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闭症相关的基因在人类中迅速进化,塑造了独特的大脑发育和语言能力。这种遗传权衡可能助长了神经多样性和复杂人类思想的兴起。(图源:Shutterstock)
我们为何如此独特,又为何如此脆弱?
一项牛津大学出版社发表于《分子生物学与进化》的研究首次揭示:
人类大脑中最常见的神经元类型在进化过程中经历了“加速演化”,而这可能正是自闭症在人类中高发的原因。
这项研究不仅提出了一条神经元进化的普遍规律,更指向一个令人深思的假设:自闭症,可能是人类智慧进化过程中的“副产品”。
你是否想过,为什么有些细胞类型在亿万年的进化中几乎不变,而另一些却在不同物种间差异巨大?
研究团队从“基因与细胞类型”的类比中获得了灵感。他们发现,正如高表达量的蛋白质进化更慢一样,大脑中数量越多的神经元类型,其基因表达在物种间也越保守。
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六种哺乳动物(包括人类、黑猩猩、大猩猩、猕猴、狨猴和小鼠)的超过100万个神经元的单细胞核RNA测序数据,涵盖大脑的三个区域:颞中回、前额叶皮层和初级运动皮层。
结果惊人地一致:神经元数量越多,其基因表达在物种间的差异越小。这意味着,常见的神经元类型在进化中受到更强的“约束”,因为它们一旦发生改变,对生物体的影响更大,自然选择会更严格地筛选。
基于上述规律,研究人员开始寻找那些“不守规矩”的细胞类型——即在人类谱系中进化速度异常快的神经元。
他们发现,大脑皮层中最常见的兴奋性神经元——第2/3层内颞叶神经元,在人类谱系中进化速度远超预期。与黑猩猩相比,人类这一神经元类型的基因表达差异显著增大,而在黑猩猩谱系中则未出现类似加速。
更关键的是,这种加速并非由于“约束放松”,而是正向自然选择的结果。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神经元在人类个体之间的表达变异反而很小,说明其表达水平被精确调控,而非随机漂变。
最令人震惊的发现接踵而至。
研究人员比较了人类与黑猩猩在L2/3 IT神经元中的基因表达差异,并特别关注了与自闭症密切相关的基因。他们发现:
233个高置信度自闭症相关基因在人类L2/3 IT神经元中显著倾向于表达下调。这一趋势在人类谱系中特异性出现,且在其他神经元类型中也存在,但在L2/3 IT神经元中最显著。
使用人-猩猩杂交皮质类器官模型进一步证实:这些基因在人类等位基因上的表达显著低于黑猩猩等位基因,强烈支持顺式调控变化是由自然选择驱动。
为什么自然选择会推动降低自闭症相关基因的表达?
研究人员提出两种可能解释:
不论原因为何,结果都是:人类大脑在获得独特认知能力的同时,也对自闭症相关扰动更加敏感。
研究人员以自闭症相关基因DLG4为例,直观展示了这一机制。
这意味着:人类已经站在一个更接近“自闭症阈值”的基线表达水平上,只需较小的遗传或环境扰动就可能跨越阈值,表现出自闭症特征。
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直接证据,表明自然选择对人类特有特征的塑造,同时也增加了某些神经发育障碍的风险。
“我们的结果表明,使人类大脑独特的遗传变化,同时也让人类更加神经多样,”论文第一作者Alexander L. Starr表示。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一条支配神经元进化的基本规律,更让我们重新思考“健康”与“疾病”的边界。
或许,自闭症并非单纯的“障碍”,而是人类独特认知能力进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代价。理解这一进化遗产,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也为未来更好地理解和支持神经多样性群体提供了全新视角。
<参考文献>
Starr, A. L., & Fraser, H. B. (2025). A General Principle of Neuronal Evolution Reveals a Human-Accelerated Neuron Type Potentially Underlying the High Prevalence of Autism in Humans.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42(9), msaf189.
更新时间:2025-10-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