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辛芷蕾擒下威尼斯影后之位,内娱各家的反应着实微妙。
颁奖典礼上,早期因为粉丝撕番而被传与辛芷蕾“不和”的张颂文,
在听到她获奖后,第一时间起身奋力鼓掌,将此前所有的质疑踩在脚下;
同片的冯绍峰也一脸姨父笑,眼睛里盛着感动的泪,给了她一个极尽鼓励的拥抱;
而为中国影片冲在“撕奖”前线的评委赵涛,同样欣慰地将沉甸的奖杯递到她手中,
然后默默站在辛芷蕾的身后,看她在聚光灯下熠熠发光。
那一晚,没有对“草根”演员的嫉妒与偏见,有的却是“豪杰相重”的欣赏与托举。
相比于领奖场内的和谐,场外的舆论却熙攘了不少,
有的感慨辛芷蕾一飞冲天,凭一己之力改写85花格局,提前预定小章子怡咖位;
也有的担心国际大奖不过一纸繁华,这高峰能否攀上,还得看她后期的发育。
直到听了陈道明的一番话,才明白为何辛芷蕾拿下影后,85花却集体“沉默”。
奖项冷门,含金量就不基础。
很多人一听到“国际”两字,就能知道威尼斯影后的含金量,一点都不水。
上两位拿到这个奖的华人女性分别是新加坡籍的巩俐与美籍的香港演员叶德娴,
而辛芷蕾无疑是现役中国籍里的第一位威尼斯影后,含金量显然不言自明。
除此之外,约定俗成的是,在国际三大奖的排名中,戛纳>威尼斯>柏林,
而目前在亚洲80后中,只有韩国演员金敏喜和日本演员黑木华斩获了柏林影后,
没想到这次辛芷蕾直接平地一声雷,“炸”出了个80后亚洲女一,一举载入史册。
当然,大奖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石头没切开前,谁也不知道它是块翡翠。
这次令辛芷蕾摘得影后的代表作《日掛中天》,原来邀请的女主是周迅,
但周迅在看过剧本之后却果断婉拒,这才让候补的辛芷蕾有了上场的机会。
不过,这也不怪周迅眼光太“挑”,实在是导演风格和剧本尺度太冒险。
早在2017年,导演蔡尚君就曾执导过一部描绘中俄边境淘金者的影片《冰之下》,
当时男主邀请了百亿影帝黄渤来出演,而女主则是白玉兰视后宋佳。
有两位实力戏骨加盟,《冰之下》的作品质量当然没话说,
黄渤也凭此夺得第20届金爵奖的影帝,成为当晚唯一获奖的中国影人。
但恰如许多文艺片的弊病,要深度就离不开尺度,
因为男女主演在片中大尺度的激情戏,《冰之下》面世遥遥无期,9000万投资也就打了水漂。
而《日掛中天》的剧本,比起《冰之下》,明显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此可见,不愁资源的周迅实在无需把奖“押”在一部难上映的小众文艺片上。
但俗话说得好,风浪越大鱼越贵,
面对极具挑战性的剧本,周迅摆了摆手,可辛芷蕾却怀着孤勇坐上了赌桌。
辛芷蕾会接下这部片子,并不意外。
喜欢辛芷蕾的人说:“她长着一张魅惑的脸,生来就是人间富贵花的模样”,
可讨厌她的人却说:“她毫不内敛,把野心和欲望都写在了脸上”。
在人人营销“人淡如菊”的娱乐圈里,辛芷蕾却从不抗拒自己的野心,
因为从小到大,生活只教给了她一样功课:
没有人会拱手把东西捧到你跟前,一旦你要一样东西,就得靠自己主动争取。
而辛芷蕾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领悟,离不开她驼了十几年的原生家庭,
在黑龙江鹤岗一个小县城里降生的辛芷蕾,是家中的长女。
都说长姐如母,6岁那年,因为父母常不在家,
小小的辛芷蕾就已经踩着板凳,爬上比自己还高的灶台,为弟妹炒韭菜和鸡蛋。
初三那年,她将妈妈凑的500块钱摁在兜里,独自踏上了异地求学的火车,
列车的轰鸣声撕碎了黑夜的沉静,大城市的残酷也将她打算艺考的梦想碾得粉碎。
年幼的她像幽灵一样在偌大的都市间游荡,最后在一处长椅上挨过刺骨的夜晚,
天亮之后,她背着来时的行囊,又回到那座荒秽的小城。
可生活并没有对这个坚韧的女孩,有所优待。
大学时,作为顶梁柱的父亲意外瘫痪,辛芷蕾接替他担起了家里的重担,
她每天都忙得像转磨的驴子,四处打零工补贴家用,片刻也不得停歇。
一次兼职做礼仪小姐的机会,让她被甄子丹所挖掘,进而踏入演艺圈,
那时她一边上表演培训班,一边穿梭在剧组间跑龙套,日子一晃就是8年。
很长一段时间,她前脚兴高采烈地进组,后脚就被毫无理由地“退货”,
常常有人见她抱着双臂耷拉在街角的台阶,从不停抽动的肩膀,知道她在哭泣。
有一年,辛芷蕾的姥爷被查出肝癌晚期,每天都数着指头在过日子,
当时她特别想带姥爷去吃一顿北京烤鸭,可兜里却比脸还干净。
她揣着仅有的2千块钱,带姥爷去到饭店,
但那一顿俩人谁也没有吃好,因为姥爷心疼她没钱而不舍得点菜。
还有一回,在家瘫痪了5年的父亲,突然开口和她说特别想要一个电脑,因为想要和家里的叔叔在网上聊聊天。
但那时的辛芷蕾穷得叮当响,只好狠下心拒绝父亲的请求。
遗憾的是,后来辛父病重去世,
可辛芷蕾却始终记得他想要一台电脑的心愿,于是便每年给他烧纸做的电脑。
自那之后,辛芷蕾发誓,自己再不要为一顿饭菜、一个电脑而发愁,
她渴望出人头地,拥有金钱,改善自己和家里人的生活条件。
为了争取更多的曝光度,辛芷蕾甘当绿叶衬鲜花,成为了女配专业户。
在《庆余年》里,她所饰演的“海棠朵朵”个性鲜明,一度比“鸡腿姑娘”还惹CP粉的喜爱;
在《繁花》中,她又像油画里走出来的美人,用不俗的演技一夜出圈。
坚韧如她,总能抓住每一个向上“攀”的机会,把自己从“调味品”拼搏成“主菜”,
在拿下影后的那个夜晚,这个立志要当国际巨星的女孩,
才终于在世人面前卸下了盔甲,捧着她呕心沥血赢来的“战利品”,对着母亲说:
“妈妈,你看,我做到了!”
哽咽的言语里,藏着苦尽甘来的喜悦,也藏着一个北漂女孩不为人知的青春。
在辛芷蕾斩获威尼斯影后不久,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官媒都发文祝贺辛芷蕾,
因为她的获奖不仅证明了她的演技,更象征着中国电影在世界市场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与此同时,甄子丹也在第一时间发文,肯定了辛芷蕾多年来的努力,
而大花李冰冰居然也罕见地吻了上来,为实现梦想的辛芷蕾欢呼喝彩。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同为85花的艺人们这次却集体“沉默”,
惹得网友们一阵神发言:“85花们都连夜找好剧本,开始孜孜不倦地工作了”。
在部分人感慨辛芷蕾凭一己之力刷新85花格局,提前预定“小章子怡”咖位时,
也有人认为,辛芷蕾从业以来作为主演扛票房的能力稍弱,
譬如去年她与徐峥主演的现实电影《逆行人生》,最终票房停留在3.6亿,投资方头都摇成了拨浪鼓;
而与赵丽颖在片里饰演“双生花”的悬疑片《乔妍的心事》,最终收盘也不过1.53亿,可谓是雷声大而雨点小。
按照这个票房号召能力,如果未来仍然缺乏大热作品,无法有效提升商业价值,
那么国际影后的头衔不仅不是皇冠,反而还会成为突破的枷锁,成为85花top也就无从谈起。
好比2019年凭借剧情片《地久天长》飞升为柏林影后的女演员咏梅,
后期因为作品乏力、商业价值黯淡,依旧只能在家庭剧里打转演“母亲”;
而17岁就靠着《阳光灿烂的日子》一举成名,成为威尼斯影帝的夏雨,
虽然演技炸裂,但后续依旧没有多少大导演资源,反而多以作配为主。
另一方面,诚如陈道明在一次发言会上戳破娱乐圈的现状,
他指出:“有一些流量明星,并不是文艺界的,而是被包装炒作出来的塑料演员,可他们却对文艺界摧毁不小”。
言下之意就是,在流量至上、粉丝为王的年代,塑料演员成为了市场中的香饽饽,
而像辛芷蕾这样的实力派演员,如果没有大导撑腰,优质资源傍身,很可能会泯然于众。
毕竟放眼当今当红的85花们,哪个不是人气资源两手抓?
“常青树”杨幂刚刚凭借正剧《生万物》实现转型,用一滴泪的封神演技,撕下了“戏混子”的标签;
赵丽颖后来者居上,早已是张艺谋、郑晓龙、冯小刚等名导的座上宾,粉丝粘性更是数一数二;
而作为“时尚资源天花板”的刘亦菲,不仅力压众星在Vogue杂志里独占C位,
还是各大高奢的御用宠儿,商业价值直接顶天......
综合来看,辛芷蕾想异军突起,领航85花,后续还真得多使劲,
从这个角度上看,85花们对她获奖集体“沉默”,也就不足为奇了。
好在,在艺人们吹嘘“云淡风轻”的娱乐圈里,
辛芷蕾对欲望和野心的直白和坦荡,反而成为了大众酷爱她的理由。
相比于走捷径、靠关系的塑料演员,辛芷蕾把野心写在脸上,正视自己的欲望,
想红就是想红,想拿奖就是想拿奖,没什么不体面的,也没什么值得拧巴的。
在许多艺人感慨没有好剧本,愤懑竞争残酷的时候,
辛芷蕾却从不卖惨,绝不玻璃心,她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蝴蝶,一次又一次扛住命运带给她的轻薄。
记得她所说过的一句话:
“太阳每天都在天上挂,只要还有梦想,一切皆有可能。”
相信当辛芷蕾日后站在更大的舞台,回望曾经那个在街头掩面哭泣的自己,
她会无比感激当时的自己,谢谢她,始终相信梦想,相信野心已达,便是雄心。
更新时间:2025-09-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