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30岁敲钟美股!股票代码WTF暴拉400%,美股投资者疯了?

30岁的你在干嘛?可能还在纠结下班要不要加钟,或者房贷还差多少没还。但今天这哥们——95后周凯,已经站在纳斯达克敲钟了。更离谱的是,他公司股票代码直接叫WTF.US,首日股价暴涨400%,把华尔街那帮西装革履的大佬看傻了。别以为这又是哪个富二代出来炫富,人家靠的是"服务券商的券商",现在还要让AI替你炒股。这事儿不光是一个年轻人的逆袭,更藏着中国资产逆袭的密码,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届95后到底有多野,以及金融圈的天,可能真要变了。

一、从"失败底气"到敲钟:这届富二代真的不一样

第一次见周凯的人,都会被他那头白发晃到眼睛。白色西装配墨绿色T恤,站在香港尖沙咀港威大厦的办公室里,窗外就是维多利亚港的夜景——这画面,怎么看都像从偶像剧里走出来的。但你要以为他是靠爹上位的"纨绔子弟",那可就错了。

周凯自己说了:"父辈提供了还不错的物质条件,让我拥有比常人更多的失败底气。"这话听着凡尔赛,但仔细想想,创业这事儿,真不是光靠热血就能成的。2018年,23岁的周凯从多伦多大学毕业回深圳,在一家私募干了没多久,就盯上了当时火得一塌糊涂的互联网金融。他拉了个团队搞SaaS开发,想给互金公司"卖铲子"——结果呢?刚准备大干一场,监管政策一来,整个行业直接凉了。

换作普通人,可能早就卷铺盖回家了。但周凯不一样,他有"失败底气"啊!团队换了,技术架构更新了,服务器砸钱买了,总不能打水漂吧?于是咬着牙转型,搞出个"券商云"——简单说,就是给其他券商做技术服务,成了"服务券商的券商"。这步棋,当时没人看好,结果现在成了他敲钟的最大资本。

你看,这届富二代真的变了。以前我们总觉得"富二代创业就是玩票",但周凯告诉你:人家不仅有本钱试错,还有脑子在死胡同里找出口。从互金到券商云,再到现在押注AI,每一步都踩在行业的痛点上。这哪是玩票?这分明是拿着放大镜在找赛道啊!

二、股票代码WTF?这公司到底什么来头

华通金融敲钟那天,华尔街的屏幕上赫然写着"WTF.US"。外国记者一脸懵:"What the fuck?这代码是认真的吗?"周凯后来解释,其实是"World Trading Future"(世界交易未来)的缩写,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小子就是在玩梗。

但你别光看代码不正经,公司业务可是真能打。翻开招股书,2024财年华通营收1005万美元,其中经纪和佣金收入暴涨295.6%,占了总营收的60%以上。这钱哪来的?主要靠两个东西:一是债券分销,光这一项就赚了580万美元;二是"券商云"平台,卖交易系统给其他券商,现在已经有2900多个经纪客户在用。

说白了,华通就像个"券商的包工头"。别的券商要搞交易系统、要合规、要风控,自己开发又贵又麻烦,华通直接把现成的"装修方案"卖给你,你只需要拎包入住。这模式听起来简单,但赶上了好时候——港股今年彻底火了。

年初蜜雪冰城在港股上市,超额认购5258倍,冻资超过2000亿港元,创了历史纪录。宁德时代、恒瑞医药这些巨头也扎堆赴港,上半年港股募资总额比纳斯达克+纽交所加起来还多1.5倍。海外资金想抄底中国资产,港股是唯一的桥头堡,而华通干的就是给这些海外券商搭桥的活儿。

周凯打了个比方:"我们就像施工队,能建多少桥不取决于我们有多少人,而取决于这块土地有多诱人。"现在看来,港股这块地,简直是块流油的肥肉。连中亚的券商都跑来找华通合作,要通过他们投资港股——你想想,这得多疯狂?

三、让AI替你炒股?金融圈的饭碗要保不住了

如果说"券商云"是华通的现在,那AI就是周凯眼里的未来。这哥们最近张口闭口都是:"二级市场交易的基金一定会被AI替代。"甚至放话:"华通要成为服务AI的券商。"

这话听着玄乎,但他已经开始动手了。华通的AI实验室搞了个"AI-IRO系统",能自动处理投资者关系;交易平台里塞进了AI风控、AI投顾,甚至还想让AI直接开户、融资、加杠杆炒股。周凯畅想的场景是:"你把自己的交易习惯输进去,AI再学一学巴菲特、芒格的操作,说不定能训出一个比你还牛的交易AI。"

这事儿靠不靠谱?咱先不说技术能不能实现,光是监管这关就够他喝一壶的。让AI自己开户炒股?要是AI搞起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算谁的责任?但你不得不承认,这小子的眼光是真毒。

现在华尔街已经有基金在用AI做高频交易了,国内的量化私募也越来越卷。AI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不是智商高,而是不会情绪化。你炒股会追涨杀跌,会因为亏了钱睡不着觉,但AI不会,它只会冷冰冰地算概率、执行策略。长远来看,普通散户跟AI比,确实没啥优势。

周凯说他的目标是"让AI帮助人类工作,将人类从劳动中解放"。这话听着像科幻片,但仔细想想,当年互联网刚出来的时候,谁能想到现在手机就能炒股、买基金?说不定再过十年,你打开交易软件,对面给你服务的就是个AI理财师——到时候,那些靠佣金吃饭的券商经纪人,真得考虑转行了。

四、中国资产重估:港股才是真正的主角

华通能在美股敲钟,表面看是周凯会折腾,背后其实是"中国资产重估"的大浪潮。今年上半年,不光港股IPO爆了,连带着A股也跟着回血,外资疯狂抄底中国科技股。这到底是为什么?

说到底,还是中国科技公司争气了。以前海外资金总觉得中国公司只会搞模式创新,没什么硬核技术。但今年DeepSeek一出来,直接让老外见识到中国AI的实力。现在海外机构聊起中国资产,不再只盯着茅台、宁德时代,而是开始研究字节跳动、商汤科技这些科技公司——而港股,正是他们买这些公司最方便的渠道。

景林资产最近给客户写信说:"香港成为上半年IPO融资第一的市场,代表国际资本放弃了对中国资产的偏见。"这话不假。你看港股"三姐妹"——蜜雪冰城、老铺黄金、泡泡玛特,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消费品牌,照样在港股涨疯了。这说明什么?海外资金不是不看好中国,而是以前没找到好标的。

周凯的华通,刚好踩在了这个风口上。他帮海外券商对接港股,就像在淘金热里卖水——不管你们谁挖到金子,我都能赚一笔。这生意听起来不性感,但稳赚不赔。现在华通的客户里,不仅有欧美券商,还有中东、中亚的机构,甚至连一些东南亚的小券商都跑来凑热闹。

这就是中国资产的魅力。以前我们总说"中国智造"要走出去,现在看来,不用我们主动走,海外资本自己就找上门来了。而港股,就是这场"资产重估"的主舞台。

五、95后敲钟给我们的3个启示

周凯的故事,不光是一个年轻人的成功逆袭,更藏着这届创业者的生存法则。总结下来,有三个点值得所有人琢磨:

第一,别迷信"风口",要学会"造风口"。周凯刚开始搞互金,风口来了;后来互金凉了,他转型券商云,看起来是被动调整,其实是主动造了个新赛道。现在他押注AI券商,又是在提前布局下一个风口。真正的高手,不是追着风跑,而是在风来之前,先把风筝做好。

第二,"失败底气"也是核心竞争力。很多人吐槽"富二代创业不公平",但换个角度想,人家父辈积累的不光是钱,还有资源和眼界。周凯能在23岁就敢辞职创业,能在公司转型时砸钱换服务器,靠的就是这种"不怕输"的底气。普通人没这个条件怎么办?那就把"试错成本"降到最低,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反正输得起的人,永远跑得更快。

第三,中国资产的故事才刚开始。华通在美股敲钟,股票代码WTF.US被老外津津乐道,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输出。以前我们总觉得中国公司去海外上市要"夹着尾巴做人",现在周凯告诉你:老子就是这么野,你们爱买不买。这种底气,来自于中国经济的韧性,来自于科技公司的崛起,更来自于全球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重新认识。

结语
30岁的周凯敲钟了,但这事儿远没结束。他的WTF.US能不能持续暴涨,AI券商能不能搞成,都还是未知数。但至少他让我们看到:这届年轻人,真的敢想敢干;中国资产,真的越来越值钱。

或许未来某一天,当AI真的替我们炒股时,我们会想起2025年那个夏天,一个白发95后站在纳斯达克,对着镜头说:"AI才是金融的未来。"到时候你可能会感慨:妈的,这小子当年没吹牛。

最后说句大实话:与其羡慕周凯30岁敲钟,不如想想自己30岁能干嘛。毕竟,时代永远不缺风口,缺的是站在风口上还能保持清醒的人。至于WTF.US的股价?管他呢,反正这届年轻人已经用行动告诉世界:中国创业者,就是这么敢玩,这么能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1

标签:财经   股票代码   投资者   券商   中国   资产   风口   公司   底气   纳斯达克   海外   华尔街   宁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