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众”模式开启!开展首日,“商邑百工”人气爆棚,沸腾开场
8月23日,由天津博物馆和殷墟博物馆联合主办,安阳博物馆、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协办,安阳市文物局指导,北京汇展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天津恒达文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的重磅展览“商邑百工——三千年前的中国制造”,在天津博物馆五楼7号厅重磅亮相!在前期周密研判与部署的基础上,展览启动限时预约分流等相关措施,在尽可能保障观众最佳观展体验的同时,有效确保了博物馆运行平稳与观众人身安全。在此情况下,开展首日,展览观展人数达2000余人,当日走进天博的总人数更达2万余人,创下暑期单日参观人数新高。
开展当天,观众早早在展厅门口排队,只为在开门瞬间走进,与三千年前的“顶流”——亚长牛尊对视一眼。
观众对视三千年前的文物
展厅人头攒动
热度不止于展厅。天博把“看展”升级为一场全感官的“殷墟文化狂欢”!
学术导赏
把考古现场搬进博物馆
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以丰富馆藏为基础,向观众全面介绍了三千年前商王朝建立起的高度专业化的官营手工业体系,通过精彩讲述与大量文物图片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探寻“中国制造”的上古基因。安阳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李晶立足本馆珍藏与地域史,把安阳的千年脉络化作津门观众触摸中原文化的窗口。
讲座现场
沉浸式互动
把文明带回家
在“大邑商奇遇记”社教区,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注力与动手能力,或临摹古朴的甲骨文字,或学习传统的拓印技巧,将古老的文字以自己的方式呈现出来,完成一次跨越三千年的“文明接力”。全国首发的“甲骨文奇遇记”数字展更让观众惊呼,在虚拟空间中唤醒“会跳舞”的甲骨文字,直观感受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守正创新的魅力。
社教活动现场
文创“秒空”
把殷商搬进博物馆
在文创区,甲骨文刺绣书签、车马金属徽章、“吉辰瑞肖”开瓶器冰箱贴很快售罄;“商代工匠的神兽动物园”转印贴前,观众把青铜饕餮、龙凤纹“披”在帆布包上。西餐厅“子飨鬯咖”的“文字拿铁”创意满满,咖啡拉花拉出甲骨“福”字。更有珍藏印章票根卡,可加盖精美文物印章,观众朋友们将纪念带回家!
文创区细节满满 惊喜多多
媒体报道
高规格 高密度
央视《朝闻天下》、新华社等中央媒体与《天津日报》、天津广播电视、津云等天津本地平台及河南当地媒体同步聚焦,镜头既呈现精心铺陈的展厅动线,也定格180余件/套熠熠生辉的商代重器。密集曝光让这场殷墟考古近百年来首度来津的专题大展,从津门文化事件跃升为全国现象级热点,向大众系统展现商代晚期殷墟地区手工业艺术和成就,同时为“让文物活起来”提供了最新范例。
媒体报道
商王朝以六百年的炉火淬炼出高度专业化的官营手工业体系:青铜铸造为核心,建筑、制骨、烧陶、琢玉、造车百工并起。今天,这条体系以展览的形式再次呈现,观展的长龙将继续蜿蜒,那条由青铜、甲骨、匠心与热爱汇成的文明长河,亦将穿城入海,奔腾不息。排队、凝视、动手、带走,只为告诉未来:中国制造,古今同此炽热。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致敬商代工匠的独具匠心,致敬绵延至今的中国工匠精神。
(来源:天津博物馆TJM微信公众号)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