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小方,今天这篇国际评论,我们主要来看看,当整个茶饮市场都在疯狂追求开店速度时,为什么像茶颜悦色、楂堆这样的品牌,却主动选择了一条“慢”道路。这背后,藏着怎样的商业智慧?

走进长沙的五一商圈,茶颜悦色的店铺几乎随处可见。但如果你最近去过万家丽广场的游园会店,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少人排队不是为了那杯声名在外的幽兰拿铁,而是为了买到刚刚出炉、香气扑鼻的面包。这就是茶颜新孵化的烘焙副线“茶颜饼坊”。“抱紧知识的火腿包”、“不完蛋挞”……光听名字就很有品牌一贯的调调。

当不少同行通过开放加盟拼命扩张,卷入“万店竞赛”时,茶颜似乎并不着急。它坚持全直营模式,目前只在4个省份开了近1000家店。这种“慢”是有意为之。官方曾坦言,直营模式开店就是会慢一些,他们需要时间打磨供应链、跨区域运营和团队的管理能力。
但“慢”不等于停滞。恰恰相反,茶颜在悄悄打造一个“茶颜宇宙”。通过鸳央咖啡、古德墨柠、小神闲茶馆等子品牌,它试图覆盖消费者从早到晚的不同需求。而且,这些品牌的会员体系是打通的,吸引一个顾客,可能带来多个品牌的重复消费。更值得一提的是其出海策略,2025年7月,茶颜选择通过电商零售先行,在亚马逊、TikTok Shop等多个国际平台开设了自营店,把零售产品卖向全球,这步棋走得相当稳健。


在同一个商圈,另一个品牌楂堆的故事也很有意思。成立于2017年的楂堆,主打“药食同源”的山楂饮品,在成立后的五年里只开了5家店,这个速度在行业里堪称“异类”。创始人牟生曾表示,这种“慢”某种程度上是被动的一—品牌成立的时间点不早不晚,错过了长沙新消费的第一波爆发。

但楂堆没有盲目跟风去追那些快速迭代的爆款,而是认准了“山楂”这个核心品类深耕。这份坚持带来了意外之喜:首先是超过70%的复购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更重要的是,其“轻养生”的理念成功打破了茶饮主要吸引年轻人的局限,吸引了大量45岁以上的客群,这部分消费者占比高达三成。
长期的坚守,让它在健康消费浪潮兴起时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机会。根据行业数据,2025年中国养生茶饮市场规模预计达到642.7亿元,并且还在快速增长。今年,楂堆在长沙文和友开出了一家80平米的“轻养生社交空间”,不再是简单的茶饮店,消费者可以喝茶、买养生伴手礼,还能体验便捷的艾灸等服务。这种深度体验模式让客单价跃升到100-200元,不再局限于一杯奶茶的价格。


其实,整个新茶饮行业的发展节奏也在变化。有研究报告指出,在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增长后,市场增速正逐渐放缓,意味着竞争从抢增量进入了存量的深耕阶段。
在这种背景下,茶颜和楂堆的“慢”反而显出另一种优势。茶颜通过多品牌矩阵的“折腾”,不断创造新的消费场景,加深与用户的连接;楂堆则通过垂直深耕,建立了稳定且忠诚的核心客群。它们不是在简单地卖产品,而是在构建一个有文化、有情感、有独特体验的品牌生态。这种通过时间、耐心和对核心能力的专注构建起的优势,可能比单纯的规模扩张更难以被复制。


商业的成功从来不止“快”这一种维度。在追求“长红”而非“网红”的道路上,这些“慢品牌”展示了另一种可能:保持战略定力,敬畏市场规律,愿意在品牌、产品和用户体验上耐心投入。这种长期主义的“慢哲学”,或许正是当下市场中最值得珍视的智慧。
更新时间:2025-11-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