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替代潮推高金价?历史说“这次不同”要警惕

黄金这两年算是彻底火了,价格直接翻倍,不少人喊着“这是第三次大行情,这次肯定不一样”

但我一翻历史就有点犯嘀咕,过去半个世纪里,黄金已经这么疯过两次。

最后全以崩盘收尾,现在大家说的“不一样”,真能站得住脚吗?

历史总在重演?两次崩盘的教训

第一次疯狂是1979到1980年,当时所有人都怕美联储跟着尼克松总统走,放任通胀把美元搞贬值,于是疯抢黄金。

结果呢?1980年代初美联储换了主席沃尔克,这人是真狠,直接把利率飙到20%。

还搞出两次经济衰退,通胀是打下去了,但金价两年跌了一半。

更惨的是,按通胀算,金价直到今年才勉强回到1980年的高点,套牢的人等了四十多年。

第二次是2010到2011年,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搞量化宽松,又有人担心美元要不行,黄金再一次冲高。

可这次也没好到哪去,2011年之后金价连跌五年,2020年好不容易回到高点,之后又蔫了两年,直到现在才又起来。

每次市场喊“这次不同”的时候,我都觉得眼熟。

前两次大家担心的“通胀”“美元贬值”,现在不也照样存在吗?只不过这次换了个说法,要找美元的替代品。

“鲍威尔转向”,真的靠谱吗?

这次大家看涨黄金,有个很关键的理由是“鲍威尔变温和了”。

2024年8月杰克逊霍尔会议上,鲍威尔提了句“政策要多考虑就业”,市场立马解读成“要降息了”,金价从那之后涨了28%。

要是真要降息,美债收益率应该跌得厉害吧?可实际上10年期美债收益率也就从4.3%降到3.7%,没多大动静。

美元也一样,一直稳在102到104之间,没看出要贬值的样子。

这就矛盾了,要是降息预期真那么强,怎么债市和汇市都没反应?

更有意思的是美股,现在涨得好的全是AI股,英伟达、微软这些公司股价蹭蹭涨根本没看出大家在“避险”。

如此看来,市场解读鲍威尔的话,更像是找个理由追涨,不是真觉得经济要出问题。

投机还是避险?数据说了算

本来想,就算降息逻辑站不住,要是大家真在避险,买黄金也说得通。

但看了其他资产的表现,我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你看那些投机性的股票,方舟创新ETF涨了18%,美国微盘股指数涨了13%,反倒是低波动的防御性股票在跌。

这哪是避险啊?分明是资金在追高风险资产,黄金不过是这场投机狂热里的一员,跟1980年那种“怕通胀才买黄金”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还有个数据很关键,高盛说现在黄金占全球投资资产的比例已经到6%,是1986年以来最高的。

1980年泡沫最疯的时候,这个比例是22%,现在虽没到那地步,但增速太快了,两年就从4%涨到6%。

这背后肯定有不少人是“别人买我也买”,不是真懂黄金的逻辑。

未来,这次能打破魔咒吗?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这次黄金能不能打破“飙涨必崩盘”的魔咒,要我说,关键得看“美元替代”这事儿能不能成。

俄罗斯被冻结资产后,印度、中国确实在增持黄金,美元储备占比也从72%降到58%。

但IMF说了,未来五年美元还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没哪个货币能直接替代它。

如此一来,黄金想靠“美元不行了”变成核心资产,短期怕是很难。

还有美联储的态度,伦敦有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老板说,要是再出个“沃尔克2.0”那样的鹰派人物,金价肯定暴跌。

现在鲍威尔虽然没那么狠,但也没说要放弃对抗通胀。

毕竟选民和政客都怕通胀,真要是通胀起来,美联储大概率还是会收紧政策,到时候黄金说不定又要回调。

毫无疑问,黄金长期确实能对冲货币贬值,比如美国现在债务那么高,用通胀化解债务的需求是存在的。

但问题是,现在黄金的价格已经把这些风险提前涨完了,再追高就有点像“为还没发生的风险买单”,并非明智之举。

说到底,投资这事儿还是得理性,别被“这次不同”的说法冲昏头。

前两次崩盘的教训摆在那,要是真觉得黄金能一直涨,怕是要吃大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2

标签:财经   金价   美元   历史   黄金   通胀   鲍威尔   资产   货币   鹰派   关键   美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