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应该是举国欢庆、自豪威武的日子。
因为,被老美强占了79年的“国宝”——“子弹库帛书”第二卷《五行令》和第三卷《攻守占》,结束了流落漂泊在外的日子,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强占我国国宝的,是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之所以称之为“国宝”,是因为它是目前已知唯一的战国帛书,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帛书,还是我国发现的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古书,对于中国古文字、古文献研究以及中国学术史、思想史研究都是不可忽视的源头,价值巨大,无可替代。
“子弹库帛书”分三卷,字数超过900字:
第一卷是《四时令》,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第二卷《五行令》记载四时十二月的宜忌。下面其中的月名图。
第三卷叫《攻守占》,讲述攻城守城的宜忌。
欣喜的是,第二、三两卷终于被我国给索要了回来,而遗憾的是,第一卷《四时令》仍被收藏在美国赛克勒基金会。不过是,追索返还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不管怎么着,已经追索回了其中的两卷,我们已经非常欣慰和自豪了,并且也收获了满满的经验,自然对第一卷也充满了十足的信心和满满的希望。
之所以能让老美很不情愿,又不得不乖乖、主动地归还本属于我国的东西,一个原因在于我国有一套基于溯源及流转历史研究形成的扎实完整证据链。
子弹库帛书第二和三两卷的追索上,我国并未走平常路——在文物走入拍卖以及所谓的“捐赠”等环节时及时出手,而是另辟蹊径,采用溯源研究,通过研究文物流转的曲折过程进行探本寻源,最终来寻求和验证文物的真正主人。
再者,在国际博物馆界,为确保入藏文物的合法性,通常会对文物的来源来历进行系统性梳理。
其实,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在溯源研究的时候,也早已寻找到了子弹库帛书的源头是中国,或者说其真正的主人就是中国。可是,面对世上如此罕见、极具历史价值的宝贝,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肯定会一百万个不舍得,不情愿。所以,它绝不会声张炫耀,更不会主动积极、心甘情愿地归还的。所以,子弹库帛书历经79年,才被发现,最终被索回。
在溯源研究上,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李零,含辛茹苦,锲而不舍,40多年如一日,最终探寻出了子弹库楚帛书从出土到流转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证据链中的每一个环节。
子弹库帛书,1942年时,它被盗掘出土于一座楚墓中,地点是长沙的子弹库。
1946年,文物贩子美国人柯强用欺骗的手段从湖南长沙古董商蔡季襄手中骗走子弹库帛书。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的大型文化节目《帛书传奇》中,展示了最全证据链。其中首次披露了1946年柯强未经允许将楚帛书带到美国后,蔡季襄向柯强催要钱款的信件。
这些,都成了楚帛书流失到美国的重要物证之一。
这一基于溯源及流转历史研究形成的扎实完整证据链,成了证明子弹库帛书的主人是中国的强有力铁证。
证据确凿无疑,证据链环环相扣,老美不承认也不行,否则的话,于法于理都说不过去。
国家文物局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办公室副主任朱晔表示,子弹库帛书的返还,是我国在溯源和流转历史研究所构成的证据链的基础上,主动就历史上流失文物,向对方提出,启动主动追索的一个案例,而且也是成功的一个案例。
老美之所以归还,第二个原因在于自2009年1月14日中美两国首次签署防止中国文物非法入境美国的政府间谅解备忘录。
这份备忘录,是中美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对话与合作的最好结果。正因为此,我国已成功实现20批次594件/套流失美国的文物艺术品回归中国。
第三个原因,则得益于我国日益强大的国力和水涨船高的国际地位。这点,至为关键,尤为重要!
溯源的证据链完整,细节确凿无疑,老美也心服口服,假若它就是不主动归还,索性耍赖。那么,我们虽然占据法理,但也束手无策、无计可施,总不至于上人家硬抢硬夺吧。再说来,那可是在人家的地盘上呀!
假若是个“弱国”的话,十之八九的下场就是这样。弱国无外交吗!
可是,一旦国家强大了,正所谓“财大气粗”,那么,无需张嘴,对方就会主动、乖乖地交出来的。
而今,我国的国力怎么样,世界都看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军事实力在某些领域领跑老美,科技一度要将老美挑落马下。
不说别的,单单看看近段时间的中美贸易战和关税战就一目了然了。谁最终赢得了战局,《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里说得最清楚不过了。
老美,你继续牛不行吗?继续强悍霸道不行吗?为何还得心急火燎地多渠道向我们传递温暖的信号呢?为什么主动下调关税呢?
很明显,通过明争暗斗,老美再次感受到了来自我国的强力和坚决。这都为子弹库帛书二三两卷的回归奠定了基础。
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蔡斯·鲁宾逊在交接仪式上说,此次返还是一项深思熟虑的决定。这里的“深思熟虑”到底包含多少内容,可想而知!其中最为关键和主要的,则是我国日益强大的国力。
子弹库帛书的后两卷已经成功被追索回,也给我们继续追索第一卷《四时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坚信吧,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又将迎来《四时令》回归的重大喜讯。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被掠夺并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中国文物数量多达160万件。
如美国存藏有一些非法途径获取的文物。如北京智化寺万佛阁和智化殿的藻井。
1930年夏,美国纳尔逊博物馆的西克曼和费城博物馆的霍雷斯·杰恩,通过住在智化寺附近的纪姓古玩商,以做棺材为由,与寺住持普远达成协议。一个雨夜,他们组织人手潜入寺庙,将两具藻井拆下,先抬到纪家,后运出国外。万佛阁藻井卖给了纳尔逊博物馆,智化殿藻井卖给了费城艺术博物馆。
这可都是咱们的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呀,痛惜而又气愤的是,迄今为止,它们仍哀苦无助地被非法束缚于异国他乡,望眼欲穿地渴盼祖国母亲早一日解救于水火之中。
说实在的,他们着急,我们更着急。而今,随着溯源研究的日渐成熟,随着国家之间备忘录的达成,随着国力的日益强大,我们也加快了会晤、追索的脚步。
满怀信心吧,在未来的一个个时刻,流落他乡的我国文物也必将一一结束寄人篱下的日子,物归原主,再次躺回祖国母亲的温暖怀抱中。
【我是@心花手中开,感谢你的阅读,也希望你能点赞、评论和转发,带给更多的人知识、道理和能量!】
更新时间:2025-05-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