的体力消耗比平时多了三成。第三节末段,张子宇被换下场,扶着膝盖直喘气,队医赶紧递冰袋——这说明她在全力扛内线。

第二

赛前有人说:“澳大利亚主力没来,这场就是练兵。”可真打起来才发现,人家的“二队”都带着一股子狠劲。快攻转换快得像装了加速器,防守轮转密得连韩旭的空切都找不着缝。最典型的是首节,中国女篮刚落阵地,澳大利亚后场一个长传直接甩到前场,对方小前锋一条龙扣篮得分——这哪是“练兵”?分明是在用高强度节奏“逼”中国姑娘适应。

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全场快攻得分18分,中国女篮只有6分。这差距,就像跑步时人家跑5公里/小时,你还在4公里/小时热身。

第三

今天最提气的,还得是第三节。杨舒予像突然开了“防守挂”,三次抢断来得又快又狠:第一次从对方控卫手里断球,反击一条龙上篮;第二次协防补篮下,直接把对方的上篮扇出界;第三次更绝,预判对方传球路线,一个滑步截胡,然后推进到前场,击地传给跟进的王思雨,后者稳稳命中三分。

这一波12:0的小高潮,直接把分差从10分缩到2分。场边的宫鲁鸣指导攥着战术板直点头——这才是年轻球员该有的拼劲。但可惜的是,这股子劲头只维持了半节,后面又被澳大利亚用挡拆和三分拉开了分差。

第四

宫鲁鸣指导赛前说过:“这场比赛,既是练兵,也是考察。”可看完今天的表现,有些球员的位置怕是要重新排了。比如陈明伶,全场出场12分钟,只触球5次,进攻端没机会,防守端漏了两次空切;贾赛琪更惨,上场8分钟,犯规4次,每次都是无谓的伸手——这种防守习惯,在国际赛场上可是要吃大亏的。

反观替补席上的其他人,比如李缘,虽然得分不多,但几次突破分球都找到了空位;王思雨虽然三分不准,但组织串联没掉链子。说白了,有些球员不是没能力,是没把“机会”变成“表现”。

第五

以前李梦在,不管多胶着的局面,她总能靠突破或者中距离投几个“神仙球”。可今天李梦缺阵,中国女篮的进攻就像卡壳的录音机——韩旭被包夹就传不出去,杨舒予突破分球没人接,外线射手们站在三分线外,投也不是不投也不是。

数据显示:全场三分21投6中,命中率不到30%;澳大利亚三分15投8中,命中率53%。更关键的是,当比分落后时,场上球员明显有点慌,传球失误多了,突破也犹豫了,这就是“核心球员缺阵”的连锁反应。

比赛结束时,女篮围在一起互相鼓劲,眼神里没什么沮丧,倒多了股子“不服输”的劲头。输球不可怕,怕的是看不见进步的方向。今天的五个事实,既是问题清单,也是亚洲杯前的“体检报告”,知道哪儿弱,才能针对性补;看清对手,才能更有底气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9

标签:体育   澳大利亚   女篮   中国   事实   韩旭   球员   前场   全场   内线   得分   快攻   股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