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云浮市召开“奋进第二个‘云浮30年’”系列新闻发布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专场,介绍了以“一盘棋”思路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具体举措与成效。据发布会介绍,云浮经营主体2025年同比激增三成。
发布会上介绍,云浮市正围绕政务服务效能、企业服务体系、要素保障制度、法治环境建设、开放水平提升“五大维度”,逐步打造与大湾区一体化营商环境。该市“综合查一次”的创新实践荣获第七届全国“法治政府奖”,入选国家五部委协同实践案例;该市的12345热线获评广东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创新应用优秀案例。截至2025年8月底,全市实有经营主体21.05万户,同比增长34.84%,企业活力持续增强。
从“能办”到“易办”
政务服务向系统化、精准化、便利化转变
今年以来,云浮市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具体在广东政务服务网开设服务专区,为企业群众提供多场景的“一站式”服务,推动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如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将原3个“单事项”合并为“一次申请”,申请材料从15项压减到9项,办理时限从20个工作日压减到不超过5个工作日。以校车通为例,该市在全省率先实现统一县级政府简政放权,审批权限直接委托教育部门负责,将公安、教育、交通等多个部门的审批环节并联、压缩,将公安、交通部门的审批权限委托教育部门直接受理,让申请人跑动次数从10次减少到最多2次,获企业群众高度赞扬。
同时,云浮市提升了行政审批事项“一网通办”覆盖率,5000多项服务事项实现“免证办”“容缺办”“视频办”。打造市、县、镇、村四级政务服务矩阵,由1个市级政务服务中心、5个市级政务服务分厅、4个县级政务服务中心、63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973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组成便民服务网,实现群众办事“就近办”。
在市场准入方面,云浮市进行了壁垒清理整治。今年以来,市、县级政府部门对365份涉及经营主体经济活动的增量政策,在出台前公平竞争审查。特别是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的突出问题,该市开展了针对性的专项治理,着力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此外,云浮市还推行“住所申报制”改革,目前共有11627户经营主体通过该方式快速获取营业执照。不动产登记推出“交房即交证”“带押过户”“交地即交证”“竣工即交证”“抵押即交证”等多项便民措施,减少了群众跑动次数。
从“坐等上门”到“主动服务”
“企业服务直通车”让企业服务更快更舒心
云浮市有一个“企业服务直通车”机制,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全市18个部门领导班子挂点服务229家重点民营企业,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该机制要求挂点人员不能坐等上门,而是主动保持联系走访企业的频率,切实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今年,总投资16.25亿元的中铁南方(云浮)郁南县绿色建材先进制造业生产项目,在多部门全流程辅导帮助下,比原计划提前5个月开工。这得益于该市在产业项目上推行的“全周期”服务机制。该市在全市产业园区范围内,“带方案”公开出让用地的社会投资项目,用地、人防工程、规划、施工许可等事项并联审批,实现“五证联发”。这个机制发挥重大项目并联审批机制作用,定制审批服务流程图,加强跟进服务和要素保障,今年以来,已经推动了58个该市重点项目开工。
为了方便园区企业就近、便捷办理业务,云浮市推行“办事不出园”的服务品牌建设。这还不够,郁南县将政务服务大厅延伸至大湾片区,罗定市在园区建立帮办代办服务机制,还推出了“校企人才共育基地”“园区金融服务站”等创新举措。
如果这些举措还不能解决问题,云浮市还提供了“局长”进窗口和12345便民热线“听诉解忧”活动,市直44个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现场接热线,全力处置有关诉求。
“被动审批”到“主动配置”
资源供给向集约化、精准化、高效化转变
针对企业融资难问题,云浮市健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累计走访企业13.48万户,获得贷款企业数4947户,累放贷款金额90.42亿元,其中首贷户466户,打通融资 “最后一公里”。
为了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云浮市推出粤科e贷、技改贷等产品,支持各类科技名单企业520户、贷款余额超130亿元,同比增长79.63%。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年化利率3.37%,较2024年下降0.4个百分点。
同时,政府还组建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如云浮市科技创新引导基金投资4000万元,引导上海康帅冷链在佛云园设华南总部,投资超1亿元,助力当地农业、物流产业延链、补链;上线“云易贷”融资服务平台,整合金融产品与惠企政策,实现企业融资“线上对接、精准匹配”。2025年政银企对接会现场授信达139.74亿元,制造业贷款增长30%,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人才保障上,云浮市举办了“南粤春暖”“百万英才汇南粤”“校园招聘会”等系列线上线下招聘会共93场,帮助3235家企业发布岗位14.71万个次。
从“事后处罚”到“事前指导”
法治环境向规范化、透明化、可预期转变
执法“观察期”,是云浮市探索的一项创新举措。在推行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制度,云浮市开展“首违不罚”“综合查一次”等举措。目前市直行政执法主体制定减免责清单26个共375项,总共减免责案件超2.96万宗,其中“综合查一次”创新实践荣获第七届全国“法治政府奖”,入选国家五部委协同实践案例,入选全省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全省基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在云浮市,云安开展的“综合飞一次”联合执法检查,采用“无人机+执法”的远程监管模式。这个模式派出无人机巡航,排查推送执法线索,同时进行核查处理,这使行政执法人员巡查时间缩短50%以上。目前,这个创新的行政执法非现场执法方式正在全市推广。
信用建设方面,云浮市在全省率先推出“四书一铃”全链条信用服务机制:准入时发放《信用合规经营提示书》,监管中“打铃提醒”精准告知,处罚时同步送《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合规建议书》《信用修复告知书》,提升经营主体守信合规意识和用信增信水平。
“被动适应”到“主动接轨”
开放格局向系统化、精准化、国际化转变
当前,云浮以建设RCEP产业对接合作区“八大行动”为抓手,利用第137届广交会平台,首次举办“国际采购商走进云浮外贸基地”贸易洽谈活动和广东省云浮市特色产业经贸推介活动。活动中60 家本地企业与国际采购商达成 6610 万美元成交意向,提升了石材、不锈钢等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知名度,“云浮制造”获得更多国际采购商的认可,相关经验做法获得全省复制推广。
优化外贸服务方面,对本地区一类、二类出口企业正常出口退(免)税的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深化“关长联系企业”制度,探索跨境电商B2B出口模式落地。编制《服务RCEP税收政策指引》《云浮市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指南》,帮助企业用好RCEP协定规则享受政策红利。
同时,云浮市发挥RCEP企业服务中心作用,由贸促、商务、司法、海关等10个部门组成服务团队,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法律、税务、关务、金融、物流等全链条全流程“一站式”专业化服务。
文 | 记者 郑俊良 通讯员 云轩
图 | 云轩
更新时间:2025-10-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