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爆了!上海、广州体感温度突破45℃。
紫外线爆表,必须出门的话,非得涂SPF指数50+的防晒霜吧?
SPF值越高,越能在烈日下「刀枪不入」,皮肤越安全?
花爸不止说过一次,这是个认知误区!又涂又卸,会让你的皮肤负担重重!
《目录》
「READING」
真的懂「防晒指数」了吗?
高SPF:皮肤正默默买单
选对、用足、勤补
真的懂「防晒指数」了吗?
真相是:SPF指数的本质,是一个时间倍数,而不是防护等级!
SPF是什么?
紫外线家族里,UVB是导致皮肤晒伤、红肿甚至脱皮的元凶。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大部分人的皮肤平均在15分钟左右会被UVB晒伤。
简单说,SPF(Sun Protection Factor)代表皮肤在涂抹防晒霜后,延长抵抗UVB紫外线时间的倍数。
SPF105= 15分钟 × 15= 约225分钟(3.5小时)防护
SPF30 = 15分钟 × 30 = 约450分钟(7.5小时)防护
SPF50 = 15分钟 × 50 = 约750分钟(12.5小时)防护
紫外线阻挡,差别不大
不同SPF值的防晒霜,对紫外线UVB的阻挡能力略有相差,但差距不大:
SPF15:阻挡约93.3%的UVB
SPF30:阻挡约96.7%的UVB
SPF50:阻挡约98.3%的UVB
SPF50与SPF30之间,对紫外线的阻挡仅相差1.6%。
PA指数,同样重要
UVA紫外线能够穿透玻璃,直达真皮层,是皮肤晒黑、老化的主要元凶。
PA指数(Protection Grade of UVA)是衡量对UVA防护能力的指标。
它指的同样是时间,是延长皮肤被UVA紫外线晒黑的时间倍数:
PA+:延缓晒黑时间2-4倍
PA++:延缓晒黑时间4-8倍
PA+++:延缓晒黑时间8倍以上
千万别忘记PA!UVA能穿透玻璃,是室内工作者皮肤光老化的重要原因。
馋指兔蛋糕
高SPF:皮肤正默默买单
SPF30到SPF50,阻挡UVB的能力仅仅提升了1.6%!但却会付出看不见的沉重代价。
刺激和负担
国家药监局今年6月发布的防晒产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SPF50+的过敏/刺激发生率,显著高于SPF30产品2.3倍。
敏感肌、痘痘肌尤其容易中招,引发红肿、刺痛、瘙痒甚至爆痘。
化学防晒霜,要达到高SPF值(特别是SPF50+),配方中往往需要叠加多种高浓度的化学防晒剂,会被皮肤吸收。
物理防晒霜,防晒剂以氧化锌、二氧化钛为主,不易被皮肤吸收,安全性高。但为了达到高SPF值,需要添加更多的粉体。这直接导致产品质地异常厚重、油腻、泛白,如同戴了一个「白色面具」。
即使是一些宣称「轻薄」的物理防晒或物化结合防晒,高SPF值带来的肤感妥协依然存在。涂抹后容易感觉闷堵,大大增加毛孔堵塞、引发闭口粉刺的风险。
卸防晒——二次伤害
高倍防晒,尤其是防水防汗型,为了形成坚固的防护膜,会添加更多的成膜剂。
这导致它们极其顽固,难以用普通洁面产品洗净。许多人因此不得不依赖强力的卸妆油、卸妆膏甚至二次清洁。
过度清洁,恰恰是破坏皮肤天然屏障、导致敏感脆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虚假的安全感
涂抹高倍防晒霜,容易让人产生「一劳永逸」的错觉——导致补涂被严重忽视。
然而,防晒霜会因出汗、摩擦、紫外线照射而降解失效,就算标注了「长效」或「高倍」,在户外活动时,每2小时左右补涂一次仍是铁律。
高SPF带来的虚假安全感,反而可能让你掉以轻心。
馋指兔蛋糕
选对、用足、勤补
那么,如何跳出SPF数字陷阱,实现科学防晒?
花爸送你「黄金三原则」:选对产品、用足剂量、及时补涂。
✅ 原则一:按需选择,匹配场景和肤质
日常通勤/室内为主 (接触阳光<30分钟):
SPF15-20, PA+~PA++ 足够。
选择质地水润轻薄的乳液或啫喱,减轻皮肤负担。电脑族注意选择能防UVA(看PA值)的产品,因为UVA能穿透玻璃。
一般户外活动/逛街 (接触阳光1-3小时):
SPF30, PA++~PA+++ 是理想选择。
兼顾防护力和相对舒适的肤感。
长时间暴晒/户外运动/海边/高原/雪地:
必须选择SPF50+, PA+++~PA++++ 的高倍防水防汗型防晒霜。
质地可以稍厚重,但务必用足量!
户外活动2小时或游泳/大汗后必须补涂! 防水型防晒霜在浸水或大量出汗40分钟后,防护力也会显著下降约30%。
✅ 原则二:「一元硬币法则」
这是防晒有效性的基石!SPF值的测定,用量是2mg/cm²皮肤。涂不够就达不到对应的SPF。
现实中,请牢记:
面部+颈部: 至少需要 1 - 1.2ml 的防晒霜(约一枚一元硬币的大小和厚度)。
单侧手臂: 约需 3ml (约两个一元硬币的量)。
单侧腿: 约需 6ml。
✅ 原则三:「2小时定律」
没有任何防晒霜能真正做到「全天防护」。紫外线照射、汗水、油脂分泌、衣物摩擦都会加速防晒膜降解失效。
户外活动时,无论SPF多高,必须每2小时补涂一次! 游泳、大量出汗或用毛巾擦拭后,立即补涂。
智慧防晒
防晒,从来不是SPF的「军备竞赛」。多出1%、2%的阻隔率,在现实涂抹量和失效因素面前,意义微乎其微。盲目追求高倍数,不仅浪费钱,更可能让皮肤不堪重负。
真正的智慧防晒,在于根据肤质和场景精准匹配产品,恪守「足量涂抹」和「及时补涂」这两条铁律,并善用硬防晒构筑第一道防线。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