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清华开讲鸿蒙公开课,开启鸿蒙生态共建共享新篇章


5 月 22 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董事长余承东走进清华大学大礼堂,带来一场主题为“创新引领未来・共建鸿蒙世界”的鸿蒙公开课。 为500余名师生分享鸿蒙的创新突破与生态进展。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白本锋与余承东校友会晤交流,相关院系领导出席此次活动。

战略布局:积极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2019年,鸿蒙操作系统横空出世,从内到外全栈自研的鸿蒙操作系统实现了操作系统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安全可靠,打破移动操作系统两极格局,为世界提供第三种选择。鸿蒙的推出一度被视为“突围之举”。

但突围只是开始,鸿蒙操作系统展现出了更顺应时代发展的独特优势。万物智联时代加速到来,智能设备越来越多样化,如何在碎片化的设备生态中构建一套兼容统一、体验流畅、开发高效的系统框架。这正是鸿蒙提出“一个系统,统一生态”理念的出发点。

在清华公开课上,余承东首先强调了操作系统的碎片化困境“现在的系统非常碎片化,使用起来复杂,学习成本高。统一应用生态,打破系统底层对创新的制约非常重要。”并分享了鸿蒙系统设计研发的初衷“不同的硬件跑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生态有不同的系统,非常复杂。所以今天我们看看能不能用一套操作系统,实现所有的设备互联互通,这就是我们鸿蒙设计的初衷。”

如今鸿蒙操作系统已经成为一个既能驱动手机、平板,也能服务于可穿戴设备,甚至智能座舱与电脑的操作系统,能够为开发者提供统一的能力调度平台,为用户提供无缝的多设备体验。这背后,是华为意图从根技术、开发框架到产业生态,彻底摆脱外部依赖、完成全面自主掌控的战略路线。

鸿蒙成长:从底座突围到生态布局

历经五年建设,鸿蒙已不再只是单一的系统产品,而是一个持续演进、快速成长的系统生态。余承东强调:“我们并不想跟随别人做‘me too’的产品,我们还是希望跨越一代,按照下一代的操作系统发展理念进行开发。”

鸿蒙操作系统 5 实现了从内核、文件系统、数据库、编程语言到编译器的全栈自研。其中,鸿蒙自研内核已在安全性、调度效率、系统弹性上超越 Linux,成为支撑多设备、多场景的关键。

在系统体验上,华为从六个维度对鸿蒙进行了体验重构:精致、互联、智能、安全、流畅、易用。以智能助手“小艺”为例,其具备 90% 推理准确率,记忆能力已覆盖 23 类TOP场景;星盾安全架构使隐私弹窗数量大幅减少;这六大能力凝聚为系统级的协同优化,是华为希望打造长期可用、持续好用系统体验的体现。

基于坚实的底座,极致的体验、鸿蒙操作系统正在拥抱繁荣的生态,截至目前,鸿蒙生态设备数已突破 10 亿,注册开发者 720 万,认证开发者39.5万,已上架应用和元服务超 2 万个,覆盖金融、交通、制造等 18 个垂直领域。

在开源领域, 开源四年多,OpenHarmony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开源项目,代码超 1.2 亿行。鸿蒙的生态构建已从单一终端系统向上下游产业链扩展,成为智能时代的公共基础设施之一。

走进清华,汇聚生态建设力量

如果说鸿蒙最初的任务是“解决有没有”,那么如今,真正的挑战转向“生态能不能持续做大”。余总此次在清华的鸿蒙公开课,传递的不仅仅是技术信息,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洞察和决心。与鸿蒙一路同行,未来它仍需要更多开发者、更多产业场景的加入。正如余总所讲,“共建鸿蒙生态,关键有我们广大的开发者与合作伙伴的支持,这是我们成功的要素。”

据悉,高校花粉俱乐部作为高校社团组织,是华为与大学生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助力大学生开阔视野、提升个人能力。华为校园公开课是花粉俱乐部的一个重要IP,自2023年起已在全国400+高校开展近900场,旨在汇聚专家智慧与经验,传递“因为热爱”的力量。

随着系统能力持续增强、产业协同不断深化,鸿蒙生态正在走向更广阔的发展阶段。面向未来,鸿蒙生态打造自主、安全、可持续的数字底座,离不开全社会的协同努力——共建共享,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向上的长久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6

标签:科技   鸿蒙   新篇章   清华   生态   余承东   操作系统   华为   系统   开发者   设备   能力   智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