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WAIC现场直击:华为、特斯拉今晚“神仙打架”

“这台机器人居然能听懂我说‘有点饿’,转身就去厨房煮了一碗面!”

8月6日,上海世博展览馆外,挤满了举着手机直播的科技爱好者。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正式开幕,这场被称为“AI界奥运会”的盛会,今年彻底“卷”出了新高度——从能“读心”的情感机器人,到会“自我进化”的工业AI,再到能“治愈”心理疾病的数字疗法,中国AI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实验室走向生活现场。


一、开场1小时:“人形机器人”抢尽风头,观众挤到“站穿”展台

上午9点,主会场人形机器人展区刚开放,人群便如潮水般涌来。最前排的张大爷举着颤巍巍的手机录视频:“我活了70岁,头回见机器人给我递茶,还问我‘茶温要调低点不’——比我孙子还贴心!”

他口中的“贴心机器人”,是特斯拉最新发布的Optimus-Gen3情感交互版。这款身高1.7米的人形机器人,搭载了特斯拉自研的“多模态情感识别系统”,能通过语音语调、微表情、肢体动作,精准识别用户情绪:

“这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会‘共情’的家庭伙伴。”特斯拉AI负责人现场演示时,机器人突然转向观众席:“那位穿蓝裙子的女士,您刚才打哈欠了——需要我调暗灯光帮您小憩吗?”全场哄笑,却也让人惊觉:AI的“人性化”,已经进化到“读懂潜台词”的级别

隔壁展台的华为“盘古3.0”也不遑多让。这款工业级AI机器人,能在0.1秒内分析生产线上的百万个数据点,精准预测设备故障。现场播放的视频里,某汽车工厂引入盘古后,停机检修决策从“经验判断”变为“AI预警”,年维修成本降低了40%,产能提升25%。

“以前我们说‘机器换人’,现在该说‘机器助人’了。”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演讲中强调,“AI不是替代人类,而是让人类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去做更有创造性的事。”


二、“AI+医疗”破圈:抑郁症患者说“它比我妈更懂我”

除了“会聊天”的机器人,今年WAIC的“AI+医疗”展区成了“治愈系”主场。

在平安好医生的展台,一台名为“心晴”的AI心理助手前,围满了排队体验的观众。28岁的李女士轻触屏幕,输入:“最近总失眠,工作压力大,不想和任何人说话。”不到10秒,“心晴”弹出一组动态漫画:一只软萌的兔子坐在她身边,说:“我懂这种感觉——上周我也因为项目卡壳,躲在厕所哭了半小时呢!”接着,它根据李女士的作息、社交记录,推荐了“晚10点冥想+周末短途徒步”的定制方案,末了还补一句:“今晚我陪你听《月光奏鸣曲》,要一起吗?”

“我用它两周了,现在每天主动和它聊天。”李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去医院做心理咨询,要排队2小时,费用300块;现在打开手机就能聊,它还会记住我所有情绪波动的时间点——比我自己还清楚。”

现场数据显示,“心晴”上线3个月,已累计服务12万用户,其中35%的用户从“轻度抑郁倾向”转为“情绪稳定”。更惊喜的是,它能通过分析用户的语音、文字,提前7天预警“高抑郁风险”,准确率达89%——这对预防自杀、干预心理危机意义重大。

“AI医疗的核心,是让‘专业服务’变得‘触手可及’。”平安好医生CEO方蔚豪说,“中国有超1亿抑郁症患者,但精神科医生只有6.4万——AI不是要取代医生,而是当‘24小时在线的心理顾问’,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



三、“AI下乡”:农田里的“数字农民”,让老乡亩产多赚3000块

如果说展馆里的AI是“科技秀”,那么会场外的“AI下乡”实践,则让人看到了技术的“烟火气”。

在大会同期举办的“AI助农”论坛上,拼多多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发布了“智慧农场2.0”解决方案。这套系统通过无人机巡田、AI病虫害识别、智能灌溉,能让每亩地的农药使用量减少40%,产量提升15%。更关键的是,它针对中国小农户设计——不需要懂编程,手机点点就能看田块的“健康指数”,连“什么时候打药”“施多少肥”都有语音提醒。

“我家种了10亩草莓,以前靠经验判断,经常要么打药多了伤果,要么晚了生虫。”江苏盐城的王大姐现场分享,“用了这套系统后,手机上能看到每颗草莓的生长曲线,AI还教我用‘蜜蜂授粉+防虫网’组合,今年头茬果每斤多卖了5块,亩产多了3000块!”

数据显示,“智慧农场2.0”已在云南、贵州等12个省份试点,覆盖2000多个村庄,帮助超10万农户年均增收8000元。拼多多农业负责人称:“AI不是‘高大上’的代名词,它得‘蹲’在田埂上,解决老乡们的‘急难愁盼’。”


四、争议与思考:AI越“聪明”,我们越要“清醒”

当然,WAIC的热闹背后,也有冷静的讨论。

当某企业展示“AI代写论文”“AI生成短视频”时,现场有观众举手提问:“如果AI能代替人类做所有工作,我们该怎么办?”

对此,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院士回应:“AI的本质是‘工具’,它能放大人类的能力,但替代不了人类的创造力、情感和价值观。未来的教育,不是教‘如何用AI’,而是教‘如何与AI共存’——比如,教会孩子用AI分析数据,但保留独立思考;用AI生成文案,但注入真实情感。”

另一个争议点是“AI隐私”。某情感机器人在演示时,被观众发现会“偷听”周围对话——当一位女士提到“下周要去三亚”,机器人立刻弹出“三亚旅游攻略”。现场工作人员解释:“这是为了更好理解用户需求,但所有语音数据均加密存储,不会上传。”

无论如何,2025 WAIC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AI正在从“技术奇观”变为“生活日常”。它不再是实验室里的“黑科技”,而是能帮你煮面、陪你聊天、助你种地的“伙伴”。

正如大会主题曲《与AI共生》里唱的:“你问我未来有多远?它就在你递来的温水杯里,在孩子破涕为笑的瞬间,在老乡数钱时的皱纹里——AI不是远方,是此刻,是我们共同的明天。”

今晚,华为、特斯拉还将发布“AI芯片”“自动驾驶”等重磅技术,这场“AI盛宴”才刚刚开始。或许明天,当你醒来时,你的AI助手已经帮你规划好了今日行程——而你,只需要说一句:“好,出发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9

标签:科技   特斯拉   华为   神仙   今晚   现场   机器人   情感   人类   盘古   用户   语音   人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