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学遇见古建 “四合院里的科学世界”系列科普讲座在京举行

 5月17日,由科学出版社与《科学世界》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四合院里的科学世界”系列科普讲座在科学出版社举行。在青砖灰瓦的古朴院落中,一场跨越千年的科学对话悄然展开。活动巧妙融合传统建筑智慧与现代科学精神,开创了“历史空间+现代科学+沉浸体验”的科普新模式,成为“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系列活动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李明涛以《天外来客:小行星防御与利用》为题,开启了一场宇宙探险。从《史记·天官书》中“星坠至地则石也”的精准论断,到现代空间监测网对近地天体的实时追踪,李明涛通过动画演示,直观展现了直径10公里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灾难场景。“当影视剧中的‘荧惑守心’令观众费解时,其实古人早已构建起完整的天象解释体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李亮以《守望星空:钦天监与古代天象观测》为题,带领观众破解星象密码。

  现场活动特别设置“科学的故事”集章挑战、“星空之问”提问交流、“科学世界AR”沉浸体验三个互动环节,让科学知识触手可及。主办方还特别设置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展陈区,通过珍贵手稿、百余幅照片和实物,生动呈现了严济慈、钱临照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让观众在移步换景中感悟“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在四合院里讲科学,是尝试用更中国的方式讲述人类探索真理的故事。”科学出版社科学人文分社社长、《科学世界》杂志社总经理侯俊琳表示,“当孩子们抚摸着百年梁柱探索星空时,这种跨越时空的知识传承,或许就是科学精神最好的启蒙。”

  据主办方透露,此次讲座是系列活动的开篇之作,后续还将陆续推出主题讲座,依托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单位及全国高校的顶尖科研资源,围绕量子计算、深海探测等前沿领域,持续打造“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的科普盛宴。

来源:新华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3

标签:科技   科学   讲座   系列   世界   中国科学院   天象   精神   爱国   小行星   科学出版社   科学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