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俄时期对我国的领土掠夺,到苏联时期的同意归还,但最终未果,再到如今俄罗斯对出海权的重新“让渡”和在远东对中资的引进,这一转变的背后,究竟映射出了中俄关系的何种走向?
17世纪后期,沙俄东扩与清朝交手,经过雅克萨之战后,通过谈判签订了中俄历史上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两国东界为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及外兴安岭一线,1757年清朝平定准噶尔汗之后,疆域也达到了极盛,实际控制1316万平方公里。然而随着清朝后期的衰败,沙俄卷土重来,继续向黑龙江方向进行扩张,19世纪中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背景下,迫使清朝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割走了从黑龙江至外兴安岭,以及乌苏里江至沿海,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多万平方公里外东北领土,导致我国东北失去漫长海岸线和有效出海口,黑吉两省就此沦为内陆地区。后又继续在西北地区非法勘界,迫使清朝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割走51万平方公里外西北领土。
直到20世纪,在经历十月风波后的俄国,布尔什维克从战争的废墟中爬起,建立新的政权制度,此时的俄国需要通过稳定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防止被孤立,于是在1919年苏俄提出了“归还领土”的《加拉罕宣言》,并在1919年至1923年4年间,发表了三次对华外交声明,声称要废除中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无偿归还侵占的所有中国领土,然而从最初的主动提出,到后来的强调谈判解决,问题一拖再拖,动荡的苏俄通过稳定内部逐渐转变为强悍的苏联,曾提出归还中国领土的加拉罕宣言也最终变成了一张“废纸”。
此后的苏联开始继续影响外蒙古,向唐努乌梁海渗透,最终外蒙独立,唐努乌梁海也在苏联的策划下,成为了其领土的一部分。
直到苏联解体,中俄划界谈判提上日程,最终在2004年双方签订东界补充协定,俄罗斯归还我国一半黑瞎子岛约171平方公里领土,这才彻底明确了两国边界。
关于出海权的博弈,实际上早在19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时,我国就保留了图们江下游航道通行权,并且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东北地区出海的重要通道,只是受苏联处处限制,以及朝鲜战争时期修建的跨图们江低矮桥梁,加上河道未得到清理导致淤塞等问题,这条原本中国拥有出海权的航道,却无法正常使用,但是2023年,事情却有了重大转机,这一年俄罗斯同意将海参崴作为内贸中转口岸向我国开放,使得我国东北地区的货物可以借道俄罗斯,经海参崴,运抵长三角等地区,节省了30%的运输成本,紧接着2025年,中俄朝又展开了一系列建设性对话,俄罗斯开始积极推动为中国在图们江下游打通出海口一事,并且在今年4月底,俄朝在图们江准备修建的新跨江公路桥,正式举行开工典礼,预示着距离吉林打通日本海“黄金水道”,激活东北亚经济动脉又近了一步。
实际上,无论是曾经苏俄承诺归还领土,还是后来俄罗斯主动与中国合作开发远东,本质上还是现实战略压力和地缘权衡下做出的动态转变。
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正在面临能源出口受阻、财政收入锐减、地缘地位被削弱等一系列挑战,因此,俄罗斯更需要一个强大、稳定且不受外界干扰的市场,而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这一点,在近几年的一系列国际事件中,俄罗斯已经深有体会。中俄本身就是互为重要邻国,在地缘上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俄罗斯以远东作为合作筹码,通过推动图们江、黑瞎子岛、海参崴,以及能源管道、矿产开发、基础建设等方面合作,一方面通过共同利益可加深与中国战略绑定,另一方面,也能将这种地缘利益置换为经济输血,以便于将更多心思放在应对美西方的博弈上。
况且,俄罗斯目前的战略东转立场愈发明确,远东作为俄罗斯与中国接壤最前沿,又是资源宝库,开发宝地,通过引进中国产业和技术支持,可弥补俄罗斯本身在远东建设上的心力不足,未来,中俄在远东强化协作,还可加强其在东北亚的战略存在,对冲美国的“印太战略”。
而对于我国来说,与俄罗斯加强远东合作开发,未来或将成为东北全面振兴的新突破点,东北亚的安全架构和地缘经济格局也都将在一系列连锁反映下,发生重大转变。
更新时间:2025-07-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