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德国的技术,中国如今让磁悬浮列车充满活力!”
被德国称为Magnetschwebebahn的磁悬浮列车(中国称为 Maglev)其底层技术源自德国,并非中国发明。但是,由蒂森克虏伯和西门子最早共同研发的磁悬浮列车从未投入商业运营。
而中国却将磁悬浮技术发扬光大。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磁悬浮列车于2002年开始在上海一条30公里长的线路上运行,时速高达430公里。
如今,中国又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现场展出了时速达到600公里的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原型车。现在中国深入研发的磁悬浮技术远远超越德国技术,领先世界。
德国慕尼黑的磁悬浮试验项目告吹
不过,一些外国媒体又开始叽叽喳喳。亲西方的新加坡《亚洲时报》就猜测,德国工程师和零部件仍参与到了中国的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项目中。这是真的吗?
蒂森克虏伯集团应德国媒体要求确认,其与斯图加特大学和中国中车的学术合作仍在继续,但重点是科研交流和研究项目。他们并未直接参与这款创新列车的研发,也未作为供应商。
德国《慕尼黑水星报》的报道
中方高级工程师强调了这项新技术的战略作用,新型超导磁悬浮列车将补充现有铁路网络。它既具备轨道交通的时效性和安全性,又能在2000公里以内呈现接近航空的达速体验。中方的目标是在此前由飞机主导的距离上使用磁悬浮列车。
中国研制新型磁悬浮列车,不仅旨在缩小传统高速列车与航空旅行之间的差距,也进一步彰显了其技术领先于欧洲乃至全球的优势!
新型超导磁悬浮列车
目前,世界上还有另一个国家参与其中:日本的L0系列列车目前保持着603公里/小时的最高时速记录;但在常规运营中,该交通工具的最高时速只达500公里/小时。
中国的未来愿景更加宏大:据《研究与知识》(Forschung und Wissen)报道,随着技术的进一步进步,中国磁悬浮列车的时速可能很快达到800公里/小时甚至更高。中国新型列车不仅超越国际竞争对手保持同步,还要树立全球行业标准。
西门子总部
不少德国媒体感叹,看看德国,曾是磁悬浮技术的发明者,现在不仅丢失了这项技术,德国铁路由于准点率不足60%,又遭到国际社会取笑。邻国瑞士甚至禁止德国火车进入该国,以防扰乱铁路网络运行。
其实早在1969年,德国政府就开始扶持磁悬浮技术,并于1982年委托IABG公司修建了专门用于测试磁悬浮列车的艾姆斯兰试验场(Emsland)。
1994年,德国联邦政府做出修建汉堡至柏林的磁悬浮列车段的决定,但5年后,由于德国铁路的反对,这一项目被搁置。2006年,在艾姆斯兰试验场发生严重事故,导致23人死亡,所有测试工作也被叫停。2008年,慕尼黑火车站通往机场的试验线路,也在经过8年的研发尝试后,也寿终正寝。2011年,德国政府彻底叫停磁悬浮项目。
默克尔与上海磁悬浮合影
与此同时,中国提出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不仅要扩大磁悬浮的使用,同时要求合理统筹安排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系统技术储备研发。
现在,德国人也不得不承认,磁浮列车项目已成为中国在技术上的里程碑,将有助于巩固其作为创新型国家的地位。从经济角度来看,新的高铁线路可以进一步加速主要城市之间的交通和交流,这将对旅游业和区域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当然,挑战依然存在:建设和运营成本高昂,预计票价将高于传统高铁。
中国火车站的现代化让老外吃惊
还有一些德国媒体和专家则开始质疑,后悔德国没有将磁悬浮技术坚持到底,似乎让中国“捡了大便宜”。
我想,磁悬浮技术在中国的成功,不仅在于中国将这项技术不断推进向前,还在于中国拥有独一无二的大市场,以及中国人对新技术的开放性。这提供给这项技术存活下来的有利环境。可以说,中国拥有德国没有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成功要素。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更新时间:2025-08-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