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补上自己40万亿的大窟窿,美国这次的阴谋属实有点降智商了!
前脚刚出了个“对等关税战略”,后脚就来了个90天的暂时性关税豁免!这前后矛盾的举动,就差直接在脸上写“我慌了”三个大字了!
中美博弈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美国这是想借着关税手段,逼各国在经济上乖乖向它低头。好让大家都多买点美国货,挽救一下它那摇摇欲坠的经济。
但我国可是一点面子都没给美国留!各种反制措施快、准、狠,直接戳中美国要害。
摆不平中国怎么办?特朗普恼羞成怒,直接“再造一个中国”!
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惊天博弈?“再造中国”计划又能否得逞?别急,接下来我就带大家深入剖析这场贸易战背后的真相,绝对让你大开眼界!
我们先来讲这次中国为什么能硬顶美国不落下风。
其实综合来说就是因为中美贸易结构,决定了美国对中国的依赖性更强。
按照中国海关总署在今年年初公布的统计数据,去年中美两国贸易总额仍然在6800亿美元以上,双方都是对方最重要的出口伙伴之一。
中美贸易额
但中国卖给美国的是各种制造业产品,而美国卖给中国的则是农产品、能源产品和极少数的机械科技产品。
可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国、是唯一的世界工厂,也是唯一拥有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这就决定了一旦失去了中美脱钩,美国绝不可能在短期内寻找到替代贸易合作伙伴。
而且指望美国本土工业补缺那也是痴人说梦,毕竟美国早就产业空心化了。就算特朗普靠着经济恐吓能抢回一些制造业,但这些产业回流美国、布局美国也需要时间、空间和资本,可美国人等不了那么长时间。
所以在中美贸易战猝然升级以后,美国社会产生了特别大的反应。
4月初就有大量美国人到超市里面抢购各种基础生活用品,连卫生纸他们都抢,就是因为他们都清楚美国对中国制造的依赖有多强。
美国超市抢购
如今又快一个月时间过去了,中美贸易战仍未停止,搞得那些家大业大的美国零售巨头供应商,比如沃尔玛和塔吉特也挺不住了。
这些零售巨头在参加白宫商业会议时就直言不讳的说:贸易战不停,大多数美国商店和超市都要关门了,因为他们的货架会空空如也。
而沃尔玛这边更是已经通知了中国生产商,让他们继续向美国供应商品。并且沃尔玛承诺美国这边征收的关税成本,将全部由美方承担。
现在就连特朗普的财政部长贝森特都无奈的说:中美两国的关税“对峙僵局”是无法持续的,所以预计要在之后大幅度降低关税。
这就充分证明了美国已没有能力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了。
反观美国的农业和能源产品卖不到中国,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微乎其微。因为全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和农业产出国家的数量太多了,比如我们不买美国大豆,可以买巴西大豆。
巴西大豆进口
按照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在今年4月停靠中国大陆港口的巴西大豆运输船数量,就同比增长了超过48%。而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却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就锐减过半。
再说能源,现在中国已经有几十天时间没有从美国这里购买天然气了,中美石油贸易也几乎断绝。
但同时中企把一部分订单给了美国的北方邻国加拿大,还进一步加强了与伊朗、俄罗斯等能源贸易合作伙伴的联系。
鲁登科
前不久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鲁登科也明确说了:中国要多少石油,他们就卖给中国多少石油。
那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有什么必要害怕美国呢?继续打贸易战急的也是美国人。
这也是我们敢于一直反制美国,甚至在特朗普都主动对中国伸出了橄榄枝,我国商务部仍说只考虑和评估与美国谈判的原因。
而中国的“不给面子”显然也让特朗普恼羞成怒了,他现在都准备搞“曲线救国”了,比如“再造一个中国”。
最近半年,美国和印度交流互动可太频繁了,各层级都没闲着!
3月,印度工商部长火急火燎地跑去美国访问,当时出发前直接把原定到3月8日的会议安排都给取消了。
紧接着,印度商业部门又跟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展开谈判。这一谈,双方还达成了个基本共识,打算在本世纪30年代之前,把美印贸易总额干到5000亿美元!
莫迪
后来美国出台了“对等关税政策”,印度也是第一时间就向美国妥协,然后就跟美国开启了一系列积极谈判。
据最新消息,美印谈判已经接近达成共识了!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国预计将与十几个国家达成协定,而印度极有可能成为首批与美国签署协议的国家之一。
一旦双方成功签署协议,美国就会大力投资印度市场,扶持印度的制造业。美国这么做也是因为印度本身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并且国内还有面积不小的平原。
再加上印度和美国起码有相同的意识形态,而且印度是完全向西方企业开放市场的,也就是说印度可比中国要好控制的多。
那等印度制造业发展起来,美国大量采购印度的商品不就能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吗?然后从地缘战略角度上来讲印度是中国的邻国,并且中印两国关系一直都不怎么好。
莫迪和懂王
那如果美国真的支持印度成为工业强国,工业大国,印度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也将得到突飞猛进的增长。
到时候美国就可以间接操纵印度,让他们成为美国在亚洲地区“牵制中国的一个战略支点”。
所以客观来讲如果美国想在印度身上“再造中国”的战略真的能完成,确实会给我们带来很大压力,可问题是美国的计划能成功吗?
我们最后从人口、营商环境和土地这三个方面讲一讲,印度为什么取代不了中国。
先说人口。大家都清楚充足的人口就代表着劳动力成本较低,也就有着更加充足的劳动力红利。
印度工人
但问题是人口想转化成劳动力红利还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人口素质得高,最起码这些人得认字。
因为也只有这些有基础素质的劳动力,才能操纵那些现代化的生产机器。
可印度人口就不具备这种特点。据联合国统计印度全境识字率仅有74%,也就是说全印范围内有近3亿人是文盲。
而剩下的受教育人口中,也有1/3左右仅接受了小学教育。也就是勉强识字,但却没有掌握先进工业生产设备的能力。指望这些人搞工业生产那还不如指望母猪会飞,因为他们连很多生产设备的说明书都搞不明白。
印度工人
也就是说印度真正能搞工业生产的劳动力,其实只占他们青壮年劳动力总数的半数左右,这样一算还没中国的青年劳动力数量多。
而印度显然也没有能力全面普及教育,要是能做到早做到了,不至于到现在为止还有那么多文盲。
说完了人口我们再说印度的营商环境!
大家都知道,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当年我们国家为了吸引外资、为了发展工业,可是尽其所能的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极好的营商环境。
甚至有段时间,外资企业还能享受超过本土企业的待遇和补贴,这也是中国能成为全球投资热土的根本原因之一。
印度
但印度显然也没有中国这样的能力,所以印度是出了名的营商环境差。任何外资企业去印度投资,都有可能会血本无归。
因为他们的投资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当地的财团会和印度政府官员狼狈为奸、相互勾结拿外资企业下手。
就算这些企业什么错都没犯,他们都能找个错给这些企业开出巨额罚单,还强迫他们必须把自己的产业卖给印度本土公司。
就比如在2023年9月印度政府就要求大众汽车,必须补缴总数高达14亿美元的税款。
大众公司
而理由仅仅只是因为大众公司在印度生产汽车时,有相当一部分零件是从外国采购的。
再比如说中国的小米还有vivo,在印度受到了多少的“特殊关照”大家也都清楚,这里不多做赘述。
最后过于恶劣的营商环境,就使得各国企业明明知道印度市场庞大,但仍然没有多少企业敢于大力投资印度。
就连出了名的胆子大,敢拼敢干的马斯克都不敢让特斯拉大举进军印度市场。这就决定了印度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能利用的外资数量极其有限。而以印度当前的工业水平和资本实力,想靠自己实现工业化真的只能是下辈子了。
最后再来说说印度的土地问题!
大家都知道印度中北部地区其实有不少平原。而大面积的平原也是发展工业化的基础条件之一,毕竟山地确实不适合搞工业化。
可印度的平原土地并不掌握在国家手中,而是掌握在那些大大小小的地主和财阀手里。并且印度宪法还保护这些人的土地所有权,比如在印度的《森林权利法案》中就明确写道:除非政府征得相关利益人的同意,否则任何项目都不能征用森林土地。
而印度人又是出了名的保守,很多印度地主视土地如命。
所以他们根本不愿意自己的土地被征收,这就使得印度中北部的平原有大片荒地,但仍然无法建工厂,因为土地的所有者拒绝被征地。
那印度政府都搞不定的事,指望那些要投资印度的外国企业解决就更不可能了。
所以美国想靠印度“再造中国”简直是异想天开。
面对美国的挑衅,我们的反制措施之所以打得又准又狠,这背后是无数中国企业和劳动者的努力,铸就了我们坚实的底气!
参考资料: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4-11美国滥施关税,忽略了其对中国供应链的深层依赖
新浪财经2025-04-30印度暗示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有提早实现共赢的机会
千龙网2025-02-17印度营商环境复杂影响国际投资者信心
环球网2016-10-11美媒:工厂项目征地遇困难成印度政府头疼问题
央广网2025-04-28 巴西大豆船取代美国密集抵华
鲁中晨报2025-04-14俄罗斯最新涉华表态:“中国需要多少,俄就准备提供多少”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