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这场展览,勾勒吉林近现代壮阔历史

新华社长春8月19日电(记者张博宇、孙鹏程、唐铭泽)在长春市宽城区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经过精心筹备,19日上午,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在这里拉开帷幕,本次展览共分9大展区,系统呈现了自清代以来至新中国成立吉林地区300余年的历史风貌。

群英巍巍,丹心耿耿,在吉林这片土地上,留下许多民族英雄的脚印和文人志士的风华。吴大澂来到吉林督办边防事务,吴禄贞在这里撰写《延吉边务报告》,面对侵略者坚守民族气节……在战火动乱的年代,这里不缺信仰。

“红旗招展枪刀闪烁我军向西征,大军浩荡人人英勇日匪心胆惊。”步入二楼展厅,东北抗日联军将领杨靖宇创作的《西征胜利歌》歌词让人领略抗日斗争的波澜壮阔;装订成册的《救国时报》记载着海外儿女心系东北抗战局势的报道;冰天雪地、地窨子的场景布置,还原东北抗联战士在密营中艰难的生活环境;一把锈迹斑斑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少年营使用过的单刀,让人看到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气概……

吉林省博物院院长韩戾军介绍,展览展出的1000余件(套)实物展品中,有500余件(套)是首次公开亮相。此外,多件(套)吉林省博物院收藏的珍贵文物也在此次展览中首次与公众见面。

白山巍巍,松水泱泱。从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吉林的早期活动,到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抗日战争历史,再到吉林作为抗美援朝后援地,展览按时间顺序均作了详细介绍。

徜徉于展厅里,或可与众多珍贵文物原件近距离接触,或可在一隅的做旧板凳上休憩片刻,细细品味吉林大地上的厚重历史。

展厅三楼,有一条洒满阳光的空中连廊,通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历史的展陈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吉林成长为我国汽车工业、电影事业和航天事业的摇篮。摆放整齐的红旗品牌系列汽车模型,陈列的老式打字机、摄影机,一张张人民喜闻乐见的电影海报……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和工业现代化建设从无到有、改天换地,离不开吉林人民的奋斗豪情。

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摇篮风采”展区,展示了众多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电影海报。新华社记者 孙鹏程 摄

18日上午,在展览现场先期举行了顾问聘任仪式,杨靖宇、李兆麟、赵一曼等9位英雄模范的后人受聘为展览顾问。杨靖宇之孙马继志告诉记者,作为抗联的后人,自己一定要把吉林的故事、特别是红色的故事讲好。

走出展览区,一旁的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里店铺人气火热,小朋友在小巷间参观体验,传统与现代在这里相融相生。一场全景式历史展览,让老街区进一步焕发文化底蕴,也告慰着无数曾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和奋斗过的先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1

标签:历史   壮阔   吉林   手记   记者   吉林省   街区   近现代史   西历   长春   博物院   联军   展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