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再一次用实际行动展现出它那难以捉摸的一面。刚刚在东亚杯赛场上,靠着1比0艰难击败中国香港队,勉强挽回了一些颜面,还没过去几天,就传来足协的一项重要决定:放弃9月份国家队的集训以及热身赛计划。这一举措表面上看似是在为中超联赛让路,实则暴露出国足在世界杯预选赛被淘汰之后,在战略方向上的明显迷失——没有重大赛事任务就选择消极应对,这到底是一种务实之举,还是一种敷衍了事的表现?
经多方证实,足协取消9月赛事存在两个主要缘由:其一国足6月便已彻底失去参加2026世界杯附加赛的机会,原定于9月的热身赛也就丧失了练兵价值;其二中超第23轮与第24轮之间仅间隔12天,其中还有关乎争冠保级的关键比赛,若征调国脚必然会招致俱乐部的反对,并且更为凑巧的是,代理主帅久尔杰维奇刚结束任期,足协选帅程序尚未启动,强制集训会致使新帅仓促上任。
但这次的妥协真的只是出于无奈吗?更深层的矛盾已经逐渐暴露出来,国足和国内联赛之间的冲突,根本原因还是人才储备不足带来的问题——同一批球员既要应对俱乐部的比赛压力,又要为国家队耗费大量体力与精力,而足协的临时让步,不过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更具讽刺意味的是,5月份还大肆宣传的9月四国邀请赛,如今却成了被放弃的对象,甚至连最基本的商业契约精神都受到了质疑。
我立场很清楚:足协这次做决定看似理智,实际暴露眼光短浅,世界杯出局不等于国家队建设停摆,那会儿日本队就算没打进1994年世界杯,可一直在靠打热身赛来提高自己的实力,最后成了亚洲冠军,咱们这边一遇到挫折,就把战线收起来,还说得冠冕堂皇,说是给联赛让路,其实就是躲体系性改革。
久尔杰维奇接手国青这本来就是很正常的安排,可现在的国足就跟一盘散沙似的,压根就没有那个真正能当核心支柱的关键人物,要是管理层没进行实质性的调整,那在选帅的时候,以前那种拖拖拉拉的毛病很可能又会冒出来。
网民展开热烈讨论:有人称早该让国足参与联赛,认为国足去打友谊赛纯属浪费钱财;亦有人指责这是自暴自弃之举,言及往后连亚洲杯或许都很可能小组排名靠后,最为扎心的评论是:阿根廷十月来华热身,足协宁愿花钱邀请巨星前来比赛,也不肯开展系统训练——这般爱面子的做法,真能够拯救中国足球吗?
留给读者的终极拷问:当国家队和联赛永远只能二选一,我们是不是早已默认,中国足球不配拥有两全其美的未来?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