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今日最新国际金价暂报4137.89美元/盎司,国内金价暂报942.88元/克,中国黄金基础金价940元/克,投资金条/储值金条/元宝金零售价956元/克,黄金回收价格查询今日922元/克。
这不是小打小闹的波动,而是实实在在的历史新高。要知道年初金价才刚过2700美元,到现在涨幅已经超过51%,创下1979年以来最强的一年涨势。
身边不少人都在问:这金子咋突然就疯了?现在上车还来得及吗?
今天咱们就把这事掰扯明白,这波涨势的背后,其实是全球经济的几盘大棋凑到了一块儿。
圈内人跟我聊下来,都觉得这波金价上涨最核心的支撑,不是散户抢筹,而是各国央行在背后悄悄“扫货”。这事儿不是新鲜事,但2025年的力度特别不一样。
截至2025年9月末,中国官方黄金储备已经连续11个月增持,总量快摸到2303.5吨了。
可能有人觉得这数不算多,但要知道,不只是中国在买,全球央行这几年都在囤金。
高盛预测,2025年全球央行净购买量能到80吨,而且都是实打实的“净增持”,很少有抛售的情况。
央行们为啥非得买黄金?说白了就是在搞“去美元化”的防御。
这些年美国债务越堆越高,已经突破38万亿美元,政府动不动就停摆,美元的信用越来越让人没底。
各国央行手里的外汇储备大多是美元资产,一旦美元贬值或者美债出问题,本国财富就得缩水。
黄金这东西不一样,它不跟任何国家的信用挂钩,几千年来都是硬通货,把外汇储备里的一部分换成黄金,相当于给国家财富买了份“保险”。
中辉期货的王维芒说得挺实在,这轮黄金牛市最核心的就是“央行购金”这个结构性变化。
以前金价波动多靠市场情绪,现在有央行这个“大买家”托底,就算短期有回调,跌下去也有人接盘,这就是金价能稳稳站上4000美元的底气。
如果说央行购金是“慢支撑”,那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就是“快推手”,直接把黄金的吸引力拉满了。
黄金这东西有个特点:不生利息。
要是银行利息高,大家更愿意把钱存银行吃利息,没人愿意拿着不生钱的黄金;可一旦预期要降息,存银行赚不到钱了,黄金的“缺点”就变成了优点。
2025年这波行情里,美联储的表态简直是给黄金“喂料”。
市场现在普遍预计,美联储2025年四季度还得降两次息。10月9号,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威廉姆斯直接表态,支持年内进一步下调利率,这话一出来,市场更确定宽松政策要延续了。
CME的“美联储观察”数据显示,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都到97.3%了。
利率降了,美元也跟着弱了。美元和黄金向来是“跷跷板”,美元跌,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就会变便宜,全球其他货币买黄金的成本降低,需求自然就上来了。
尚艺投资的王峥说得挺到位,黄金在降息周期里往往能涨不少,这轮美联储一开启宽松,资金就顺着缝隙流进了黄金市场。
黄金的另一个身份是“避险资产”,全球但凡有风吹草动,资金就会往黄金里钻,2025年的“风险点”简直太多了。
最闹心的就是中东局势。10月14号刚传来消息,以色列无人机袭击加沙又致3人死亡,伊朗和欧洲三国的制裁博弈也在升级,整个中东就像个“火药桶”,谁也说不准啥时候会炸。
除了国外,美国自己的麻烦也不小,政府停摆已经进入第10天,75万联邦雇员面临裁员,连关键的就业和CPI数据都没法按时发布,市场根本没法准确判断经济形势,只能靠黄金避险。
排排网的隋东分析得挺透彻,这些事单独看可能影响有限,但凑到一块儿就会放大恐慌情绪。
投资者最怕的不是“坏消息”,而是“不确定性”——不知道中东冲突会不会扩大,不知道美国政府啥时候能复工,不知道下一个风险点在哪儿。
这种时候,黄金就是最稳妥的选择,毕竟不管局势多乱,黄金的价值不会凭空消失。
世界经济论坛在《2025年全球风险报告》里直接说了,国家间的武装冲突是未来一年最紧迫的风险。这话等于给市场提了个醒,避险需求短期内不会降,黄金的“安全垫”还在。
要是说央行、降息、避险是“基本面”,那投资者的“追涨情绪”就是把金价推上新高的“催化剂”。
这波行情里,机构和散户都在往里冲。黄金ETF(可以像股票一样买卖的黄金基金)的资金流入创了纪录,
10月13号那天,全球最大的黄金ETF——SPDR的持仓量已经涨到1018.88吨,比9月初多了快100吨。
这说明啥?说明专业机构都在加仓,普通散户看到机构动了,也跟着往里挤。
这里得说个词叫“FOMO情绪”,就是“害怕错过”的意思。金价突破4000美元这个历史关口后,很多人本来在观望,一看价格还在涨,生怕再不动手就彻底跟不上了,赶紧跑步入场。
这种情绪会形成“正循环”:买的人越多,价格涨得越快;价格涨得越快,越多人害怕错过,又跟着买。
王维芒说这是“上涨惯性”,其实就是情绪放大了价格波动。
国内市场也一样,国庆长假期间,深圳水贝的投资金条卖得火爆,有的店铺一天能卖出去几百公斤,反观金饰消费倒挺平淡。
这说明大家买黄金不是为了戴,纯粹是把它当投资品,奔着赚钱来的。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来了:金价还能涨多久?普通人该不该上车?圈内人的观点很明确:短期有风险,长期还能涨。
先看短期,不少人都提醒要警惕回调。
尚艺投资的王峥说,金价涨得太快,技术面上已经出现“超买”信号,RSI指标都超过75了,而且现在市场里全是看涨的人,这种“过度拥挤”的情况很容易引发调整。
厚石天成的侯延军更直接,说现在价格涨得太猛,根本不是理想的介入时点,追高很容易被套。
但中长期来看,支撑金价上涨的核心逻辑一个都没消失。持赢私募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他们觉得这轮行情是“超长周期”的,不是短期炒作。
一来全球的地缘冲突没解决,中东、欧洲都有“火药桶”,避险需求会一直在;
二来美元信用弱化、央行购金这些长期因素还在加剧,而且“横有多长,竖有多高”,之前金价在3000-4000美元之间盘整了很久,突破后上涨空间已经打开了。
高盛甚至把2026年的金价预测调到了4900美元/盎司,觉得突破5000只是时间问题。
给普通人的建议其实就三条,都是实在话:
第一,别追高。现在4000美元以上的价格风险太高,要是实在想配,等回调到3950-3980美元这个区间再分批买,把止损设在3900美元以下,就算跌了也不会亏太多。
第二,选对渠道。普通投资者别去买金饰,工费和回收折价太高,不划算。
最好选黄金ETF,交易方便、成本低,也不用考虑存储问题;要是想拿实物,就买标准的投资金条,认准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国标产品。
第三,别重仓。黄金是避险资产,但不是“稳赚不赔”的资产,2011年金价冲高后跌了好几年,不少追高的人套了十年才解套。
建议把黄金仓位控制在总资产的5%-10%,别把所有钱都砸进去,毕竟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
最后得提醒一句,盯紧三个信号:10月28-29日的美联储会议(看降息节奏会不会变)、中东局势的最新动态、美国的通胀数据。
这些消息一旦有变化,金价可能会剧烈波动,得及时调整策略。
说到底,这波金价上涨不是偶然,是全球经济、政治、货币体系变化的集中体现。
黄金从来都不只是“贵金属”,它更像是全球风险的“晴雨表”,是大家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定心丸”。
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用把它当成发大财的工具,但作为资产配置里的“安全垫”,确实值得长期关注。
只是记住,任何投资都有风险,贪心和恐慌都是大忌,稳住节奏才能在市场里走得远。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