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吃火锅,朋友夹着片烤蘑菇问我“这玩意儿咋嚼着跟鸡胸肉似的?”其实不光咱们普通人有这疑问,连营养师、科学家都在琢磨蘑菇这“变身术”。
毕竟现在大家都爱搞点植物基饮食,菠萝蜜仿手撕猪肉、茄子仿肉排都试过,但论相似度,蘑菇好像总排第一。今天就跟大家唠唠,蘑菇到底为啥能这么“肉质鲜美”,这里面藏着不少科学门道。
咱们先从最直观的口感说,为啥蘑菇咬着不软塌,反而有肉的韧劲儿?关键在它细胞壁里的一种东西,几丁质。听着挺学术?其实螃蟹壳、虾壳里都有这成分。这种纤维特别坚韧,加热之后也不会轻易煮烂,刚好模拟了动物肉里结缔组织的感觉。
我之前一直以为,蘑菇的“肉感”是调料堆出来的,后来特意做了次实验:就把新鲜香菇洗干净烤,没放任何调料,结果嚼着还是有股子韧劲,跟啃嫩一点的鸡肉似的。
这才明白,人家自身的“骨架”就摆在那儿,根本不用靠调料硬撑。反观茄子,看着软嫩像肉,其实全靠吸油和水分撑场面,一凉就塌了,跟蘑菇的“真韧劲儿”差远了。
光有嚼劲儿还不够,鲜味儿才是“肉感”的灵魂。蘑菇里藏着不少谷氨酸,就是咱们平时说的“鲜味因子”,没错,跟味精里的鲜味来源是一个东西。而且蘑菇里还有蛋白质和多糖,煎烤的时候会发生一种叫“美拉德反应”的变化,这跟咱们煎牛排时牛排变香、变褐色是一个道理。
说实话,我之前煮蘑菇总犯一个错:水开了就把蘑菇扔进去煮好久,结果煮出来的蘑菇寡淡无味。
后来才知道,谷氨酸怕长时间高温,煮太烂会让鲜味全跑水里,反而浪费了。大家平时做饭可以注意下,蘑菇要么快炒,要么烤,别煮太久,鲜味才能锁得住。
当然,光靠蘑菇自己也不够,有些辅助食材能帮它“演得更像”。比如炒蘑菇时放瓣大蒜,或者撒点孜然,大蒜会释放硫化物,孜然里有醛类物质,这些东西混在一起,闻着就跟烤肉似的,大脑一下就会误以为在吃肉。
咱们在家用蘑菇做菜还行,但想让它跟牛排、鸡胸肉那样“以假乱真”,就得上科技了。
2024年斯坦福大学做过个挺有意思的研究,他们测了市面上的植物基香肠、热狗,发现切碎的肉特别好仿,但整切的牛排、鸡胸肉就难了。
研究团队说,真肉的肌肉纤维排列太复杂了,植物根本长不出这种结构。我觉得这话说得挺实在,咱们吃牛排不就图那一口“撕着吃”的纤维感吗?要是仿出来的肉一咬就碎,没那股子嚼劲儿,吃着就没味儿了。
不过企业们也没闲着,好多品牌都盯着蘑菇下面的“菌丝体”做文章,就是蘑菇在土里长的那些分支网络。
有个叫PrimeRoots的品牌,专门培养菌丝体,撕开那菌丝体,纤维感跟肉特像。还有个叫Mourish的牌子,创始人说香菇、猴头菇本身就有跟牛肉相似的纤维,根本不用怎么加工。
国内也有类似的牌子,比如“菇里巴巴”做的猴头菇素牛排,我之前买过一次,用低温慢煮了之后,嚼着真有点像嫩牛肉。本来想自己在家试试培养菌丝体,后来发现这活儿得专业设备,咱们普通人还是直接买现成的方便。
除了口感,营养也是个大问题。有人总说“蘑菇没蛋白质,吃了不顶饱”,其实现在不少品牌都在解决这事。有个叫“非传统美食”的品牌,用高蛋白的原料种蘑菇,种出来的蘑菇蛋白质是普通蘑菇的四倍。说实话,比起吃肉担心胆固醇,吃这种高蛋-白蘑菇还省心点,既能解馋,又不怕胖。
还有个叫TheMushroomMeatCo.的品牌,创始人说蘑菇不用跟肉比,反而能超过肉。这话我挺认同的,蘑菇里有纤维素,还有能帮着提高免疫力的化合物,还没胆固醇。咱们吃“素肉”不就是图个健康吗?要是蘑菇既能有肉的口感,又有比肉还多的好处,那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再跟大家唠句实在的,其实咱们追求“肉感”不光是为了好吃,还跟文化有点关系。就像营养师说的,好多人觉得吃肉显气派、够爷们,还跟有钱挂钩。我身边就有朋友,聚餐的时候必须点一大盘肉,不然觉得没面子。
但其实现在的蘑菇“素肉”,不管是口感还是营养,都不比真肉差。以后再吃火锅、烤肉,咱们不妨多试试蘑菇做的“素肉”,既能尝到肉的香味,又能吃得健康,这不挺好吗?毕竟吃东西的核心是开心和健康,没必要非得盯着肉不放。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