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说,但孩子全都知道:父母的情绪,会被孩子完整地感知

文|吴钩随笔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细思极恐的现象:

世界上最在意你情绪的人,恰恰是你最容易忽略的人。

不是伴侣,不是朋友,而是你的——孩子。

你一个皱眉,他们就不再说话。
你一个叹气,他们就悄悄躲开。
你一个微笑,他们立刻手舞足蹈。

你以为他们不懂,其实他们一直都在“读你”。


一岁三个月的宝宝,用沉默回应妈妈的情绪

前几日,随朋友去她堂姐家吃饭。

饭桌上,她堂姐讲起了做母亲的心路历程:

宝宝半夜胀气哭闹、三番六坐七滚八爬、学步摔跤又爬起……

这些生命的节点,看似孩子在成长,其实每一寸,也是父母的蜕变。

当她讲到艰难的时刻时,语气稍稍哽咽,我看见,那位才一岁三个月的小宝宝,忽然停下啃饼干的动作,抬头看着妈妈。

不吵不闹,只是望着她。

堂姐一笑,孩子也咧嘴笑;
堂姐一叹气,孩子也皱起眉头。

没有人教过她什么是悲伤,
但她知道妈妈不快乐。

这种无声的感知,比语言还要直接,仿佛心电感应一般,连接着母女之间那根最深的情绪之弦。


我不懂大道理,但我知道谁在伤害妈妈

我最自豪的一次“出头”,是在我14岁那年。

春节,家里来了父亲那边十几位亲戚。饭没上桌,几位姑姑却开始轮番指责母亲的不是:

“妯娌之间就该让着点。”
“大的要体谅小的。”

母亲在厨房忙着做饭,因为耳背,听不真切;父亲坐在炕头,一言不发,只听不辩。

可我,坐在客厅的少年,听得清清楚楚,气得热血上头。

那一刻,没人告诉我该怎么办,但我知道:

如果我不站出来,妈妈会被这群人毁掉情绪。

于是我开口:“都别吃了,谁再说我妈一句,请现在就走。”

屋子霎时安静。我做好了流血的准备,结果他们悻悻离开,没吃饭。

后来我才明白:

孩子对父母的情绪,有一种近乎动物性的本能:
他们能感知到情绪中的善意,也能捕捉到最细微的恶意。


成熟的男人,不怕在父亲面前红了眼眶

高二那年,父亲支架手术,我陪他在市医院复检。

病房里有个和父亲年纪相仿的叔叔,儿子是省城一家公司的项目经理,衣着得体,语气稳重。

本以为他是那种“不动声色”的人,结果医生一说起风险,他立刻追问细节,神色慌张。

而当医生一走,他又立刻换上温柔语气安慰父亲:“没事,您别担心。”

后来我看到他一遍遍帮父亲捋被角,拿热水、喂药、搀扶上下床。

那个时刻,他不是精英,不是领导,只是一个心里时刻揪着爸爸情绪的儿子。

父母的情绪起伏,孩子不是没感知,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有的是沉默,有的是守护,有的是一句反驳,有的是一次大哭。


很多父母以为,孩子是来添乱的

“我都快崩溃了,他怎么还在吵?”
“生了他我这辈子都没安宁过。”
“我都烦死了,他还在跟我讲故事。”

但你真的知道他们内心在想什么吗?

你累到瘫在沙发上,他悄悄把水杯拿过来;
你掉了眼泪,他躲在墙角偷偷看你;
你大声吼他,他晚上还拉着你的手睡觉。

他们不是来报仇的,是来报恩的。

只是他们太小,不会表达。
他们太懂,却说不出。

你以为孩子不懂你的情绪,
但其实,他们懂得,比你想象的还要多得多。


孩子的情绪,其实是父母情绪的“镜子”

他们屏息,是因为你在怒;
他们沉默,是因为你在伤心;
他们活泼,是因为你在开心。

孩子的反常,可能不是因为他们不听话,而是因为你的情绪正在“泄露”。

“孩子身上,藏着父母的影子;孩子心里,装着父母的风暴。”


写在最后:

请记得这一句话:

当你觉得没人在意你时,其实孩子一直都在看着你,感受你,爱着你。

所以,日子顺遂时,别忘了常回头看看你的父母;
日子沮丧时,也请想起那个用力模仿你笑容的小小人儿。

你哭时他跟着哭,你笑时他也笑。
他什么都没说,但他什么都懂。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3

标签:育儿   孩子   情绪   父母   完整   堂姐   父亲   妈妈   有的是   语气   沉默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