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五年,英国对华出口下滑超27%,制造业产出跌至10年来新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8月报告显示,英国2025年GDP增速或将降至1.1%,创下自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点。英国为何突然在中美之间加紧动作?新任商业和贸易大臣彼得·凯尔的这次访华,会带来怎样的变数?
当前,英国经济正处于脱欧后最艰难的时期。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前7个月,英欧贸易逆差扩大至历史高位,出口总值同比减少近900亿英镑。多重压力下,英国政府不得不寻求突破口。
工党政府自2024年执政以来,外交策略明显倾向“多边接触”。今年4月与中国恢复部长级会谈,7月与印度重启自贸谈判。彼得·凯尔的访华计划,本质上是英国对中美两大经济体间博弈的主动出击。
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将于9月中旬到访英国。外界普遍认为,特朗普将把焦点对准英国对华政策,施压英国在高科技、能源等领域与中国保持距离。英国政府深知一旦应美要求全面收紧对华合作,国内经济将雪上加霜。为此,提前与中国沟通,争取利益最大化,已成为英国当前的必然选择。
英国自脱欧以来,出口市场急速萎缩,制造业供应链频频断裂。根据伦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2025年8月发布的数据,制造业就业人数比2019年减少了18%,汽车、航空等支柱产业更是面临“订单荒”。新一轮经济衰退阴影下,英国商界普遍呼吁政府“重启与中国的高层对话”。
此次JETCO(中英联合贸易和经济委员会)会议相隔七年重启,象征意义极大。2018年因涉港问题暂停后,双边经贸摩擦不断积压。英国中国商会5月发布报告称,仅2024年,英国在华直接投资项目数量减少了近40%,超过300家中小企业退出中国市场。JETCO的恢复,被视为突破僵局、稳定预期的关键一步。
彼得·凯尔此行,带来的不仅仅是“求合作”的姿态,更有多项具体诉求。新能源领域,英国拥有部分先进技术,但受限于资金和产业链,难以实现规模化落地。金融服务方面,伦敦金融城看重人民币国际化和绿色金融,对中国市场的准入需求日益强烈。凯尔希望通过谈判,为英国企业争取更多实质性机会。
英国政府此次外交操作,意图在中美之间实现利益“平衡”。工党上台以来,务实对华成为主旋律,但国内分歧持续加剧。保守党批评工党“重利轻安”,担心对华开放削弱英美特殊关系。2025年初,财政大臣里夫斯访华时,已引发强烈政治争议。
英国各界普遍担忧,特朗普访英后可能强行要求英国在芯片、AI、新能源等关键领域减少与中国合作。美国智库CSIS今年8月研判报告也指出,英国若在中美之间模糊立场,未来或将面临“安全与经济双重孤立”的风险。英国此刻派遣重要内阁成员访华,一方面希望拉稳中英合作基本盘,另一方面也为与美国的博弈预留谈判筹码。
然而,这种“平衡术”极其脆弱。一旦美方施压加剧,英国政治天平很可能倾向美国。分析人士称,英国当前的对华合作,带有明显的“应急”色彩,缺乏长期战略设计。中方对此保持高度警醒,强调务实、对等,拒绝成为英国“临时盟友”。
目前,英国国内“价值观外交”杂音不断,涉港、涉疆等议题时有升温。美国在相关领域持续施压,增加了中英合作的不确定性。英国对华合作的持续性和深度,受到多重力量博弈影响。
JETCO会议重启,短期内或能解决部分贸易摩擦,提振市场信心。但从长期看,英国能否在中美间维持独立自主的经贸政策,依然面临巨大挑战。英国政坛内部缺乏统一声音,工党与保守党分歧明显,政策随时可能出现反转。中国对此已做好“随时应变”的准备。
2025年8月,英国第五大出口市场依然是中国,双边商品与服务贸易总额维持在410亿英镑左右。但增速已连续两年下滑。业内普遍认为,英国若无法在中美之间找到稳定的政策定位,未来经贸合作将充满不确定。
参考资料:英媒:英国新任商业和贸易大臣本周将赴华进行贸易会谈
2025-09-08 10:01·环球网
更新时间:2025-09-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