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又有新撕逼,这次热搜爆了

三天前,白百何一句“还能这么操作”,搅得瓜田沸沸扬扬。

让此前在国内关注度不高的东京电影节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六个字即引发无限联想。

白百何朋友圈则发布一条“得鱼忘筌”,但不知其所指。

一时之间,人们对于“内娱资本论”的关系图谱几乎扒了个遍,都快能写篇论文了。

随后网络上开始出现一系列东京电影节奖项归属传言,称与白百何共同出演《春树》的王传君获得最佳男主。(注:但东京电影节没有“最佳男主”,只有“最佳男演员”)

在白百何发微博开炮之前,网上已经出现一则河北IP的爆料,把在东京当评委的导演文晏归结为王传君得奖的原因。



京圈、沪圈的“阴谋论”也浮出水面,喜提东京影帝的王传君也笑不出来了。


嘴角却像被胶水糊住了一般,全程没露出过一丝笑意。


仿佛背上有一座无形的大山在压着他,不能泄露一点点高光时刻的开心。


沸沸扬扬的“让奖风波”闹了几天,白百何终于亲自下场发小作文回应了。

剧组和片方目前没有回应,事实真相如何还不明了。




倒是让人想感叹一下,明明是喜气洋洋得奖的事,为什么会闹得一地鸡毛?



事情发生在第38届东京电影节颁奖期间。


东京电影节是算是亚洲电影世界里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位列全球14个A类国际电影节之一。


本次东京电影节中国元素颇多,有三部华语片入围主竞赛单元。


分别是白百何、王传君主演的《春树》、范冰冰主演的《地母》以及李雪琴、蒋奇明主演的《飞行家》。



颁奖典礼于11月5日下午举行,但11月3日晚,陆陆续续有一些瓜浮现。


这届电影节的评审团共有五位,前柏林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卡洛沙特里安担任主席。


成员包括日本演员斋藤工、法国剪辑师Matthieu Laclau、和来自中国台湾的桂纶镁及出生于中国北京的文晏。



所以,白百何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她真是沪圈撕奖的牺牲品吗?但另一类爆料表明,白百何所受的委屈与《春树》的剧组关系更大。

昨晚,疑似白百何在朋友圈分享了一个视频,视频中说“如果没有人邀请你,那就不要去”。


风波却愈演愈烈,白百何开麦后,范冰冰粉丝也开始发文,暗示《地母》没有奖。


接下来的11月4日和5日主要是“范冰冰有没有奖”的猜测。

11月5日范冰冰粉丝秒删一条:“资深电影节竟被「三无」导演拉帮结派的暗箱操作玷污。”

之后范冰冰本人的发文也被视作“没有奖项但大格局”。


后来,小红书上这则IP在日本的“以生命起誓”爆料又广为流传。


到了昨天(11月5日),东京电影节的热度已经直接被八卦的好奇心给拉上去了。

网友对此局面的简单理解是:范冰冰和白百何都对颁奖结果不满,双双暗讽了组委会。

还有人晒出聊天截图,说《春树》的制片人彭瑾跟白百何说没拿到奖让她提前回国。

白百何的朋友也在朋友圈替她鸣不平,称白百何为彭瑾制作的两部电影卖命,结果彭把她当垫脚石,“东京没得奖闭幕都不配出现?”


颁奖典礼结束后,《春树》女二刘丹已经发微博祝贺张律和王传君获奖。

而白百何则没有发表祝贺微博,两相对比,确实能说明点儿问题。

11月4日,白百何这边果然也不等电影节闭幕,就和两个儿子,一家人提前买了返程机票,出现在北京机场。

于是这段风波连连的八卦又有了新解读:这是白姐被气到连夜回国。


在继王传君拿下最佳男主角之后,孰料《春树》后面还有大奖,导演张律又拿下了最佳导演。


东京电影节闭幕,微博上的舆论已经是沸沸扬扬。

《春树》这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就是女主角这个角色的名字,全片最大明星也是白百何。

拍完《春树》后导演张律又拍摄了“姊妹篇”《罗目的黄昏》,女主角还是白百何。

王传君因有档期问题仅以声音出演,《罗目的黄昏》9月底刚拿了釜山电影节最佳影片。


所以,这一次的东京电影节伴随着“白百何蒙冤记”和“范冰冰受难记”落下了帷幕。

两个版本的瓜中,白百何跟冰冰都可能是东京影后,却都是为了保王传君能拿“最佳男演员”被放弃了。

而在完成了东京电影节所有的评审工作后,文晏也在当晚接受了采访。

对于“白百何蒙冤记”中所说的被沪圈逼着投票给王传君,文晏说自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沪圈,也从来没有在上海找过投资。

既不认识白百何,也不认识《春树》片方,按照规定不允许评委与入围电影的主创人员交流。


仅从旁观者来说,这一轮风波里,没有赢家。


是非背后的博弈、背后的真相,围观者其实无从得知,能被大众在热搜榜上看到的,大多都只是边角料。

所以也无需太过热心去站队,快快乐乐吃瓜就好——这大概就是名利场的属性之一,热闹是不缺的,但真相永缺。

倒是这一场奖项风波让舆论再一次聚焦到了白百何身上。

这么多年,白姐这有气就出的作风倒是一直未变过。


从当年最风光时如日中天的华语电影票房一姐,到2017年突然遭遇“一指禅”风波,令事业遭遇差点倾覆的打击。

如今8年过去,一个东京电影节的最佳女主奖杯,对浮浮沉沉这么多年的白姐来说确实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所以,她从头到尾都是对剧组的不专业感到愤怒,而不是网传的“挂件男主拿奖了,女主却没拿”,与“评委文晏”也无关。

颁奖前提前回国,也不是因为没拿到奖而“心情不好”,纯粹是被剧组的不专业操作给坑了。

当然,也不排除是他们私下达成共识,找个软柿子捏捏下台阶。


这次风波,折射出白百何多年来复杂的演艺之路。

当年,与她合作的男主,都能飞升,她也更是票房保证。

这次,也不仅是“到嘴”的鸭子飞了,而是她在自己人生沉浮中,始终就差了那么“一点点”。

白百何,人并是惊艳型的美女,但是稳扎稳打,她的演技是有目共睹。

850万投资成本的《失恋33天》,票房竟达到3.5亿。


像是《被偷走的那五年》《滚蛋吧,肿瘤君》《捉妖记》等作品,让其成为“小妞电影”的代表人物。

2011年,《失恋33天》把百花奖最佳女主角的奖杯送到她手中。

接着,《滚蛋吧,肿瘤君》还代表中国电影,冲击奥斯卡。

《捉妖记》系列,梁朝伟、汤唯、姚晨、吴君如、姜武等明星大腕都来捧场。


据统计,白百何主演的电影票房早就接近百亿,目前排在了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的第六名。

有人说她的成功,就是靠着前夫陈羽凡的资源,当年她被称作了“京圈太子妃”。

在认识陈羽凡前,她几乎没有什么作品,甚至都快退圈了。

但是,她的演技确实拿得出手,没有给投资方抹黑。


“离婚风波”过去之后的这8年,白姐亮相市面的作品其实不算少,拿到手的电视剧资源依然是行业一流。

2022年播出的《我们的婚姻》《欢迎光临》《我们这十年》都是一线大导作品。

2023年的《骄阳伴我》更是搭档顶流肖战。

2024年的《好团圆》,2025年的《清明上河图密码》也都是大制作……

但这些剧里真正算得上爆款的,数量为零。


她原本是内娱第一个有望冲击百亿票房实绩的女星,但命运给她按了暂停键。

2019年之后,她主演的电影主要以文艺片为主,只有一部商业片《门锁》票房破了2亿。

在99亿的档口就此重重扑倒在百亿门槛前,停滞了4年……

对于白百何来说,这座东京电影节的奖杯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能拿到手,就如同几个月前靠奖改命的辛芷蕾,可以说是白姐重返名利场一线的“入场券”。


但命运就是很奇妙,顺风顺水的时候可以一日千里,不用怎么费劲就一堆好资源好大饼砸过来,送你上青云。

而逆风行舟时,又往往越努力,越悖时。

反思这场争议,实际上反映了娱乐圈更深层的问题。

在当下中生代女星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一个国际奖项确实能极大提升演员的“含金量”。

看看辛芷蕾——从国际影展回来后,她在内娱的地位直线上升,资源一个接一个。

辛芷蕾的“野心”,天下皆知,白百何又何尝不是?哪个有实力的女演员不想捧一个国际大奖?

但对白百何而言,她缺的或许不仅仅是一个奖,更是曾经的荣耀和尊严。


或者说,迟到了十年的影后桂冠。

然而,艺术的评判本就主观,电影节奖项只是专业评委对演员在某部作品中表现的评价。

没获奖不代表表演不够好,获奖也不意味着完美无缺。

回想是辛芷蕾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奖后,张颂文虽被媒体描述为“不开心”,反应迟钝。

但是,张颂文立即发声力挺辛芷蕾,展现了剧组同仁间的相互支持。


这种良性互动,恰恰是娱乐圈应该提倡的风气,电影是所有人的付出与努力,不能因为一方获奖抹杀另一方。

这是,对演员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于是,为了这份尊重,她又像当年那样“硬刚”起来。


不过,以现在的电影大盘来说,这些艺术片、文艺片本来就无人问津。

比起电影评奖背后的弯弯绕绕,吃瓜群众或许根本不关心这些片子质量如何,真相或许更加无从知晓了。

最后说一句:电影已经没人看了,电影圈竟然还撕成这副德行,观感真差。

无论奖项最终花落谁家,我们都希望电影有还原艺术,创造艺术,却不要成为粉饰娱乐圈明争暗斗的工具。

这场争议,已不仅是关于一个奖项的归属,更演变为对娱乐圈生态的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0

标签:娱乐   娱乐圈   东京   电影节   风波   奖项   电影   剧组   票房   文艺片   导演   评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